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2017-03-08刘高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硬膜双侧骨瓣

刘高峰

(偃师市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900)

探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刘高峰

(偃师市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900)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9例重型路脑损伤患者行双侧开颅手术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69例行手术治疗后第1天颅内压为(21.06±3.87)mmHg,第3天颅内压为(18.33±3.12)mmhg,第7天颅内压为(15.28±1.65)mmHg。治疗后第7天颅内压较第1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获得良好的恢复33例,为中度残疾11例,为重度残疾10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1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在对手术适应证严格掌握的基础上实行双侧开颅手术,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双侧开颅手术;重型颅脑损伤;疗效

颅脑损伤是较为常见的外科多发性疾病,该疾病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手术治疗是当前治疗颅脑损伤的常用方案,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双侧开颅手术,尤其对于抢救患者的生命意义重大[1]。我院对收治的重型路脑损伤患者行双侧开颅手术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28例,年龄10~61岁,平均(38.4±4.7)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9例,坠落伤或摔伤20例,打击伤10例。所有患者均于伤后2~6 h入院治疗,入院时GCS评分3~8分,平均(5.1±0.5)分。临床表现:单侧瞳孔散大24例,双侧瞳孔散大21例,未发生瞳孔散大24例。经术前颅脑CT检查发现一侧硬膜下、对侧脑内血肿23例,一侧硬膜下、对侧硬膜外血肿18例,双侧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15例,脑挫裂伤并额颞部硬膜下血肿13例。

1.2 方法

对重型路脑损伤患者69例行双侧开颅手术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全麻下开颅手术,其中43例患者依据头颅CT及病情行双侧额颞顶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从颧弓上耳屏前1.0 cm位置作切口,向后夸过耳后往上绕直至顶骨结节,一直到中线旁2.0~3.0 cm,向前直到前额的发际以内,从骨窗前到额极,向后至乳突,顶部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0~3.0 cm,下平颧弓,蝶骨棘向深部进行咬除,将前中颅窝底显露出来[2]。在对侧行稍小的或同样的骨瓣,在行减压手术过程中注意对失活脑组织及血肿进行清除,然后对硬脑膜进行减张缝合处理。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出现脑膨出的现象,则采取脱水剂、过度换气以及控制性降压等措施。其余患者26例一侧实行额颞顶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另一侧行单纯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进行骨瓣复位。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行ICU常规监护,同时采取营养神经、预防消化道出血、预防感染、脱水降颅压以及呼吸机等综合辅助治疗[3]。术后开展12个月的随访工作,观察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6 9例行手术治疗后第1天颅内压为(21.06±3.87)mmHg,第3天颅内压为(18.33±3.12)mmhg,第7天颅内压为(15.28±1.65)mmHg。治疗后第7天颅内压较第1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获得良好的恢复33例,中度残疾11例,重度残疾10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1例。

3 讨 论

近些年来,由于打击、车祸以及坠落等因素的存在,造成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患者的主要受伤部位就是颞部、额叶部位,多数患者会伴随颅内出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则患者很可能会在3天后转变为颅内血肿[4]。因发病急促且病情十分严重,所以重型颅脑损伤有着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且治疗效果往往也不是很理想。

对于重型路脑损伤患者来说,需要尽早开展手术治疗,从而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恢复,在最大程度上挽救其生命健康。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也在大大提升,并且选择合理的术式以及在围手术期做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5]。当前,较为常见的术式包括双侧与单侧开颅减压,因多数患者伴随挫裂伤和血肿形成,如果实行开颅减压往往很难充分清除血肿,同时还可能会导致颅内压急剧下降,进而造成双侧原发血肿不断扩大,并且出现迟发血肿等严重症状[6]。为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行双侧开颅手术治疗是最佳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行双侧开颅手术时,应当对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把握:①单侧硬膜外血肿以及硬膜下血肿量在30 mL以上,并且患者出现需要清除的颅内血肿[7];②双侧颅脑发生实质损伤,体积在20 mL以上,并且出现基底池受压现象;③单侧手术对侧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对策出现脑膨出的现象。利用双侧开展大骨瓣开颅手术,使颅内压得到迅速降低,从而改善机体脑细胞缺氧缺血的状态。

总而言之,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在对手术适应证严格掌握的基础上实行双侧开颅手术,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1] 邱乃锡,柯胜蓝,赵 毅.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30:3-4.

[2] 陈 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2:118.

[3] 熊志云,艾文兵.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01:78-79.

[4] 马书明,杨 勇,李正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激光杂志,2014,04:67.

[5] 陈水钰,季学成,顾 翔,彭演国,王成妹,王信国.重型颅脑损伤双侧开颅48例围手术期处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3,05:26-28.

[6] 何守刚,傅元贵,薄 义,寇 堃,朱 龙,刘永泰,高 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34:72-74.

[7] 杜振海.治疗重型颅脑双侧开颅手术创伤的临床进展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11:133-134.

本文编辑:李 豆

R651.1+5

B

ISSN.2095-8242.2017.02.286.02

猜你喜欢

硬膜双侧骨瓣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蒙医结合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