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7-03-08刘洋睿王建允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大学生信息

刘洋睿 王建允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随着“互联网1+”成为互联网思维发展的新业态,大数据已经被广泛运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实际上,广义的大数据不仅仅指的是信息技术,而是由于不断增长的信息量和数据类型而逐渐衍生出的社会现象。当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在校人数持续快速增长,学生数量的增大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了信息量的剧烈膨胀,新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不能运用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量越来越大的状况,使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感受到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不高的压力,高校继续运用原有经验式的、传统式的人工方式来管理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现今学生管理的需要。因此,把大数据这种先进手段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势在必行。

一、什么是大数据

(一)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BIG DATA),也称巨量信息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使用传统流程来处理和分析,无法在合理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去进行有效管理,无法在短时间内转换成有价值的决策资讯,从产业的角度出发,通常把这些巨量信息资料与采集它们的工具、平台、分析系统一起称为大数据,大数据简单说就是反映了从各种数据中快速获取价值信息的能力。[1]最早发现和使用大数据科学价值的是美国,继1992年当时的参议员、原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提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美国政府于1993年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于2012年又把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花费两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大数据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至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这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迈进了大数据时代。”

(二)大数据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实基础

近几年,我国在云计算、移动终端、物联网、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大数据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Seton Healthcare采用IBM最新沃森技术医疗保健内容分析预测技术,此技术允许企业找到大量病人相关的临床医疗信息,通过大数据处理,更好地分析病人的信息从而采取相应治疗;苹果公司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发出各种更加人性化的应用等。我国的百度、腾讯、华为、阿里等公司纷纷宣布在大数据领域的新举措,淘宝联合银行促进融资,百度配合政府做百度医疗,而腾讯发布“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我国高校近几年已基本建立和完善了网络教务管理、网络学生资助、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图书馆信息管理等各种涉及学生管理工作的网络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过硬的网络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同时,各大高校逐步意识到,当今学校的发展还需要更广泛地运用互联网,从而不断加大对网络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一)通过大数据准确掌握大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大数据可以准确跟踪并掌握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配合采用移动终端以及其他可穿戴设备,记录学生参与的课外社团活动、社会活动以及课内学习实践活动等,通过学校的系统建立综合数据库来反映一个整体的情况,最后形成有价值的数据报告,使教师和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情况,进而拿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应对策略,准确适时地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以高校贫困生认定为例,传统的经验式的认定机制已经不太可能反映出一名学生真实的经济状况,但利用大数据则可以更加及时、更加人性化地让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各高校应以大数据为基础,持续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创建涵盖面更广的受助学生相关信息数据库,多渠道采集所有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例如,采取对学生就餐、购物、外出聚会花销等数据的及时准确跟踪掌握并有效应对,同时针对性地对已有数据库中的不同信息进一步更新充实和完善,在众多的群体中筛选出确实需要提供资助的学生,真正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捐资助困机制,实现资助为常态、资助对象为动态的管理模式。惟其如此,方可使所有困难学生不再因贫困所困扰,也体现出学校捐资助困举措的意义。通过这样一种操作流程,可以把高校大学生在校所有活动如饭卡消费、出勤情况、健康信息、勤工俭学、社会兼职、学习成绩、奖助情况等融合在一个大数据里。从此告别过去那种零散的、单一功能的信息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可以兼容更多信息,更快捷更高效发挥作用的大数据。这样、学生管理教师可以从后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从而使国家、学校、社会的资助资金可以更好地覆盖到每一位需要资助的学生。

(二)发挥大数据的监测功能,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因此,只依靠课堂疏导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当今社会正面临转型阶段,无论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都在向纵深发展,作为社会人,必然受到这种变革的影响和冲击,从行为规范到价值追求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并从其行为中折射出社会变革的影子。大学生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个群体,必然会受到社会变革的冲击,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人生定位。学习负担、情感变化、就业压力、家庭环境等因素,都会给大学生心理造成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应该事先预警,针对个体问题对症下药。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实时监测大学生的微信、QQ、微博、搜索引擎以及日常行为来了解心理情感动态,及时通过综合信息做出判断,对个体大学生心理不健康者予以适当的干预和救助。通过学校数据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构建的心理救助网络,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分门别类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提供预案。舒缓大学生来自内心压抑或对未来人生轨迹的担忧,帮助他们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工作中,这也是高校大力开发大数据的目的所在。

(三)发挥大数据在大学生个性化就业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整体集中涌向社会,造成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改变毕业生被动接受市场挑选的状况,就要求学生事先对自身做出准确评价。而能够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的就是大数据,大数据正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目前,大数据在我国教育管理领域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首先,高校应该建立一套有序、动态、系统的运行管理机制,随时根据大学生毕业具体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大数据系统进行合理调整;其次,针对大数据的应用还要设立一套严格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不脱离客观实际,从而加强大数据对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水平;[2]再次,还要注意与全社会各类系统的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反馈机制,不断更新数据,不断丰富数据,使大学生能够享受更多的个性化就业服务。

学校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收集学生的性格类型、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培训经历、特长等基本信息进行复杂的分析,由此汇总各种相关信息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最终向学生提出就业方面的指导性建议。这个指导意见可以说是为大学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具有实际参考意义的岗位,学生的就业率也会得到很好的保证。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可以利用大数据实时向学生的终端推送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推荐信息、就业讲座信息、招聘单位、招聘会信息等,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指导和服务。

当前,各大高校就业工作的大趋势是个性化就业指导。实际上就是采取因人施导的做法,把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样化的个性特点,一一分解细化,帮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发展方向做到心中有数,进而为每个学生量身设计符合自身特点与期待的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咨询服务,如就业咨询、政策咨询、技术咨询等,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当年的就业形势、就业方法与技巧,从而使学生顺利地、高质量地实现就业。

三、大数据应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我国的大数据正处在起步阶段,大数据运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缺乏专业的大数据操作人才以及把学生管理工作与大数据熟练结合的专家;三是高校在学生数据收集、管理、分析、使用上不规范。由此可见,提高对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的认识,以及它自身固有的时代特点,是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自身优势的有效途径。

(一)从重要数据的监管入手,强化信息隐私安全保护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已经为成当今世界范围所关注的焦点。目前,高校对于大数据的收集基本上是公开的。学生的各种隐私,包括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学习状况、社会参与度、行为表现信息等都会被收集到。[3]大数据的庞大性、针对性、准确性以及很高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大了高校大学生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高校应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和信息系统安全的内部管理,建立院校信息系统安全机制并遵循相关规定,明确对保密数据的操作权限和管理责任,将大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具体流程等安全性置在有法律高度的强有力监管之下,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管机制。

(二)加强高校中大数据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大数据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运用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常态。社会各个领域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据专家学者估算,今后几年内,中国从事大数据人才需求量将超过一百万人,但是我国目前已有的大数据人才尚不足十万,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大数据行业发展及大数据应用的主要瓶颈。相对于社会其他领域,高校对于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有着人才优势,这就需要高校利用好这种优势,努力培养一支掌握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能够准确理解推导出大数据阐释的论断,精确把握高校内设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借助大数据最后推导出的结果,制定出可操作性强、容易掌控、评价准确的各个节点。[4]当今大数据的发展机遇和专业人才短缺的状况,都要求高校要有计划性的、规模化的培养大数据专门人才,打造一支阵容可观、能力较强的大数据应用与管理人才队伍。

(三)加强高校在学生大数据操作运用上的规范性

利用大数据手段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既是新生事物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工作,纵贯学校上下,横穿同级各部门,其管理方式是动态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具体操作上力求准确规范。但目前高校在学生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和使用上的不规范给具体的学生管理应用造成了阻碍。要排除这些障碍,就必须对数据采集中每一个指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做到熟练而精准。凡是与学生管理有关系的数据信息采集都要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实行谁分管谁负责的机制。要做到这点,只有强化高校内和部门间的大局意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5]强化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大数据操作运用是构建和完善大数据工程最有力的保证,要贯穿大数据的全过程。同时要统筹规划,由高校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分部实施,有序推进。

尽管大数据技术在各高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它的普及率和实用效率远远高于人们的预期,尤其是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便捷准确,借助这项技术,再对一个个具体的学生的信息数据进行梳理整合,这些看似互不关联个体后面一个带有共性的本质规律性的东西就会清晰起来。借助数据分析,为我们全面准确了解学生,为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就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将大数据真正完美地运用在学生管理中还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能够融会贯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抓住大数据发展的历史潮流,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大学生信息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