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皮剥脱性食管炎31例分析

2017-03-08赵清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食管炎表皮肌层

赵清英

(临漳县医院,河北 邯郸 056600)

表皮剥脱性食管炎31例分析

赵清英

(临漳县医院,河北 邯郸 056600)

目的探讨表皮剥脱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6年7月行胃镜检查发现表皮剥脱性食管炎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病多在进食时发生,诱因多与食物干、硬、烫,患者精神紧张,进食急,吞咽不协调有关,多数患者感觉胸骨后吞咽疼痛不适,可伴有恶心、呕吐、呕鲜血、黑便;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中老年为主;损伤部位以食管中段为主;内镜下有特征性分期表现。结论表皮剥脱性食管炎是临床少见病,内镜观察有特征性改变,进食诱发食管缩张蠕动不协调,可产生食管剧烈痉挛收缩,血管断裂,疏松黏膜下层血肿形成,呕吐加剧损伤,可使肌层撕裂,处理及时,预后良好,少数可留有瘢痕。

表皮剥脱性食管炎;内镜表现。

表皮剥脱性食管炎又称创伤剥脱性食管炎,是一种以食管黏膜急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食管炎。临漳县医院胃镜室行胃镜检查12946例,发现表皮剥脱性食管炎患者31例,占同期病例0.24%。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6年7月行胃镜检查发现表皮剥脱性食管炎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5~82岁,平均48.94岁,其中40~82岁23例(74.19%);就诊距发病时间8 h~7天不等。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

25例主诉开始进食初期,吞咽食物后发生胸骨后疼痛不适;进食过急,出现吞咽感觉不协调15例,进食干硬食物8例,进食过烫食物2例;6例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时胸骨后不适就诊;伴恶心呕吐19例,伴呕吐鲜血17例,伴黑便8例,伴吞咽困难5例。

2.2 损伤部位

单独食管颈段损伤1例;单独胸下段损伤3例,单独胸段损伤22例;食管全段损伤累及贲门4例;食管胸段损伤累及贲门、胃底1例,该例损伤达黏膜下肌层,食管黏膜断裂宽度达1/3腔,延伸到胃底,胃底断裂黏膜范围直径约5 cm,呈弹坑样;食管单条纵形带状损伤26例。

2.3 损伤长度

损伤长度3~25 cm不等,损伤上缘距门齿平均距离

21.61 cm,下缘距门齿平均距离32 cm,平均损伤长度

10.39 cm,损伤长度大于10 cm者13例。

2.4 内镜表现

急性损伤期:多表现为单条连续纵形带状、条索状损伤,黏膜可剥脱、游离、脱落、缺损,损伤伴撕裂者可见粘膜下肌层暴露,缺损基底破溃糜烂,表面覆血凝块,可伴血肿形成或(和)活动性渗血,少数病例仅表现为粘膜下血肿形成,部分病例可见白色条带状膜状物覆着于食管壁,可随呕吐,吐入口内,或悬垂于口外。本组该期11例(初诊);病理:鳞状上皮组织。

修复期:损伤处黏膜表层被覆白苔样炎性分泌渗出物,有血痂形成,损伤较深者,缺损处黏膜可呈沟壑样凹陷,凹陷表面白色污苔覆着,其间散在岛状斑驳新生黏膜组织,缺损边缘黏膜充血水肿明显。本组该期19例(初诊);病理:黏膜急慢性炎,纤维渗出物,部分鳞状上皮轻度增生。

愈合期:损伤较浅者,可见新生鲜红色或胃黏膜样黏膜上皮,略水肿,边界清,损伤较深者,沟壑样缺损凹陷变浅,新生黏膜间散在岛状白色膜状物覆着,可见新生肉芽组织,缺损边缘黏膜无明显水肿,边界清。本组该期1例(初诊)。

瘢痕期:一般不留瘢痕,损伤深者可留有瘢痕凹陷,或粘膜桥形成。本组复诊时两例。

3 本组病例特点

发病多在进食时发生,诱因多与食物干、硬、烫,患者精神紧张,进食急,吞咽不协调有关,患者感觉胸骨后吞咽疼痛不适,可伴有恶心、呕吐、呕鲜血、黑便;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中老年为主;损伤部位以食管胸上段下部、胸中段、胸下段上部为主,食管损伤可累及贲门和胃;平均长度在10.39 cm左右;食管以单条纵形条索状、带状损伤为主;患者多在食管炎发生急性期和修复早期就诊,处理及时,预后良好,少数损伤累及黏膜下肌层可留下瘢痕。

4 讨 论

表皮剥脱性食管炎临床发病率低,目前无明确病因。食管为长约25 cm的肌性管道,上段为骨骼肌,属于随意肌,受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食物经过此段蠕动较快,下段为平滑肌,中段由骨骼肌和平滑肌组成,中段距离喉咽及胃附着点远,处于较为游离状态,该解剖组织特点可能是食管中段易于损伤的原因。食管分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食管腺。患者多在进食急切,进食干、硬、烫、刺激性食物,伴或不伴有精神紧张时,出现吞咽反射不协调,如同时食管黏膜、肌肉或支配的神经发生病变,功能失调时,均可引起食管缩张蠕动反射发生异常,食管缩张蠕动不协调,加大食物与食管壁的摩擦,诱发食管肌肉痉挛性收缩,疏松的黏膜下层被牵拉错位,血管断裂,血液在黏膜下层扩散,血肿增大,刺激食管内神经末梢引起恶心呕吐[1],胸骨后疼痛不适,反射性恶心呕吐,加剧食管的痉挛,剧烈的呕吐动作进一步使黏膜与粘膜下层分离,损伤加剧,黏膜血肿在内外力作用下破裂,黏膜剥脱,严重者发生肌层的撕裂,内镜下出现急性期多样改变。

5 鉴别诊断

主要与反流性食管炎鉴别,出现胸疼应与心绞痛,主动脉夹层鉴别,呕鲜血、黑便应与食管静脉曲张,贲门撕裂鉴别,及早行胃镜检查,以避免或减少剥脱性食管炎误诊误治[2]。

6 治 疗

确诊后尽早禁食,视情况禁食24~72小时不等,可不禁水,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损伤期的止痛,止血,抑酸,口服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有感染时,可适量应用抗生素。剧烈疼痛和呕吐大量鲜血,特别是吐出管条状物悬于口外的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并产生强烈恐惧感[3],要辅助心理治疗,出血较多者,损伤达肌层的患者,病情凶险,必须住院观察治疗,减少并发症。

[1] 孙中武,牛雷芳,马 辆,等.剥脱性食管炎诊治经验并文献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58-59.

[2] 桑荣霞,郭蔚君,李 宁,等.剥脱性食管炎14例误诊探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5,28(5):23-25.

[3] 陈素华.表皮剥脱性食管炎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3):241-242.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68.3+1

B

ISSN.2095-8242.2017.02.235.02

猜你喜欢

食管炎表皮肌层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