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2017-03-07岳建平

测绘通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测绘经济服务

潘 轶,岳建平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测绘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潘 轶,岳建平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总结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就技术进步与投资模式转换、就业结构变化、价格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4个方面,从技术经济角度对测绘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测绘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对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提出设想。

测绘;测绘技术;测绘经济;技术经济学;影响分析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古代仅应用于水利与农业部门,到当今覆盖土地、建设、交通、海洋、地震等20多个行业和部门,影响到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1]。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2]的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技术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在长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的知识、经验等,即利用旧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改变原有事物的功能、性能;经济即利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归根结底就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当今社会,人们寻求技术与经济的共同进步,相辅相成。该目标同样适用于测绘领域中,因此,研究测绘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测绘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两者如何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测绘技术发展历程

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模拟测绘、数字测绘与信息测绘。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主要处于模拟测绘阶段。1730年,英国Sisson制成第一台游标经纬仪。196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Maiman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测距仪[3]。模拟摄影测量时期主要使用立体坐标量测仪、地面立体测图仪等进行摄影测量。1961年,美国Bendix公司与意大利OMI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解析测图仪AP-1。关于地图制图,早期的地图产品主要绘制在纸张、布匹、地球仪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上。传统模拟测绘具有仪器设备笨重、作业强度大、工期时间长、效率低等特点。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测绘学科由传统的模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变。有人提出,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三者合为一体,于是世界上第一台全站仪诞生了——西德Opton厂将电子经纬仪与电磁波测距仪设计为一体,研制了RegEltal4全站型电子速测仪,重达28 kg。1994年,于1958年首次提出的GPS项目布设完成,广泛投入使用。1985年,全数字自动测图软件系统——WUDAMS制成,数字摄影测量成功实现[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地图制图逐渐发展成为计算机编图制图、GIS等,该时期的地图产品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提取数据进行组装,不仅具有灵活性、选择性,还具有动态性[5]。一直到21世纪,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测绘作业的特点由劳务密集型转换为技术密集型。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测绘在经历由模拟测绘向数字测绘转化后,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信息化测绘。信息化测绘发展进程中,相关测绘科学技术出现新进展[6],其中包括卫星定位测量、航空航天测绘、数字化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和海洋与航道测绘等方面。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轻小型低空摄影测量平台的实用化作业、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的大规模自动化快速数据处理、地图制图的数字化信息化一体化、基于网格服务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基于“一站式”门户的地理空间信息网络自主服务系统、基于卫星定位的工程控制测量、城市GPS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的多用途实用化服务、基于“数字海洋”与“数字航道”的测绘信息化服务等。信息化测绘时期主要仪器设备有卫星、航天、航空器搭载3S测量设备等,其特点在于将3S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相结合,逐步实现海、陆、空、天一体化。

总的来说,测绘发展过程可分为模拟测绘、数字测绘、信息测绘这3个发展阶段(见表1)。各阶段的主要仪器设备、技术状况、作业手段、产品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每前进一个阶段都需要耗费一定时间。与此同时,技术面的发展也带动着应用领域的扩大。

表1 模拟、数字、信息测绘3个发展阶段对照

2 测绘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影响分析

测绘科学技术活动与经济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测绘科学、测绘技术、测绘经济三者之间具有历史的和逻辑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测绘科学、技术、经济协调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J.Schmookler提出“需求拉动”理论,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促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而Mensch提出“技术推动”理论,认为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7]。事实上,在整个测绘科学技术和经济系统中,两者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经济因素的诱发作用,又有自身矛盾运动的发展;测绘经济的发展,既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结果,又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和市场诸方面的条件。

一般来说,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测绘经济中形成一些新兴部门,这些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必将引起投资结构、就业结构、价格结构、产出结构、收入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8](如图2所示)。在新兴部门迅速发展的带动下,测绘经济得以发展。

图2 测绘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影响分析

2.1 技术进步与投资模式的转换

新技术群的出现引起整个社会投资模式的转换,即投资从最适合老技术发展的领域(已走向极限)转向新技术及与之相关的领域。

资本的转投是新技术的发展所致。先有创新,才有所谓的投资活动。而投资一旦介入新的部门,又对创新产生极大的作用,新的创新又进一步引起投资的膨胀。如卫星定位测量中的重要创新——美国的卫星定位系统(GPS)就是如此。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首次提到GPS,知道这个发明后,美国政府迅速进行资助。1964年,GPS投入使用。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了新一代GPS,提供实时、全天候、全球性的导航服务。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GPS卫星星座才布设完成。

实际上,美国政府间接对企业等的投资也相当大。除了政府投资之外,其他投资也不断膨胀,一大批模仿者先后进入新技术领域,如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中国的COMPASS[9]。

新技术在其产生、扩散和群集中引发投资在部门间的转移,这种转移进一步引起新技术的扩散和相关技术的群集,从而引起更大规模的投资活动。这种相互作用的循环关系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2.2 技术进步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就业尤其是就业结构的变动不仅与技术进步机制密切相连,而且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模拟测绘时期以人挑肩扛、马牛羊拖拉为主,外业重,工作效率低。数字测绘时期,测绘工作者摒弃部分繁重体力活,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相对于前两个时期,信息测绘时期自动化程度发展,生产效率提高。该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包括外业、内业在内的所有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外业的作业量相对减少,内业的作业量相对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自动化程度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些人担心会失去许多就业机会[10]。事实上,是否存在“技术进步型失业”,主要取决于因测绘技术进步而失去的那些就业机会,能否让测绘技术进步创造的就业机会所补偿或抵消。

1985年,由美国全国科学院、全国工程学会和医学研究所联合组成了“技术与就业专题研究委员会”,就高技术发展对就业机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报告认为,目前和将来的技术变化水平不会使美国的失业人口总数有较大的增加。只要有适当的公共与私人政策对新技术发展进行调整,技术变化就不会产生较多的失业。

2.3 技术进步与价格结构的变化

技术进步对价格结构的影响有两种途径。从横向来看,技术进步导致不同部门生产率的不同变化,而不同的生产率变化程度又会对价格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以生产一台全站仪为例,当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就会获得额外收益。从纵向来看,在技术进步过程中,价格结构的变化与工业结构一道经历一个“独占—竞争—寡头”的过程。以测绘仪器厂商为例,在测绘仪器产生初期,新产品的垄断及其他因素使新产品价格相对较高;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模仿者的逐渐进入,竞争日趋激烈,使价格迅速下降;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规模经济的发展使生产集中程度日益提高,原有的多家测绘仪器厂家仅剩下少数几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厂家,如瑞士徕卡、日本拓普康、美国天宝等,寡头形成,价格又提高。

2.4 技术进步与需求结构的变化

技术进步引起的人均实际支配收入的提高和产品结构的转换,必将引起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这可以从测绘发展过程中主要产品的技术进步和需求结构的转变得到证实。模拟测绘、数字测绘、信息测绘这3个阶段的主要产品分别为模拟地图、数字地图、信息地图。测绘技术的进步为地图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市场上的地图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断丰富,换代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加之人们的平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在购买地图产品数量和种类上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过去使用模拟地图、数字地图较多,现在普遍使用信息地图。

总之,技术进步引起了整个经济中投资机构、就业结构、价格结构、需求结构的变化,引起社会各部门的不平衡发展,最终引起整个经济的发展。下面对我国近年来测绘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3年我国测绘系统服务总值与测绘行业服务总值均实现了较快增长。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服务总值、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的巨头——测绘资质单位的服务总值及其增幅[11-14]见表2—表4。

表2 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近年测绘服务总值比较

表3 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全员生产率比较

表4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测绘资质单位近年测绘服务总值比较

年度服务值/(亿元)增幅/(%)2006163.83—2007185.0312.92008220.6119.22009294.1233.32010328.6411.72011477.3445.22012530.2311.12013606.4614.4

根据文献[15]中统计数据,“十五”以来,以河北省为例,全省测绘服务总值(包括测绘系统服务总值和测绘行业服务总值)增幅较大,与此同时,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测绘系统自1998年以来测绘服务值年平均增长高达26.8%,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26.5%。而“九五”到“十五”期间,正是我国测绘技术从模拟测绘阶段向数字测绘阶段快速转变的时期。

根据本文表2—表4中统计数据可得,“十一五”“十二五”以来,全国测绘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服务总值也得到大幅度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系统2009年测绘服务值增幅高达22.6%,2011年高达27.7%,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测绘资质单位2009年测绘服务值增幅高达33.3%,2011年竟高达45.2%。2009年,测绘行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其服务总值相比于2008年增长了33.3%,增幅较大。随着测绘技术的进步,该时期的地籍测绘、工程测量、地质矿产、地理信息等行业与部门发展势头良好;国家提出的两年新增4万亿投资计划也大大促进了测绘行业的发展。2011年,测绘行业经济大幅增长,各单位共完成服务总值477.34亿元,比2010年的328.64亿元增加了148.70亿元,增长45.2%,增幅巨大。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字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其成果在众多领域、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认证工作的积极开展,其服务总值成为新的增长点;新一代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这些新兴信息技术产业与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资源息息相关,其发展大大拓宽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范围;同时,对国家交通、水利等重点工程投资力度的加大,也促使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需求的快速增加。“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由数字化测绘时期迅速向信息化测绘时期转变。随着各种高新测绘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测绘行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测绘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从反方面来看,测绘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进一步推动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在整个测绘科学技术和经济系统中,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给定资本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的情况下,技术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步,总产出量不断增加。

3 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测绘发展历程,并从技术经济角度对测绘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技术与经济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科学,测绘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测绘经济发展的需求促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研究测绘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及其运动规律,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将是今后的努力方向之一。

[1] 王援明,姚承宽.对测绘经济发展的若干比较分析[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7(4):78-79.

[2] 傅家骥,吴贵生.技术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3] 赵吉先,聂运菊.测绘仪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测绘通报,2008(2):70-71.

[4] 徐振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硅谷,2014(17):5-13.

[5] 李朋德.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协同发展[J].中国测绘,2012(4):34-39.

[6] 宁津生,王正涛.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测绘科学技术新进展[J].测绘科学,2010,35(5):5-10.

[7] 崔荣芳.创新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启示[J].求索,2011(4):44-45.

[8] 赵国杰.技术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9] 金延邦,张彩霞.浅析GNSS发展现状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3(12):204-205.

[10] JENSEN P 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Unemployment[J]. Acta Sociologica, 1980(4):325-330.

[11]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综述[EB/OL].[2015-06-24].http:∥www.sbsm.gov.cn/article/tjsj/tjxx/fxbg/201506/20150600027815.shtml.

[12]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综述[EB/OL].[2015-06-24].http:∥www.sbsm.gov.cn/article/tjsj/tjxx/fxbg/201506/20150600027812.shtml.

[13]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1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综述——2011年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年报数据分析(一)[EB/OL].[2012-10-29].http:∥www.sbsm.gov.cn/accessory/201210/1351583053913.pdf.

[14]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1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情况综述——2011年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年报数据分析(二)[EB/OL].[2012-10-30].http:∥www.sbsm.gov.cn/accessory/201210/1351582861537.pdf.

[15] 屈彦,姚承宽.测绘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2):49-52.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Analysi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AN Yi,YUE Jianping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gres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aspects i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vestment mode conversion, employment structure change, price structure change and demand structure change, analysi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by synthesi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step.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economy;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influence analysis

潘轶,岳建平.测绘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J].测绘通报,2017(2):138-142.

10.13474/j.cnki.11-2246.2017.0068.

2016-06-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002)

潘 轶(1994—),女,硕士,主要从事精密工程测量方面的研究。E-mail:panyipanyi1994@163.com

P20

A

0494-0911(2017)02-0138-05

猜你喜欢

测绘经济服务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