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2017-03-0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
关键词:疝的耻骨复发性

韩 星

(如皋仁爱医院,江苏 如皋 226561)

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韩 星

(如皋仁爱医院,江苏 如皋 226561)

目的观察在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行开放张力性疝修补术后病症复发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统计患者手术所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观察其整体治疗效果,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对其进行电话追访,统计患者复发例数。结果经统计发现,患者手术时间30~50 min,平均手术时间42 min;术后,患者住院时间4~7天,平均住院时间5.5天;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整体治疗效果良好;3例术后发生尿潴留,经治疗,尿管1~3天后拔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积气、阴囊血肿等并发症,患者主诉术后疼痛感较轻,局部未伴有异物感;术后3~18个月内对患者的追访结果显示,复发0例。结论相较于其他手术方式,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发生率低,在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该修补术,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因其更为经济,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结构。

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性腹股沟疝

疝是人体内某一脏器因某种原因脱离其正常医学解刨部位,从脏器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外突出的一种疾病。腹股沟疝是疝类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据其隆起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直疝和斜疝。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多用手术方法,但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术后半年至一年内的复发率较高[1]。更严重的是,部分腹股沟疝患者行修补术后再次复发率较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2]。为了提高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本院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行开放张力性疝修补术后病症复发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均为男性,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4.5f5.6)岁;直疝10例,斜疝13例;病症复发时间距原手术完成时间为半年内(3例)、1~2年(4例)、2~5年(7例)、5年以上(10例)。经有效检查发现,9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6例伴有前列腺增生,3例伴有便秘症状,其余患者未伴有明显疾病。全部患者均采用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本院对患者原手术具体术式了解不详尽。本研究将儿童患者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和并发症的患者排除在外,且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属自愿,在家属陪同下与院方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采用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全程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具体治疗方法为:帮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选择距离耻骨结节上方3 cm处进行横向切口,切开腹直肌前鞘部位后,向内侧牵引并拉伸腹直肌,使其下方的腹膜前脂肪充分暴露,以便于进行分离,分离方向应偏向于耻骨及腹股沟韧带部位;分离完成后充分暴露腹膜前间隙(Bogros间隙)、疝囊、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等,解剖并重建腹膜前间隙,留意疝囊的大小和存在的部位,若是体积较小的斜疝或直疝疝囊,可将其游离后进行内翻缝扎,若是体积较大的斜疝疝囊,则需在内环水平将其离断并缝扎;疝囊处理完成后,采用适合的丝线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缺损处以及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处,同时采用尺寸为13 cmh8 cm的单层聚丙烯疝修补片覆盖,间断缝合修补片下方与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处,使其固定,上方留有2~3 cm空隙,使精索顺利通过;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手术完成后,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变化情况,若患者术后并发尿潴留,需为其放置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整体治疗效果;在术后3~18个月内对患者进行电话追访,统计其复发例数。

2 结 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手术时间在30~50 min,平均手术时间42 min;术后,患者住院时间4~7天内,平均住院时间5.5天;2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整体治疗效果良好。3例术后发生尿潴留,经治疗,尿管1~3天后拔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积气、阴囊血肿等并发症,患者主诉术后疼痛感较轻,局部未伴有异物感;术后3~18个月内对患者的追访结果显示,复发0例。

3 分析和讨论

一般而言,导致成年腹股沟疝患者行修补术后再次复发的因素有术中漏诊,患者年龄较大,主治医生专业技术欠佳、临床经验不足以及手术远期疗效不佳等。另外,大多数成年患者复发疝具有[3]:在前次修补术中,脏器正常解剖结构已经被破坏,其薄弱点或缺损处的腹横筋膜破损严重,无法进行再次修补;修补中所用的联合肌腱可能发生萎缩,其抗张力几乎为零,已经成为不可作用的疤痕组织;疝的复发使得腹股沟组织薄弱或缺损区域变大,修补范围扩大;前次手术未对患者精索部位进行有效保护,致使疤痕产生,且精索周围结构不易区分,解剖和游离的难度加大。

目前,临床上治愈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唯一有效方法即手术,且通常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该手术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开放张力性疝修补术[4]或其他传统修补术式[5]进行有效修补,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结合成年患者复发原因和特点而开创的术式,较之其他术式有其独特的手术要点和优越性。①切口部位的选择:本术式切口单一,操作性强,不需要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腹股沟管,避免周围神经和输精管损伤,且修补缝合主要借助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整体创伤更小;②腹膜前间隙的游离、解剖和重建:正确的腹膜前间隙游离应在腹横筋膜切开后进行,且游离需充分覆盖耻骨肌孔,便于建立足够的修补片作用空间,因此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再次复发率;③血管的保护:腹膜前间隙游离全程在可直视范围内,同时缝合时适时触摸缝合处查看动脉搏动情况,降低了误伤血管的可能。另外,该手术的修补材料无需取出,更为便捷。

本研究采用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结果显示,患者手术时间30~50 min,平均时间为42 min;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在4~7天内,平均时间5.5天;2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整体治疗效果良好;3例术后发生尿潴留,经治疗,尿管1~3天后拔除;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积气、阴囊血肿等并发症,患者主诉术后疼痛感较轻,局部未伴有异物感;术后3~18个月内对患者追访结果显示,复发0例。

综上所述,相较于其他手术方式,后入路无张力疝修

4 结 语

补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发生率低,在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该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因其更为经济,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结构。

[1] 佘盛飞,曾莲英.腹股沟疝修补前后入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35):63-65.

[2] 陈正民,张 杰,周少波,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防治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4,(11):1865-1866.

[3] 邹冰子,隋峭崎,隋 梁,等.国内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J].海南医学,2013,(17):2600-2602.

[4] 丁言朕.前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11-212.

[5] 易磊磊,罗 淞,冉进宝.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7):273-274.

R656.2

B

ISSN.2095-8242.2017.070.13712.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疝的耻骨复发性
锥状肌及耻骨前韧带的解剖学观测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正常妊娠期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变化临床观察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穴贴耻骨联合痛点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