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2017-03-08苏福星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双语培训学校

苏福星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 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双语教育”是从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翻译过来的,对它的概念,各国有不同的界定,主要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在交流过程中使用两国语言,如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等;狭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外国语言,有专门的课程设置,如英语课程、法语课程等。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始探索双语教育的国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双语教师职后培养体系,而中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推行双语教育,所以通过比较两国职后培养模式,借鉴美国双语教育的经验,能够促进我国改革双语职后培养模式,发展双语教育。

一、美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模式

职后培训(简称TAC)是指在工作之后进行与职业相关的专业培训,如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1]。双语职后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对有意向教授双语的人员进行培训,它有固定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在培训方式上也带有浓厚的语言色彩。早在 1568年,美国就开始推行双语教师职后培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美国双语教育发展的培训模式。

(一)美国双语教师培养课程设置

美国对双语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在培养课程设置方面内容覆盖范围较广,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双语教育必修课程,主要培养教师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让教师掌握基本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如《社会语言学》等;第二部分是双语教育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教师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的课程,主要教授教师上课技巧和方式;第三部分是双语教育推荐课程,推荐课程主要是引起教师兴趣,研究双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更深入地了解双语教育意义。从这三方面的培养课程可以看出,美国注重提升双语教师职业素养,形成了完整的培养模式,通过学习这些课程,能给美国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师资源。

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学习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和推荐课程,也可以广泛涉猎其他课程,灵活的培养课程设置能够激发教师学习主动性,培养复合型双语人才。

(二)美国双语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据美国联邦政府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全美中小学校已经基本覆盖双语教育,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超过了 200万人,同时双语教师数量也达到了10万人左右。基于双语教育的发展,美国不断改革职后培训模式,将职后培养模式拓展到在职培训模式,增加了培训课程和方式,提升了双语教师适应学校发展的能力,其中具有美国特色的“脱产进修”模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脱产进修”是指经过学校批准后,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参加教师培训,在进修期间仍然享受学校所有福利待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脱产进修”能够跨州、跨市、跨专业,在这种培训模式下,能够让在职老师再一次进修,提升自我修养。

美国俄亥俄州的中小学曾联合举办过双语教师校本培训讲座,邀请当地著名的双语教育研究学家培训双语教师,鼓励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开展多层次的教学实践,亲自指导双语教师设计教案,帮助教师完善课堂管理。在讲座中各学校还进行了评课选教的活动,通过竞赛的方式检验培训效果并且加强双语教师交流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三)美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模式的优势

美国双语教育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开始阶段、中止阶段、恢复阶段和发展阶段,尤其在发展阶段中,美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模式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1968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双语教育法》[2],让双语教育在有法律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明确了双语教育的意义和方向,并制定了详细的双语教育政策,到1974年,美国国会又连续通过《1974年双语教育法》和《平等教育法》,政府增加了对双语教育的扶持力度,完善了双语职后培训相关配套措施[3]。从美国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以法律的手段保障双语教育的资金来源,提升学校对双语教育的重视程度,更好地促进了双语教师职后培训发展。

美国要求教师持有双语教师资格证才能任教,双语教师不仅要有基础的双语知识与能力,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首先,要具有创新双语教育的能力,教师要能营造双语氛围,整合教学内容;其次,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学校学生素质不一,教师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加强与家长交流的能力,调节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矛盾。从美国双语教育的要求来看,职后培训是双语教师任教后必须参加的环节,通过职后培训,能够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灌输到教师心中,更好地培养双语型人才。

二、中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模式

我国双语教育最早出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开始阶段、动荡阶段和政策确立阶段,其中对于促进双语教育职后培养模式形成有较大作用的是政策确立阶段。

(一)中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双语教师职后培训较少,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特别是在双语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双语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职后培训,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讲解国外文化和历史,导致学生在双语学习中失去学习兴趣。

双语教育不仅要求教师拥有流利的口语,还要求教师具备运用外语传播知识的能力,简单来说,双语教师要能够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外语,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中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途径

中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途径主要依赖于学校的职后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双语教育输送了人才,但是就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学校在培养双语教师的过程中,因为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很多基础工作都没有落实到位,比如教师资格证的考取,有部分专业学校会直接给双语教师颁发教师资格证,这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动力。在双语任教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理论知识,会造成工作压力过大而放弃工作。

其他的职后培养途径还包括双语教师培养机构、开设双语教育相关专业等。目前在我国实行得比较广泛的是第二种,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培养目标明确,能够从培训开始就给双语教师开设相关专业课,比如英语口语等,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从双语教师的角度来说,英语学习加上专业学习会造成教师学习任务较重,进而影响到双语教师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双语教师资源的引进增大了学校的资金压力,对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而言,这种职后培训模式并不很适合。

(三)中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模式的优势

虽然中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从双语教师构成的角度来说,主要包含在职英语教师、英语学科教师和外教三类。外教是我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模式中的特色,学校在聘用外教时,要实行严格的把关制度,外教老师首先必须来自于欧美国家,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能流利的讲中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种严格的筛选制度,有利于提升外教的整体素质,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用纯正英语口音引导学生,给学生营造英语氛围,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外语,探究国外优秀文化。外教的聘用,说明了我国双语职后培训模式逐步进入正轨,开始结合我国双语教育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培训模式。

从英语专业学科教师角度来说,英语专业学科教师是我国目前双语教育的主力军,教师在双语教育过程中能较好的将自己了解的欧美传统文化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在外语的环境里成长。英语专业学科教师通过学习并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在实践过程中能很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设双语语言环境,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听、说、读、写的难关。

从校本培养的角度来说,校本培养指的是以双语教师所在学校为载体,开展双语教师职后培训的一种方式,它很好地结合了英国和美国的双语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优点。校本培养通过讲座的方式将双语教师组织在一起,在双语教育这一大环境下共同讨论职后培养模式,有效地带动双语教学积极性,同时它给每位双语教师都提供了参与职后培训的机会,在培训过程中,开展多种教学实践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理解双语教育的含义。

三、比较分析中美双语教师的职后培养模式

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典型的民族融合国家[4],中国有56个民族,而美国移民众多,通过比较分析两国双语教师的职后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双语教育的发展。

(一)中美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模式相同点

第一,中美两国教师职后培训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双语人才,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正如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在“成都双语实验学校”的揭牌仪式上说到的:“学习外语,是为了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用语言来武装自己,通过语言向世界传送中国文化”[5]。外语是一门工具,学生要利用好这个工具了解国外文化,走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世界。只有把文化利用语言这一媒介传播出去,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二,中美两国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结果相同,都给双语教育输送了大批教师资源,保障了双语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只有更新双语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双语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双语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定期考察双语教师的任教资格,才能促进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三,中美两国教师职后培训模式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支持,都从宪法的角度保障了教育投资,体现了中美两国对双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双语教育在各项明细教育制度的支持下,能够很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克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美国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模式给中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美国双语教师职后培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培训课程的设置也日益多元化,能够较好地适应美国双语教育发展需要,这对我国的职后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国家要建立健全双语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严格把控双语教师任教资格,改善现在部分学校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的现象,在职后培训阶段应加强对教师理论知识的培养,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开展双语实践活动,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其次,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双语教师职后培训,学校相关部门要积极实施政府各项双语政策,在职后培训阶段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定期举办职后培训讲座,在讲座中分享国际双语教学经验,加强地区学校之间的交流,提升双语教师适应工作的能力。

再次,学校要转变观念,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培养双语教师队伍,让职后培训推进双语教育,协调两者关系并积极探索新型职后培养模式,拓展培养方式,建立多层次的培养目标,增加双语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从根本上转变双语教师的教育理念,统筹职后培训与在职培训,加大对职后培训的支持力度,提供多种双语实习机会,促进双语教育健康发展。

结语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双语教师的职后培养模式,能够发现美国的双语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培训教师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和先进的培训方式。而我国双语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制度化体系。因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双语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结合我国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差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双语教师,开展多种双语实践活动,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形成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职后双语教师培训体系,推进我国双语教育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双语培训学校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学校推介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