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武“小秧歌”探微

2017-03-06王丽霞徐川雁

戏剧之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存现状表演艺术

王丽霞+徐川雁

【摘 要】宁武“小秧歌”,主要形成于山西忻州宁武县薛家洼乡盘道梁宽草坪村,是一种稀有的山区民间歌舞。“小秧歌”表演程式化、动作诙谐夸张、道具和服饰也各有特色、队形丰富多彩,其音乐鲜明欢快、唱词精炼传神。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工作开展和日益深入,“小秧歌”入选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然事实上“小秧歌”现已名存实亡。笔者曾两次走进大山进行实地考察,对老艺人和老艺人之女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小秧歌”的生存现状,期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小秧歌”。

【关键词】小秧歌;艺术;表演;生存现状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60-03

山西寧武因境内芦芽山而闻名,加之古城宁武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又称“凤凰城”。宁武建制课追溯至汉代,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小秧歌”为其一。

一、“小秧歌”的历史演变

“小秧歌”主要流传于宁武县薛家洼乡盘道梁宽草坪村,因短小精悍,便于在各种场合演出,故名“小秧歌”,又名“斗嗓子秧歌”。因秧歌队汇聚到一村进行表演,略含比赛之意,也即“斗”就有了竞赛和亮嗓的含义了。

(一)“小秧歌”的起源

“小秧歌”是清朝时期农民现实生活中的产物,主要活动在盘道梁、薛家洼两个乡村及至原平县牛食、官地、红城、龙宫、崞阳镇等地。最盛行的年代是在1869年至1937年。

据老艺人介绍“小秧歌”在当年产生的原因是:第一,每年正月初五至二十五期间农民为祈福敬神而进行歌舞以求平安。第二,“小秧歌”是农民出于欢庆丰年,进行自我娱乐的方式,由一村到邻村发展起来的。

据老艺人汪二女介绍说,“最早教小秧歌的是野红世。野红世与杨仙桃的爷爷年龄相仿,是清朝同治年间人。野红世是个流浪的江湖漂泊人,没有固定职业,初到宽草坪后,先教的李三娃、张保全、张永先、张三奔颅、杨满生、张四毛等。这些人学会后又传给杨富生、杨二毛、杨四毛等。后来,杨四毛的父亲在村里放牛,没有专门学习,晚上睡觉后,便听哥哥们在光棍堂唱,日久了,也就记住了唱词听会了曲调,看熟了舞蹈。村里有很多年轻人也看会了“小秧歌”,杨女们当中也有听会的。在封建时代,女人们只是独自哼唱,不敢出场表演。娃娃们经常拍打着瓮片瓦片哼唱秧歌调子。”①“小秧歌”就这样被大家熟悉了起来。

(二)“小秧歌”的演变

早年东山周边流传着“水池十儿鱼,东山上的秧歌就有二十毛”的说法,1937年,演出团队被冲散,直至解放后,依旧不能组织重演。1953年,党中央发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后,县文化局组织赴忻县地区汇演时,老艺人杨四毛应邀演出了“小秧歌”,演唱了《顶嘴》、《走雪山》等剧目,得到了领导的表扬,群众的赞赏。然好景不长,根据杨四毛的长女杨仙桃的介绍,“1960年,由于家境贫寒,杨四毛大爷就背井离乡,领着一家人走西口,来到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四子王旗麻黄法村安家,杨四毛大爷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只要一有时间都会为村里的老百姓演唱地道的小秧歌。1984年,宁武县文化局前往内蒙古找到唯一的老艺人杨四毛大爷,杨大爷一听要唱小秧歌高兴得几夜都没有合眼,带着女儿杨仙桃回到宁武,一口气传承了七十多首小秧歌,大约花了七十多天的时间把小秧歌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了文化事业。当时忻州市文化局也非常重视,并派崔建平、何斌玉、王兵等到宁武县组织排练。”②

二、“小秧歌”的表演形式

(一)规范严谨的表演程式

“小秧歌”的演出活动时间一般是每年正月初五至二月初二,各村的演出活动都要进行三至四天。演出之前,先进行庙堂拜祭,来表达村民对神灵的感激和敬畏。

1.敬神。活动前先由村里的七至九人组成“纠首”,之后选取一位德高望重的成年人当“灯官”,即歌舞活动中的总管。之后,由灯官挑选三个年轻精干的小伙子,分别担任“书班”、“背硬架子”的和“背圣旨”的,灯官当选后召集纠首决定唱戏中的一切事宜,如:确定起唱日期,征求各户上布,筹款集资,外出购买香纸、爆竹烟火等。活动开始后,执行固定不变的流程,即早饭后,“灯官”、“背硬架子”的、“背圣旨”的和“书班”四个人各自骑马前行,先后到达龙王庙、五道庙、观音庙,行香敬纸,规程是:灯官站在正中上香烧纸叩头,背硬架子的和背圣旨的由书班喝令而动作。书班喝唱:跪——鞠躬——三三九叩首——行(礼毕的意思)喊定了,灯官就站起。敬完神后秧歌队在街上跑小圈子歌舞。

2.出村交流表演。王杰文在秧歌的《发起与组织》中写道:“他们固执地坚持着这样一条逻辑:如果邻村发起并组织秧歌表演活动,而自己的村落了无动静时,说明自己的村落人气不旺,不团结,干不成大事。”③正是村民的这种心理逻辑促使秧歌延续下去,村外交流表演更能激发村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沿门闹秧歌。沿门闹秧歌即走街串巷表演,一般是为给村里带来一年的好运气,同时还要锻炼队伍的表演水平和质量。“小秧歌”的程序主要是灯官穿礼服骑马,由一个纠首领秧歌队在锣鼓声中边走边扭,扭遍大街小巷,查看各街道院落门口的旺火。

“沿门闹秧歌”表演先由锣、鼓、镲打一段引子,然后男角出场表演唱一段后再邀三个女角进行表演,整个舞蹈在表演中一会儿走成“单八字”,一会儿变成“双八字”,一会儿四人穿插扭八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各角色活泼灵巧的动作,边唱边舞的表演,给人以诙谐幽默之感,其中最逗人喜爱的角色是一位戴着长短胡子的老头(男角)手拿纸扇和马鞭,边跳边扭,不断地旋转,另一只手则起劲地挥动着,不时地朝观众做出各种怪相。

(二)服饰道具和表演动作

“小秧歌”是一种节庆的舞蹈表演艺术,通过不断吸收来自民间的营养和活力日益丰富了自己的表演,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服饰和道具。

1.男角老年,男角是“小秧歌”中的领头人、表演的好把式,右手拿黑色折扇,边跳边扭,如在《五峰赶庙会》中扮演王老汉的角色,带着做“山膀提袍襟”(右手绕须,左臂曲肘,襟袍提至与肩平,向右走时头向右偏)先入场做一个“五花亮相”告诉观众他是整个队伍中的总指挥,其装扮整洁大方,头戴白绒球毡帽、鼻夹八字胡。内穿蓝色无领对襟袄,蓝色彩裤,系蓝绸腰带,外套黑色大襟长袍,穿黑色快靴,有时还会做出搞笑的动作,给周围群众带去笑声。男角亮相完毕后,上左脚成左“前弓步”上身略右拧前俯,双手于胸前做小五花。右脚起向前走三步,再上左脚成小“射雁”重复动作,表现等待闺女、老婆、孙娃娃焦急的心情。

2.女角二人,简称“女1、女2”。在赶庙会中扮演媳妇和闺女,演出中身体稳重步子轻盈,软腰夹臂眼睛含情脉脉,表现出少女和小媳妇的娇羞特点。通常头后梳一条大辫子,头上戴三个用纸折的扇形彩饰,两鬓各戴红粉花三四朵。身穿红短大襟袄,绿绸彩裤,镶蓝色花边,系红色绸腰带,垂于左腰侧两尺许,穿红绣花彩鞋。左手拿着彩色手帕,右手拿彩色绸扇。当男角用黑色折扇向前点时,意为招呼女角上场,女角做着“跌籽儿”(左脚向右移一步,迅速撤右脚成“踏步”,同时右手“插秧扇”,双手“上分掌”至左、右偏下方,掌心向上。上身稍向前俯右倾,右手划向右前下方,眼看扇。)走进场内,男角原地右手至“托掌”位,向里绕手腕,等待女角走到场中央,女做“合扇扭摆”(左脚起一拍一步走“圆场步”,右手执“插秧扇”,在胯侧与腹前一拍一次扇动,左手左、右甩动,胯、头随之左、右摆。)表演动作含蓄轻盈。

3.楞小少年丑,如《五峰赶庙会》中的孙娃娃,亮相滑稽搞笑,一般右手握鸡毛掸,嘴与鼻窝眼圈画白色。楞小头上用红头绳扎一个朝天辫,并用一根红绳子由前面在身后打结,为了突出翘起的臀部和夸张的体态,穿着蓝色靴,等待女角上场之后,楞小做“吸腿跑跳步”(左脚起一拍一步向前跑跳,双腿交替略前吸。右臂曲肘上、下举动鸡毛掸子,左臂曲肘一前一后甩动。)上场,肩随跑跳步上下耸动着,眼睛东张西望,作惊奇状,表演滑稽引人发笑。

4.老婆,简称“婆”。《五峰山赶庙会》中的老婆右手“握笤帚”两腮画圆形胭脂,额头左面画棕色圆圈,两耳挂辣椒,额头箍一条黑色带子系于脑后的发髻上。身穿灰色大襟袄,蓝色彩裤,脚脖用腿带扎紧,穿蓝色便鞋。当男角在场内带领女角和楞小走到一圈半时,老婆做“婆婆步”(左脚起,用脚跟着地一拍一步向前行进,肩随之上、下耸动。上身略前俯。左手半握拳或抓左下衣襟从胯旁至胸前来回甩动)上场,老婆是在《五峰山赶庙会》中最后一个上场的也是这场表演中的压轴,当老婆上场后整场舞蹈的气氛推向高潮,使得表演更具有活力。

《五峰山赶庙会》中,男角进入圈中,其他合唱着四人时而围拢,时而根据词意做动作,时而面向圈中,有时向后退,双臂在身体两侧左右甩动。演出完毕之后,男角做“山膀提袍襟”,女角做“跌籽儿”,楞小做“吸腿跑跳步”,婆做“婆婆步”下场。

(三)变化多端的队形场图

“小秧歌”的表演队形丰富多彩,农耕文化中的祭祀礼仪、民间生活、古代军事、宗教文化等都会影响到秧歌的队形。

1.尤狗庆做“山膀提袍襟”上场走到1处,尤朱氏做“开扇搧风”走到1处,夫妻俩商量着给丈母娘拜寿去。

2.拜寿却没有礼物,尤朱氏做“合扇扭摆”绕八字形(表现出农村山路盘旋的弯弯曲曲)去找尤老婶借取,尤老婶做“和扇扭摆”借与了上寿的衣衫。

3.尤狗庆做“山膀提袍襟”尤朱氏做“开扇搧风”。带上几斤油条面,带上一只老母鸡,夫妻俩相伴去拜寿。

囿于篇幅所限,在此只列举其中几种队形,此外还有很多如“插花花”、“卷毯”、“走八卦”等寓意深刻的队形,这些队形相互穿插,彼此融合。

三、“小秧歌”的艺术特征

(一)滑稽搞笑的表演

扭场与走场并用是“小秧歌”的基本步伐,其节奏是扭单八字和双八字,以及三人穿插扭八字。在锣鼓声中进行连续性的八字走场。老练的演员在基本八字步伐上稍加演化和发展,就会出现许多变化,动作活泼,边唱边舞,给人以诙谐幽默的感觉。其中,最逗人喜爱的角色是一位戴着长胡子的传奇式的老头,他头戴清顶帽,手拿马鞭或纸扇,边跳边扭,连续扭场,不断地旋转,另一手则起劲地挥动着,偶尔朝观众做个鬼脸。

(二)精炼传神的唱词

“小秧歌”戏在唱、念、做、打的手段中,唱功是最主要的。剧中人物性格的表现,戏剧情节内容的交代,主要是靠唱词,“小秧歌”的唱词是通过歌唱表达词意的。如:《阳婆上来一盆花》:

“正宫娘娘生太子,满朝文武插金花。”

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太阳的光芒,像一朵花一样。就像是娘娘生了太子,大臣们头上插的金花一样耀眼。

(三)鲜明欢快的音乐

“小秧歌”的伴奏乐器有大锣一面,小锣一面,水镲各一副,皆由专人演奏,又有板鼓(又名单皮)、堂鼓各一面,由一人兼之。音乐小段都是每句为一个单位,音调单一,全篇都重复一个曲调,以前“小秧歌”主要是靠口口相传,因此在曲调上会有很多的出入,自从杨四毛大爷为我们留下一些宝贵的乐谱和唱词以后,就开始沿用杨四毛大爷的这些乐谱,但是更多的乐谱已经遗失,由于“小秧歌”的曲调在演唱时有一定的随和性,所以使得“小秧歌”随口可歌,灵活,朗朗上口。如《来湖兀》是“小秧歌”曲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支,体现了“小秧歌”独有的音乐结构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广泛流行,当地人们在思想观念以及艺术审美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秧歌表演中所蕴含的民族风俗、风情礼仪等传统文化积淀的部分多半已失去了原始风貌,演出程序逐渐简化,一些技艺高超的表演者相继离去,后继乏人,如今秧歌队员的表演水平也無法与前辈相提并论,有些只是为了热闹应付了事。这样一来“小秧歌”目前的处境就更加不容乐观。

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艺术,而今“小秧歌”几近消亡边缘,理应对其倾注更多的精力来发掘,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重新整合。尽管未来发展道路重重,但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工作的日益深入,只要当地部门大力支持,相信不久的将来“小秧歌”会走出芦芽山,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这朵艺术奇葩定会绽放出新的光彩。

注释:

①采访对象:汪二女(山西宁武人)。采访时间:2011年11月。地点:汪二女家。

②采访对象:杨仙桃(杨四毛长女,山西宁武人)。采访时间:2011年10月。地点:杨仙桃所任课学校。

③王文杰.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S].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42.

参考文献:

[1]白瑞平.宁武县志[M].山西省宁武县史志办,2008.

[2]田彩凤,王九筛,李华平.山西民间舞蹈学[M].昆仑出版社,2006.

[3]吴晓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上)[M].中国ISBN,1993(5).

[4]胡晶莹,刘晓真.秧歌—中国国粹艺术读本[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10).

[5]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S].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田彩凤.山西舞蹈史话[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7]郝卫平.八大角秧歌的调查与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表演艺术
纸的艺术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