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

2017-03-07王志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宫缩产程产后

王志辉

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四川宜宾 644603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每年因产后出血导致死亡的孕妇人数比较多。经有关研究统计显示: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大约占分娩总数的2%~3%[1]。而宫缩乏力是导致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最主要的原因,产科临床对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是:孕妇在分娩后24 h内出血500 mL以上即可被诊断为产后出血。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多表现为继发性贫血、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如果部分产妇出血情况严重,甚至会让产妇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针对高危产妇,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对减少、避免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后,常规治疗方式有按摩子宫、应用子宫收缩剂、宫腔纱条填塞法,若常规止血效果不佳,则需要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或者使用切除子宫,挽救产妇生命[2]。此次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护理干预后,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基层医院收治的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观察组产妇年龄最大35岁,最小25 岁,平均(37.54±5.26)岁;孕周 32~41 周,平均(35±2.5)周;胎儿体重 1 900~4 350 g,平均(3 000±245)g。对照组产妇年龄最大33岁,最小25岁,平均(37.34±2.45)岁;孕周 33~41 周,平均(35±2.8)周;胎儿体重 2 000~4 350 g,平均(3 000±350)g。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与胎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有效纠正产妇失血性休克。应用腹壁—阴道双手压迫子宫,进行子宫按摩;根据产妇的出血情况,对其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宫缩素;也可对患者应用宫腔内纱条填塞;对出现阴道、宫颈损伤者,需要及时修补,避免血液再流失,如果处理后未及时止血,需要对宫腔残留胎盘、胎膜进行清理,必要时进行盆腔血管结扎、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或子宫切除[2]。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包括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出血量、尿量,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呼吸和脉搏等。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主要见下:①产前护理:在产妇分娩前,做好孕妇保健工作,鼓励产妇在宫缩期间适当饮食,增加体力,有助于分娩顺利;指导产妇宫缩时用力的正确方法,对可能发生的危急情况随时做好应对措施;对高危产妇进行各项检查,如产妇存在出血倾向,比如急性疾病、慢性疾病和妊娠合并症产妇进行及时治疗,如果在产检时,发现产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需要对其实施终止妊娠,②产时护理:严密观察产妇的产程情况,在第一产程时,注意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与胎心情况,减少第一产程延长造成产妇衰竭的情况,如果情况必要,可对产妇使用镇定剂;进入到第二产程时,在陪产人员的帮助下指导产妇应用腹压,娩出胎儿,在分娩后立即进行宫缩素注射;第三产程时,依据产妇的分娩情况正确处理胎盘出征,观察产后出血量,切忌在第三产程时,不能过早的进行子宫按摩、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如果产妇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则需要可对其进行腹部子宫按摩,促进产妇子宫恢复,防治产后出血的发生[4];④心理护理:产妇分娩结束后,比较容易出现产后心理落差,特别是初产妇生产经验不足,产后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抑郁,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所以需要对产妇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通过与产妇积极沟通,指导产妇自我调节情绪,叮嘱产妇家属多陪伴产妇,给予产妇更多关心与爱护,确保产妇心情愉悦,降低产后负性心理的发生率。

1.3 指标观察

在患者出院时,采用该院自制护理质量标准评价表从产科护理质量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满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2周后,采用(SCL-90)心理状态评分表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该次研究的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的等级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例数以及其他相关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8.65±8.45)分、(56.65±2.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44,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与心理状态

3 讨论

产后出血在产科临床较为常见,也是妊娠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多数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宫缩有关,主要原因有:①全身性因素:产妇身体状况不佳,产程较长,由于产程延长使得产妇体力消耗严重,造成体力衰竭,进而出现产后出血;②在分娩时,产妇精神过于紧张,对产妇使用了过多的镇静剂和麻醉剂,引发产妇全身反应;③局部因素:部分产妇由于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等分娩因素,容易使得子宫过度膨胀,致使子宫肌纤维的过度伸展,或者少部分产妇子宫纤维肌发育不佳,在分娩时,影响了正常子宫收缩;④在分娩开始时,产妇若出现子宫肌水肿或渗血情况,导致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5]。面对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常用的应对措施有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结扎盆腔血管以及宫腔纱条填塞法等等,但是每种方法的具体止血效果也会因人而异[6]。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出血快速,出血量大,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会使得产妇出现休克症状,甚至威胁产妇生命健康[7]。因此,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对患者的情况及时的进行观察和诊断,面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选择正确有效的方式,井然有序地进行止血,同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8]。在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实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护理干预后,可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后负性心理,值得推广与应用。

[1]祝红茹.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3):159,161.

[2]李银浈.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9):132,138.

[3]吴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85-186.

[4]叶慧珍.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1):80-82.

[5]张婷.欣母沛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6,25(11):92-94.

[6]陈惠珍.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3):235-236.

[7]贺丽秋.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6):94-96.

[8]刘慧卿.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74-76,79.

·编读往来·

本刊作者署名和单位的写作要求

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及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须注明通讯作者;不注明者,默认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2.作者工作单位的中英文表述均应使用官方名称,应准确写出全称(到科室),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名(省会城市可以略去省名)和邮政编码。

3.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并列排列。

猜你喜欢

宫缩产程产后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托君治疗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