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7-03-07贾婵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7期
关键词:外渗石术瘘管

贾婵娟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泌尿外科,安徽 巢湖 238000)

·临床护理·

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贾婵娟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泌尿外科,安徽 巢湖 238000)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究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进行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124例,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各方面精心的护理。结果术后发热患者21例,疼痛患者25例,出血患者15例,胸膜损伤患者10例,尿外渗患者3例,经过及时治疗,患者症状均很快解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11.56±3.15)天,平均(85.67±6.55)分。结论肾结石患者在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以发生各种并发症,应加强围术期护理,减少并发症。

肾结石;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

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新兴的肾结石手术治疗方法,肾上盏入路手术视野开阔,对肾结石的清除效率高,还可以减少手术时间[1-3]。然而,手术容易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如胸膜和肺[4]。因此,做好该手术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我院对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患者进行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2年进行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124例。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12~73岁,平均(46.56±12.55)岁。患肾在左侧的患者有52例,在右侧的有47例,双侧的有25例。入选研究的患者都经过影像学的准确检查,并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具有配合研究的意愿和能力。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手术准备

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如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根据患者机体状况选择手术时间。进行手术知识宣教,提高其手术的依从性。

1.2.1.2 心理干预

查房时注意患者情绪变动,对于患者手术前出现的恐惧,进行开导和疏解,协助患者克服。

1.2.1.3 体位训练

手术前进行以增强患者俯卧位耐受性为目的的训练。具体为: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双手环抱软枕并上举,腹部下方也垫一方枕,嘱患者平静呼吸。第一次进行时时间为15分钟,随后每次增加15分钟,每次最多训练时间为1小时。在训练时要对患者的呼吸,脉搏和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可耐受俯卧位的患者为1小时内呼吸仍平稳,SaO2>90%,脉搏变化数<10次/min。

1.2.2 术后护理

1.2.2.1 一般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各项体征,术后6小时内绝对卧床。对于老年患者要严密进行心电监测。患者清醒后嘱其多休息,禁止剧烈运动。

1.2.2.2 管道护理[5]

合理固定各留置管的位置,避免由于逆流发生感染。做好各留置管的标识;每半小时对管道进行挤压,检测其是否通畅。注意管道内液体的性状,如有异常,及时上报进行处理。定期对尿道口进行清洁护理,避免发生感染。尽量让患者多饮水,促进尿路自然清洗。

1.2.2.3 并发症护理

1.2.2.3.1 发热

要严密监测患者体温,时刻做好降温处理;术后及时采集患者尿液进行检测;保证引流管通畅。对于持续高热患者要通过血液检查和细菌培养及时进行诊断查明原因,再对因治疗。

1.2.2.3.2 疼痛[6]

手术创伤以及术后的各种留置管异常均可能会引起患者疼痛。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进行不同处理。轻者可进行心理安慰,转移注意力等促进患者适应,或口服止痛药物塞来昔布胶囊200 mg;中度和重度疼痛患者可根据医嘱进行止痛药物的注射,中度为25 mg双氯芬酸钠,重度为7.5 mg吗啡。

1.2.2.3.3 出血

严密监测引流管内液体颜色,若出现了造瘘管异常,护理人员立即进行造瘘管夹闭,并根据医嘱静注20 mg呋塞米和血凝酶1KU,35分钟后开放造瘘管观察其是否恢复正常。严重者还要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补液输血,并重新对手术部位进行处理。

1.2.2.3.4 胸膜损伤

患者胸膜所伤时,呼吸和SaO2都会有明显变化,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吸氧和留置管道护理,保证管道通畅,减少外渗。对于气胸严重或有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利多卡因药物治疗,胸腔穿刺闭式引流等技术进行症状解除。

1.2.2.3.5 尿外渗[7]

妥善固定好导尿管和造瘘管,避免患者进行牵拉和压制,导致管道脱落。护理人员在查房时,要注意患者腰腹部有无肿胀,若有肿胀,可能是尿液外渗,此时应该及时探明原因,对外渗液进行处理,并重新安置好管道。对于少量尿外渗患者,进行局部热敷并静注40 mg呋塞米;对于大量尿外渗患者,进行腹腔穿刺引流。

2 观察指标和结果

2.1 进行并发症和住院时长统计

并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百分制评分方法)进行调查。

2.2 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情况

发热:21例患者出现发热,其中有17例患者发热体温在40℃以下,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做了降温处理后,患者在症状发生2.5小时后均恢复正常。有3例患者持续高热,在经过血液检测和细菌培养后,医生建议更换使用抗生素,患者在使用新抗生素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症,并伴有Ⅰ型呼衰,发生后立即进行了人工通气,并静注40 mg甲强龙,患者2天后呼吸正常,撤离呼吸机,体温恢复正常。疼痛:轻度11例,中度8例,重度6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疼痛均得到解除或明显缓解。出血:1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造瘘管异常,经过处理后,患者在症状发生40分钟后造瘘管内液体均变正常。胸膜损伤:有10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膜损伤,其中有1例患者为气胸,2例患者有大量胸腔积液,经过处理后,患者2天后,体征均恢复正常。尿外渗:本次治疗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尿外渗,2例为少量,经过治疗1天后症状消失;1例为大量,经过治疗2天后症状消失。

2.3 患者住院时长及满意度

124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为(11.56±3.15)天,对护理工作的评分在72~98之间,平均为(85.67±6.55)分。

3 讨 论

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虽然治疗方法先进,但术后经常容易出现发热,出血,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对于该手术围术期患者也应该加强护理,尤其是要作出针对其并发症的护理。术前的体位锻炼和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适应手术,可以提高其手术效果,及术后的适应性。由于该手术留置管较多,且易引起患者出现不适合并发症,因此加强对其的护理也十分重要。术后对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在症状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处理,可以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患者病情加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对于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要加强护理,通过临床不断提高其护理效果和质量。

[1] 王淑雯,孙红玲,刘丽欢,等.237例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10-112.

[2] 湛海伦,杨 飞,李腾成,等.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技巧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3,7(3):39-42.

[3] 杨雪梅.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2):165.

[4] 乔够梅,王养民,杏玲芝,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3,7(1):38-40.

[5] 司风琴,韩红霞.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131-132.

[6] 姜 晶,田 琴,甘丽萍.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专职护理71例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6):41-42.

[7] 朱忠香.237例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信息旬刊.2013,26(8):441.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067.13148.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外渗石术瘘管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