APP下载

政治意识形态视野下中美政府管理差异

2017-03-09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自由主义政府国家

万 信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政治意识形态视野下中美政府管理差异

万 信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意识形态与国家政府管理方式关系密切。从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社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社群主义在政府管理思想和行为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美两国在服务管理目的、服务管理方式和政府管理价值观等方面不同,决定了两国政府管理上的差异。我国政府治理模式要以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为基础,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前提,不能照搬照套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政府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参与政府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社会对政府管理行为的监督,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政治意识形态;政府管理;管理对比;发展趋势

一、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义与类别

(一)政治形态的定义与发展过程

关于政治意识形态( political ideology),简称为政治意识,是具有强烈阶级意识,在某一特定范围内为统治者所倡导,能形成一定政府体制及社会管理方式的国家与社会层面的价值观。

政治意识形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段,一是从培根到马克思的发展时段;二是马克思至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时段;三是20世纪60年代至今。[1]从西方的政治意识形态发展过程可知政治意识形态的发展是能动的,并以螺旋式的形态向上发展。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与种类

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提供认知框架功能、政府限制和自由保障功能、政教分离功能、多样化社会的解释功能等。通过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政治意识形态在我们认知社会、认知世界以及西方国家从封建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意识形态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西方社会的政治文明和管理的进步,也为我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基础。“因为在国际关系中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国家、民族、阶级和政党以及其他组织与运动,就必然存在不同的意识形态,并对国际关系发生影响与作用。”[2]

回顾东西方国家历史,政治意识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模式: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社群主义。本文将会着重介绍它们对西方国家以及我国政府管理所带来的影响。

二、政治意识形态对国家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

从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来看,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社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社群主义在政府管理思想和行为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首先,在自由主义盛行的西方,政府不愿管理除自身之外的社会多余事务,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市场充分扮演了调控者的角色,而政府却是守夜者。奉行亚当密斯的自由经济论,进而构成小政府模式,即政府没有过多权力,也不愿过多地承担社会管理义务。在此模式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频发,社会动荡不安,工人运动频发,政府无力应对国家混乱的秩序,常常束手无策。该模式在20世纪30年代被强调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所取代。20世纪30年代开始,现代自由主义为指导的干预型政府的管理模式,在二战后达到了顶峰,帮助政府有效地控制了市场失灵。

其次,在民族主义较为强盛的国家中,政府的管理模式有较大民族性特征。他们一方面要积极地团结本民族人群,承担本民族相关社会管理义务和责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在国内积极预防其他民族所进行的分裂活动,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这种政府管理模式在民族国家运用较多,尤其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府对内的管理力量逐渐增强。

再次,保守主义,比较典型的是英国撒切尔主义与美国里根主义。由于该意识形态中充满了悲观主义,因而政府在国家管理过程中盛行等级观念以及威权主义,而在社会经济管理过程中倾注了比较激进的情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家内外部政府关系的处理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社会民主主义是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与政府管理思想发展的飞跃。欧洲民主主义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和权利行使时广泛倾听社会民众心声,以普通百姓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为基础,并且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产生了部分物资公有制的观念。但因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民主党人不敢以暴力反抗的方式来获得国家政权,因而社会民主主义这一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在欧洲并未走通。

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世界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马克思主义因革命性、科学性、实践性、无产性的特点,在20世纪初与国家结合在了一起。[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政府,管理理念和主要方式都被深深烙上了人民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影子。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强调国家对社会资产的公有制所有权,政府所管理的国家即人民所管理的国家,具有充分的无产阶级性与鲜明人民性的特征。

最后,关于社群主义,这一意识形态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偶然过程,它本是从自由主义中走出,并试图对自由主义的内核进行批判。在该理论中,罗尔斯认为:“社群主义所要追求的是善而不是单纯权利,即对善的追求要远远高于对权利和利益的追求。该理论强调社会整体性,强调社会对真善的追求”。它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这时的政府管理,应当是对社会进行善治的管理,是积极地与社会融合,实现团结的政府管理。但该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即它忽略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对各种复杂因素的具体考察,如对社会个体和整体不同追求内容的考察,对人群所期望“善”的不同理解等。

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相应的政府管理模式。政治意识形态与政府管理方式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沟通,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中结合国家自身特点形成不同的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三、中美两国政治意识形态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一)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我国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政府管理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府管理。中国在政治制度中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府管理体制中实行部属制度,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和监督,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在管理中,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所以我国政府所进行的社会管理实质是代表人民来进行,由人民进行监督。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民性特征,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理论在我们党的政府管理中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人民性的观念,是不会过时的。关于政府创新与发展,近几年,随着中央大部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央及地方各部门也相应地进行政府体制调整,部门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划分更加清晰合理,政府管理效率不断提升,人民的满意度不断上涨,政府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愈加饱满。党的十八大以后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集思广益,注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治理理论的运用,强调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在政府政策搜集与制定过程中的参与性,适时运用好网格理论功能,强调各国政府之间的全球化治理。在我国处于转型的过程中,给我国政府管理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国政府管理不仅要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而且要使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等过程相互匹配。“就中国而言,毫无疑问,当前改革的重点依然是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这是由中国的转型过程决定的。”[4]

(二)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美国是一个拥有多年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各级政府的公共管理充分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理念。从党制来看,美国属于两党制国家,即由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其中,共和党及其政府更好地阐述与实行了自由主义的方针政策。共和党人强调对社会生活与经济的更少干预,让其放任于自由发展,并且主张减税、削减社会福利与防务开支。共和党人及其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完全是基于市场自由调节,这符合亚当斯密的理论。同时,个人利益追求动机比较鲜明且政府管理人员的态度比较冷漠,社会诚信缺失。这直接导致了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源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以至于到今天美国总统在回忆起这次金融灾难时依然批判美国自由资产主义者和政府管理人员的鲁莽。在自由主义所主导的美国,自由化的资本主义将会一直是美国政府管理者制定社会管理方针的前提,且在政府管理创新方面,他们面对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治理理论发展的不断深入,会进一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进行适度转型,但这也只是发生在不侵害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一般来说,总统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利益最优化,同时将本党派利益、自身需求等需求纳入考量。行政机构则通常依据国会立法制定和实施法规条例,同样具体执行成员也会受到党派力量、利益集团力量的影响。”[5]

四、中美两国政府管理差异

中美两国政府管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服务管理目的、服务管理方式以及政府管理价值观三个方面。

(一)政府管理服务目的差异

以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为基础的我国政府主要的社会管理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更好地生活与发展,且政府管理的各项活动都能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体现出社会公共性、社会无产性与人民性的特点。而美国政府的管理模式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下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对社会大多数人群的冷漠以及对人民管理权力的抑制。政府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很难进行社会良好的管理与人民需求的满足,且自利性较强。

(二)服务管理方式差异

在我国,政府管理方式由于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故政府在管理活动中常常不乏群众代表的参与。如基层选举,相关事务的听证活动等都能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群众性。而美国由于受到自由主义的侵蚀,大多数的政府管理活动往往是在三权分立的对峙中产生,群众参与度较低,且在大部分的管理活动中政府官员按照党派观点来进行,普通群众的发言权不大。

(三)政府管理价值观差异

中美两国政府管理价值观有很大不同,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政府的管理价值观念是广泛的,大众的,非个人的,而美国政府的管理价值观是独立的,利己的与部分性的。其二,中国政府管理的价值观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监督,而美国政府的管理的价值观社会监督的力度比较弱,甚至无监督。

五、治理环境下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发展趋势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战略,不断简政放权,积极缩小各级政府之间、各地区之间的行政事务处理方式差异,不断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治理模式,主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各阶层参与政府社会管理积极性不断提高

治理理论的核心是网格理论,强调政府在相关事务处理中不同对象的参与、权力的不断轮转。在我国,类似听证会这样的活动就已经很好地体现人民以及有关阶层参政议政的热情。政府应该为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社会监督等方面提供便利,妥善处理好政府与群众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积极构建和谐的社会管理体系。这有利于政府良好社会管理的实行,有利于民众更好地了解政府、走进政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公众参与强调的是政府(决策者)与公众(受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双向沟通与协商对话,既有利于社会决策实现在民主基础上的科学化水平提升,促进政府善治,又有利于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由来已久的紧张关系,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6]

(二)政府社会管理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过去,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活动往往以政府自身为中心,以管理任务为中心,因此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政府管理无效问题,甚至发生与群众产生矛盾的事件。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城市管理人员执法过程中产生的与群众之间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人员以管理为中心而忽视人的存在。在治理环境下,政府管理更多的是考虑到管理任务和管理目标人群之间的关联性,从管理和人性的角度出发,以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为基础,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地体现出人本的价值观,更好地显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政府为民服务的实质,更好地阐述了“政府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就等于否定了以神为本、以官为本、以钱为本、以物为本,就是尊重人权,珍视生命,一切以人民的福祉为依归。其实质上就是强调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三)社会对政府管理行为的监督更加有效

社会和群众在治理模式下对政府监督能起到积极作用。以往政府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缺少其他对象的监督,对政府管理行为的监督只停留在管理部门内部。这种内部监督很大程度缺少客观性以及效用性特征,如上级监督下级无力、同级监督无效的事情时有发生。但这样的问题在治理环境下就可逐一避免。因为有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人群参与到政府管理活动中,能在政府内部监督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舆论与人民监督,能有效预防与减少政府人员寻租情况的发生,保证政府官员廉洁自律,出现问题社会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披露,同时国家司法部门也能更加透明公正地处理相关问题。因此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要自觉接受这样的监督,这对提高政府官员自身素养也有很大帮助。

(四)政府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通过提高效率,政府与社会能够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在谋划与处理社会相关问题时能迅速地从社会公众手中获得相关有价值的资料,并结合自身所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政府分析与处理问题的正确性、有效性与客观性,能大幅度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效率。

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为基础,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前提,并不是照搬照套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政府管理模式。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模式正处于积极的探索过程中,但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不断发挥聪明才智,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不动摇的基础上,我国必然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治理道路。因此,我们要勇于实践,敢于探索,排除万难,坚定信心,这也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了才知道”。

[1] 景跃进,张小劲.政治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7.

[2] 李石生.国家利益、阶级利益与全人类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 1990(1):24.

[3] 王映雪.论当代政治自由主义对政府管理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6:22.

[4] 杨雪冬.全球化、治理失效与社会安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23.

[5] 葛剑鸣.利益集团与美国能源政策[D].南京:南京大学,2016:10.

[6] 黎慈.公众参与: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保障[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6):85.

责任编辑:何玉付

TheDifferencesofGovernmentManagementbetweenChinaandAmericaintheViewofPoliticalIdeology

WAN Xin

Ide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of a state. From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liberalism, nationalism, conservatism, league, Marxism, communitarianism have all had great influence on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ought and behavior. China and America are different in purpose and approach for service management and government management value concept, which has decided the differences in government management of the two nations. China's pattern of governance is based on socialist ideology, on the premise of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and cannot copy the governance pattern of the developed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especially America. We must fully arouse the initiative of all orders of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social management, stick to the management concept of people oriente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to government management behavior from the society and thus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efficiency.

political ideology; government management; management contrast; development trend

2017-06-19

万信(1992—),男,江苏扬州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进程。

D630

:A

:1671-8275(2017)05-0007-04

猜你喜欢

自由主义政府国家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