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电生理监测INOM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22例应用研究

2017-03-06魏文峰侯小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3期
关键词:面肌微血管痉挛

张 敬,魏文峰,侯小山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常州 213016)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应用,主要应用于治疗面肌痉挛患者,本病患者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不自主抽搐,临床特征是发作程度不同以及发作时间不具备规则性,初始发病部位是眼轮匝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涉及患者整个面部,本科室在MVD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效果显著。本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共选取了22例患者入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手术时间:自2015年6月1日~2017年9月30日,共计两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1例。观察组中、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6例、5例以及5例、6例,观察组29岁~66岁,中位年龄(38.59±13.92)岁,对照组30~65岁,中位年龄(38.21±12.51)岁。术中监测仪采用:美国Cadwell公司凯威 Cascade32通道电生理监测仪及配套软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得出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11例;无神经电生理监测):乙状窦后入路行MVD手术。患者全麻后做一纵形切口,患病部位同侧耳后、发际内,在该处颅骨钻圆孔(直径在2cm),暴露横窦乙状窦边缘,经由该入路给予患者疏散、松解颅内压迫面神经的责任血管,显微镜肉眼直视下检验减压效果完全。

观察组(11例;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前,在患者颏肌以及眼轮匝肌上分别放置一对皮下针电极(记录电极)并在面神经颧支、下颌缘支放置一对针电极(刺激电极),麻醉诱导后即停用肌松药物。在以下各个时机电刺激面神经分支,分别是术前、打开骨瓣前以及硬膜切开前、切开硬膜引流脑脊液后、蛛网膜松解前后、分离血管前后、垫上Teflon垫片后,利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仪来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将刺激参数(方波刺激波宽、频率以及强度、平均刺激强度)分别设置在0.2 ms、1Hz、1~10 mA、2~4 mA。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

给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例如面部抽搐)获得显著性改善则判定为显效,各项临床症状(例如面部抽搐)有所好转则判定为有效,各项临床症状(例如面部抽搐)不符合以上标准则判定为无效。术后有效率是100.00%与无效率之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得出结论:经过临床分析,明显最佳的组别是观察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表示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性差异。组间数据包括:术后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面瘫、眩晕与听力损失、耳鸣等)。观察组患者术后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90.90%(10/11)、9.09%(1/11),对照组患者术后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45.45%(5/11)、54.54%(6/11),x2分别是5.2391、5.2391。

3 讨 论

面肌痉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病情较为复杂[2],临床上主要利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给予患者病情有效控制,但是,由于患者颅内神经血管丰富以及细小血管组织、神经组织较多,术中较为容易损伤血管、神经组织[3],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促使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性提升。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神经电生理监测主要作用原理是监测颅内神经以及血管传导反应、神经电位变化,手术期间,监护仪器可发出报警信号来提示手术人员且可协助手术人员避开细小神经及血管组织,可显著性降低患者颅内神经以及血管损伤并辅助手术人员找出病变部位,可促使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性提升以及促进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降低。

本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90.90%、9.09%,显著性更佳。

综上,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促进术中神经功能保护,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远期康复效果显著性提升,可促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降低,值得临床推荐。

[1]林 伟,罗小楠,李 娜,等.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4):337-340

猜你喜欢

面肌微血管痉挛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问题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