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云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不忘初心再创辉煌

2017-03-08

中国军转民 2017年12期
关键词:凌云精益高端

2016年以来,凌云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创优的发展总基调,直面风险挑战,坚持自我加压,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瘦身健体提质增效这条主线,紧盯高端和市场前沿,坚持精益管理、技改创新、转型升级;扎实推进高端市场开拓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资源优化整合,着力提质增效;稳步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突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培育新动能,强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产品逐步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以大客户为牵引直面高端,客户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016年以来,公司直面高端市场,紧盯高端客户和高端产品,强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和新能源领域新产品,逐步收缩利润率较低的小型辊压件供货比例,把产品开发的发力点放在科技含量较高的保险杠、门槛件等大型辊压件系列产品上。有这样的一组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表明公司产品结构的变化:2017年,小型辊压件产品所占比例为27%,较2013年降低18%。与此相对应,大型辊压件占比上升至32%,较2013年上升了12%。同时,主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跟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重点开发高强度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2017年,公司完成了10多款铝合金电池壳体的样件开发,并陆续获得项目定点。这样“一降一升”“一轻一新”,使公司的产品结构得到了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了产品盈利水平。

有了高端产品,就会获得高端客户的青睐。在有针对性地开发高端产品的基础上,公司高层人员深入到高端客户走访调研,双方高层在进行全方位交流与对接的同时,组织市场、研发、工艺等部门和人员直抵市场前沿,与高端客户开展技术交流、产品展示等活动,使客户全面了解凌云的整体实力,并迅速实现了与国内国际高端客户紧密的战略合作,集聚了一批高端客户群。海外市场相继与保时捷、奥迪实现对接获得配套权;国内市场先后与多款宝马新能源高端车型实现合作,10多种高端产品与奥迪等品牌车型实现配套协作,以上项目在生命周期内将为公司贡献销售收入超过40多亿元。与高端客户的战略合作,显著优化了公司的客户结构,给公司带来可观收入和利润,更为重要的是为公司在宽领域、多品种开发潜在高端产品提供了新动能,也为公司与其他高端客户的合作发挥了示范和辐射效应。

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核心能力建设,建立高水平创新团队

2016年以来,凌云股份公司进一步将核心研发能力建设作为提升供给侧新动能的重要手段,为实现“百亿凌云股份”目标提供了不竭动力。

一是保持平均每年10%涨幅的科技创新投入,2017年比2013年增长56%,在着力改善提升公司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各项基础没施设备能力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基础性、前瞻性、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使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实践中,并及时转化为科技成果,先后实现了高强钢门槛伴及铝合金保险杠整体生产工艺优化,推进了前车门窗框总成系列、前后保险杠防撞梁总成系列、侧门防撞杆总成系列、门柱饰板系列、玻璃滑轨系列等五大系列产品与主机厂同步研发和设计;通过引进国际高端三维CAD、PDM、CAM等软件系统,具备了基于三维的产品设计、三维工艺编制等能力,大大提高了数字化设计、加工试制能力,保障了科研试制产品质量和进度。2017年新产品贡献率达到40%以上。

二是建立研发新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了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公司在上海建立了凌云中央研究院,一方面以创新引领,构建了公司各业务板块产品领域现代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利用上海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加盟,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上海凌云中央研究院的建立,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市政工程智能管网系统等领域实现蓄势发力再跨越,打造了凌云“新名片”,给客户带来更多的惊喜”。

三是建立与客户“三同步”协同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公司汽车金属零部件和管路系统技术和产品,先后与国内多款主流车型实现了同步设计、同步研发、同步验证,且“三同步”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展。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研发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核心能力的增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建立,为推动公司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提供了强劲的后发优势。

国际化经营战略补了短板、强了弱项,优化了产品结构,推动了转型升级

收购德国瓦达沙夫公司后,公司拥有了国际领先铝制材料成型技术、发明专利、高强度、轻量化实用新型及汽车零部件开发生产的全套非专利技术所有权。经过两年多的整合培育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与技术的联合与互动。一是使公司迅速掌握了铝合金材料应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补了短板,强了弱项,形成了新的优势,为公司实现与高端市场的对接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功进入宝马、奔驰、奥迪、戴姆勒、大众等高端车型配套体系,与国内主流车型实现战略合作。二是借助瓦达沙夫在欧洲的资源优势,公司在欧洲建立了技术中心和市场中心,搭建了与宝马、奔驰、奥迪等高端客户德国总部的技术、商务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空间。三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瓦达沙夫公司的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技术得到了出色的发挥,在宝马、新能源汽车电池壳项目,已陆续获得多个项目超过18亿元的订单。同时,与德国奥迪总部就奥迪车型底盘开发项目定点等进行了有效的交流对接,储备了较为丰富的战略客户资源和潜在市场,为公司未来一个时期,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发优势。

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提质增效

凌云集团直面市场竞争和挑战,在保持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着力内部挖潜、提质增效,全面实施“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公司明确提出,所有的精益管理必须以简政高效为原则,所有的精益研发必须以合理先进为前提,所有的精益制造必须以降本提质为目的,所有的精益营销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一是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组建专业化精益管理队伍,以新的理念和思维,对分子公司实施生产流程再造、实施准时化物流配送等一系列有效的改革提升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优化了管理流程,极大地减少了生产管理业务量,在制品、产成品数量持续大幅下降,减少了存货。二是对标高端,全面推行生产工艺布局优化,对老旧生产线加以流水化、均衡化、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逐年提高,既提升了产能,又减少了固定资产投资。

目前公司机器人使用数量已经达到1100台套以上,大大减少了一线操作人员数量,初步实现了生产管理智能化、指令发送信息化、物流配送自动化、工序转运无人化,不仅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产率。多年以来客户对产品质量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三是发挥集团化管控优势,全面推进精益采购,实现了采购制度化、流程化和信息化。公司集中采购率位居兵器工业系统前列,年节约采购成本1亿元以上。此外,公司平均每年推进实施120多个精益项目,涉及生产、质量、研发、工艺、安全、环保、能源、物流、采购、标准化、信息化、合理化建议以及技改提升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年度节创价值达到5000余万元,连续多年在兵器工业系统精益管理评比中位居前列。四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实施大客户管理模式,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方面对所属50多家分子公司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压减”工作,扩大了优质增量供给,调节了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区域化大客户管理模式,使一切与市场有关的生产、销售、物流、财务、人力等流程管理扁平化,将“作战指挥”直抵市场一线,使公司高层在第一时间准确捕捉到市场信息,做到准确决策、快速反应。大客户管理模式的建立,实现了对市场的精耕细作,使市场资源优势得到充分释放,进一步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凌云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和肯定,也为凌云转变发展方式,保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凌云精益高端
高端油品怎么卖
保留一点儿焦虑感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AD GIN STUDIO高端影棚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Q萌霸气凌云秀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