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

2017-03-08袁晶晶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个案精神分裂症我院

袁晶晶

(江苏省南通市紫琅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

袁晶晶

(江苏省南通市紫琅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目的探讨针对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知力以及治疗态度以个案管理的护理模式展开治疗后具体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展开治疗,对照组以我院常规护理模式展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以上研究方面得分比对照组低,说明患者生活质量有了提升,以上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了个案管理护理的患者对比常规护理的患者在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知力以及治疗的态度上都有较好的提升,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得其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个案管理护理;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自知力;治疗态度

在医学模式转变迅速的情形下,精神分裂症在治疗以及康复时不仅仅需要对控制患者的症状,更需要将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1]。常规护理模式重视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但在患者家庭、社区等这类社会支持系统上就缺乏对应的支持,最后使得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对此我院以个性化一对一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患者展开护理,具体展开方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8~56岁,中值(46.8±7.1)岁;病程1~3年,中值(2.1±0.4)年。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1~60岁,中值(47.1±6.9)岁;病程1~3年,中值(2.3±0.1)年。对患者展开研究之前患者家属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上资料展开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以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展开,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组建护理团队并集中培训

将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社区的主要医护人员、职业治疗师以及心理咨询师、居委会干部、患者家属和患者共同组成护理团队,对团队成员展开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以及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的培训和实际操作练习,使得团队成员对精神疾病的整个发展历程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并且意识到复发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各自能够在患者发病期间能起到的作用。

(2)评估患者的情况,明确问题并制定方案

对患者展开的评估包括: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疾病史、社区支持、家庭情况、经济收入进行评估,这部分工作由护士完成。完成了前期的风险评估,随后根据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找出患者存在的优势并挖掘其中的潜力。随后将分析评估交给个案管理团队。

(3)实施个案管理

从生理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四个方面展开管理。生理上主要是对患者以及家属展开给药知识的宣教。对患者主要进行药物治疗技能训练,用药时提供电话提醒或短信提醒等服务。这项工作在患者的整个护理中都有护士完成。在心理康复上,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个人或集体的心理辅导,在社区中建立心理康复活动中心和心理辅导的热线,对患者展开每周一次的随访,日常生活中以电话、微信等形式展开访问。在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方面,职业的治疗师对患者和家属展开技能辅导,对工作的各项技能进行评估,对患者展开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以及专家的名师讲座等等。这类工作由社区的工作人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展开。

1.3 观察指标[2-3]

对患者进行SQLS(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对两组孕产妇有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t检测,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心理社会方面,观察组得分(18.80±11.22)分,对照组得分(38.23±13.21)分;在动力和精力方面,观察组得分(29.14±10.35)分,对照组得分(57.58±11.36)分;在症状和副作用方面,观察组得分(14.08±8.45)分,对照组得分(40.01±18.31)分。观察组在以上研究方面得分比对照组低,说明患者生活质量有了提升,以上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后的结果显示,实施了个案管理护理的患者对比常规护理的患者在SQLS得分上更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在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知力以及治疗的态度上都有较好的提升,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得其生活质量大大提升。而个案管理又是一种从出院后直到患者在社区的生活这个阶段中实施的,能够使得患者得到更为科学、全面的管理。这类管理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使得患者的生活环境、康复环境更加良好。

[1] 董美芝.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1(15):22-24.

[2] 袁 勤,陆红英,陶 丽,等.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12):930-933.

[3] 余秋容,叶飞英,李 菲,等.个案管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43(33):132-134.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39.7634.02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个案精神分裂症我院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兜底扶贫成效探析——基于高山羌寨扶贫户的个案考察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