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置尿管存在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7-03-07孙蒋萍嵇玲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7期
关键词:水囊尿管导尿管

孙蒋萍,嵇玲娟

(1.桐乡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嘉兴 314500;2.桐乡市乌镇镇中心卫生院,浙江 嘉兴 314501)

留置尿管存在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孙蒋萍1,嵇玲娟2

(1.桐乡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嘉兴 314500;2.桐乡市乌镇镇中心卫生院,浙江 嘉兴 314501)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存在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住院留置尿管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常见并发症有:尿路感染、引流不畅,漏尿、尿道出血,尿管拔出困难,并发症发生原因有:插管时操作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各种原因引起的插导尿管损伤尿道粘膜,尿管堵塞,尿管位置不当、尿液逆流,留置时间过长,尿管和引流管折叠、扭曲、尿道扩约肌松弛、腹压过大、膀胱过度充盈、气囊相关性因素、膀胱痉挛、尿道痉挛,、夹管时间因素、选择导尿管太大、插入尿管长度太浅,水囊或气囊充盈于尿道内造成尿道损伤、未回抽气囊或水囊拔管,致使尿道损伤。结论采取针对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后,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并发症愈后结局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优于常规护理,留置尿管患者实施针对性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是预防留置尿管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留置尿管;并发症;护理

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是护理人员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排尿困难、各种疾病导致尿失禁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的尿量观察,但由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在护理工作中十分常见[1]。留置导尿管可以有效解决患者的排尿障碍,但是一项侵入性操作,长期留尿管引起诸多的并发症,护理的关键是熟悉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同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选择住院留置尿管患者100例行了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住院留置尿管患者100例的患者,随机分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都采用留置导尿2周以上。

1.2 方法

分析这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统计留置尿管并发症发生率及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对实验组50例,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2 结 果

常见并发症有:尿路感染、引流不畅、漏尿、尿道出血、尿管拔出困难。

2.1 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1.1 尿路感染

常见发生原因:(1)插导尿管时操作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尿管为微生物提供了侵袭膀胱的路径,细菌可能通过导尿管经尿道的周围粘膜侵入膀胱,插管时尿道前段寄存的细菌随尿管进人后尿道及膀胧,尿管外面与患者尿道黏膜之间的潜在间隙是导致逆行感染的重要途径,为细菌的逆行感染创造条件,可能造成泌尿系统逆行性感染。尤其女性尿道短而直,更易发生。(2)导尿管太粗或套管容积过大可增加对膀胱的刺激。(3)插导尿管时动作粗鲁或尿管不够润滑,而损伤尿道粘膜。(4)留置时间过长,超过2周以上:导尿管作为膀胱异物,时间越长,置管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也会增加。(5)尿管堵塞:长期留置尿管后由于尿液有沉淀、坏死组织、尿垢形成、絮状物、血块阻塞尿管。导致尿管堵塞引流不畅,或尿液从尿管旁渗漏。(6)患者机体抵抗力差,不注意卫生容易感染。(7)尿液逆流:尿袋高于膀胱水平,尿液逆流。

措施:插尿管前必须充分润滑尿尿管,动作要轻柔,防止尿道粘膜损伤;选择型号大小、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天清洁会阴,做好会阴护理,鼓励多喝水;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评估病情,病情允许应尽早拔除尿管;应尽量保持其密闭性,尽量避免轻易分离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位置50厘米以上;膀胱冲洗是预防及控制尿路感染的措施之一,每周进行一次膀胱冲洗,每周更换引流袋2次,每2周更换一次尿管。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的时间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每周查尿常规,及时发现感染,及时处理。

2.1.2 引流不畅

常见发生原因:(1)尿管插入位置不当;(2)尿管和引流管是否折叠、扭曲;(3)尿管沉淀、坏死、血块、尿垢等堵塞。

措施:变换患者的体位,以利引流;仔细检查导尿管有无折叠、扭曲,有的话解除障碍;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30~50 mL,从导尿管的引流尿液腔注入,注入时边推边回抽,可以反复冲洗2~3遍,如果还是不通,则可以更换尿管;可以遵医嘱口服NAHCO3片碱化尿液,减少尿垢;必要时重新置管。

2.1.3 渗尿

尿液从尿道口侧壁渗出。常见发生原因:(1)尿道扩约肌松弛:由于随着年龄增大,尿道括约肌松弛,并且盆底肌肉松弛,很容易发生漏尿。(2)腹压过大:患者咳嗽、大便时太用力等致膀胱内压、腹内压增高、尿潴留时膀胱过度充盈的情况下。(3)引流相关性渗尿是指尿管及引流管勿受压因等因素引起。(4)导尿管阻塞:尿液浑浊、沉淀物、血块堵塞、尿垢沉积、尿管体位不当、堵塞、折叠、扭曲等引起的尿液渗漏。(5)气囊相关性渗尿:尿管水囊内所注水量太少:水囊不能均匀覆盖膀胱颈处,从而有效预防患者留置导尿漏尿发生。(6)尿管插入过深,引流口高于尿平面。(7)膀胱痉挛相关性渗尿:膀胱肌肉受刺激引起膀胱强烈收缩引起渗尿或冲洗液引流不畅甚至反流现象。(8)夹管时间相关性渗尿:导尿管采用间歇放尿时夹管时间过长或长期采用开放式引流,引起膀胱废用性萎缩,一旦夹闭尿管即引起渗尿现象。

措施:选择型号大小、粗细适宜的,能预防尿液渗漏的发生,女性患者可采用大一号的导尿管;仔细检查导尿管有无折叠、扭曲,有堵塞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做好相应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功能锻炼:训练控尿能力和膀胱功能,夹闭尿管间歇放尿;漏尿对皮肤有刺激性做应做好会阴部皮肤护理;插导尿管时规范操作。

2.1.4 尿道出血

常见原因:(1)由于存在前列腺肥大、畸形、尿道狭窄等疾病,致使插尿管时引起机械性损伤。(2)选择导尿管太大,水囊或气囊充盈于尿道内造成尿道损伤。(3)患者精神紧张,出现尿道痉挛,插入时造成损伤尿道。(4)患者自己未回抽气囊或水囊,强行将导尿管拔出,致使尿道损伤。

措施: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消除紧张情绪,等情绪稳定再插管;插导尿管前充分了解患者有无尿道有畸形、前列腺肥大,选择合适的尿管,充分润滑尿管,减少尿 道损伤;插入长度合适,动作轻柔,水囊能完全进入到膀胱内;给导尿患者翻身时,注意避免牵拉尿管,避免损伤尿道;给烦躁、意思不清的患者用留置导尿时,要做好看护,必要时用约束带 固定双上肢,防止自行拔管,损伤尿道。

2.1.5 尿管拔出困难

常见原因:(1)气囊回缩不良,气囊内气体或液体不易抽出;(2)长期留置尿管,尿垢附着尿管壁及水囊周围;(3)尿路感染使尿管随勃膜炎症而附着于膀胧壁;(4)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引起粘膜炎症尿管附着于膀胧壁。

措施:气囊内注入空气或水量应合适,回抽不出时可在 B 超引导下刺穿水囊,尿管顺利拔出;拔管前向膀胧注入石蜡油,缓慢旋转而将尿管顺利拔出;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尿液中某些物质的沉淀,在原管内壁及气囊表面形成结石,拔管时不易,清者鼓励多饮水,促进排尿,减少尿垢形成;注意卫生,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

3 结 论

采取针对留置导尿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后,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并发症愈后结局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优于常规护理,对留置尿管患者实施针对性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是预防留置尿管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王桂生.现代基础护理技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8-201.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67.13164.02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水囊尿管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波浪与水囊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足月妊娠不同规格水囊引产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分析
纱布填塞与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