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抑郁倾向的特点及中医心理干预

2017-03-04姜睿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特点大学生

姜睿

摘要:目的分析大学生抑郁倾向的特点及中医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接受心理调查存在抑郁倾向大学生患者136例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存在抑郁倾向大学生的特点,并给予患者中医心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情绪变化。结果患者干预后CES-D、BD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早期中医心理干预,能避免患者发展为抑郁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抑郁倾向;大学生;特点;中医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108-02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常见精神性疾病,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抑郁倾向是指正常心理到疾病这一过程的心理状态[1],其发生范围逐渐扩大,成为精神学科重点关注问题。祖国医学对抑郁症尚无明确解释,而中医理论中,对情志类疾病记载详细,并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大学生部分存在抑郁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本文就分析大学生抑郁倾向的特点,并给予患者中医心理干预,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中136例存在抑郁倾向大学生患者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接受异常性心理筛查问卷表调查,均被诊断为抑郁倾向;患者知情此次研究,自愿接受心理干预;其中男75例,女61例;年龄18~24岁,平均(20.8±1.3)岁。

1.2中医心理干预(1)情志相胜法。通过抑郁情志干预疗法,了解患者抑郁分型,减轻患者抑郁倾向。了解患者抑郁倾向出现原因,讲解抑郁发生原因及危害性,增加患者对抑郁症的认知,缓解患者对抑郁症的恐慌、焦虑等情绪。运用正确的情志相胜法,抑郁倾向患者情绪多表现为悲、思、恐,运用喜胜悲、怒胜思、思胜恐方法缓解患者不良情绪。(2)中医认知疗法。调查并掌握患者认知、情感、情绪、行为等心理方面障碍,注意加强患者言语疏导,讲解心理疏导对情绪的重要性,讲解疾病恢复案例,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期间注意适当隐藏医生部分真实动机,以免加重患者抑郁情绪。(3)祝由疗法。祝由疗法是根据患者客观表现,向患者祝说抑郁倾向发生原因,分析抑郁倾向的病情、危害性及改善措施,进而调整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气机的紊乱。通过移情变气疗法、祝说病由开导劝诫法,缓解患者心理负面情绪,增加患者认知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病情恢复。

1.3评价指标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估,CES-D量表共20项症状,每项症状0~2分,共计80分。无抑郁:总分≤15分;可能有抑郁症状:16~19分;肯定有抑郁症:≥20分[2]。BDI量表共21个项目,每个项目0~2分,无抑郁:0~4分:轻度抑郁:5~7分:中度抑郁8~15分;重度抑郁:>15分[3]。

1.4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数据在进行处理时,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均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后,检验采用t,计数资料检验以χ2,P<0.05时,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倾向症状变化比较,见表1。

3讨论

抑郁症是现代精神病常见类型,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愉快感丧失,身体劳累度增加,活动精力减少等。据调查,重度抑郁症发病率约为5%。而轻度抑郁发病率则是重度抑郁症的數倍。在评估抑郁症时,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标准评估,多数人们在评估时存在抑郁症状,但不符合抑郁症患者诊断标准,属于正常心理到抑郁症的这个过程,可作为抑郁倾向,而抑郁倾向患者为抑郁症的高危人群。

近年来,大学生抑郁症引起国内心理学、医学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而大学生抑郁症高达51.0%[4],高于国内职业人群。目前,大学生人群中存在抑郁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和生活。抑郁倾向大学生临床特点:自我认知程度较低;大学生存在极高的学习压力,学习兴趣低,与授课老师沟通较少,无就业目标;生活迷茫,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较少;抑郁倾向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同伴支持源,生活满意度较低,社会可支持利用度低;多数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解决压力的能力,面对压力无法适从。

中医理论对现代抑郁症和抑郁倾向具有明确描述,祖国医学认为情志不畅、长期忧虑、担忧恐惧,伤及脏腑致情志疾病发生。对存在抑郁倾向患者,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但如果不尽早干预,会加重患者抑郁倾向,致抑郁症的发生。药物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法,并联合短期精神疗法,包括认知和行为干预,针对患者病情不同采取不同的干预疗法。研究中对抑郁倾向大学生采取中医心理干预、情志干预、认知干预等措施,改变大学生的心境状态,消除大学生的抑郁因素,帮助大学生创建积极心态,改善学生的认知层面,调节学生情绪状态,纠正学生的不良认知,增强学生战胜疾病的信心。本次研究中,患者干预后CES-D、BD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研究结果看出,对存在抑郁倾向大学生采取中医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大学生抑郁状态,改善大学生的错误认知,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避免抑郁症的发生。

总之,通过早期中医心理干预,能避免患者发展为抑郁症,减轻抑郁倾向,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玉桃,吴岚,张生丛.人格因素与抑郁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J].大学教育,2014,23(6):135-136.

[2]韩梅,贾存显.农村不同人群 CES-D 抑郁量表信度及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0,28(10):5621.

[3]谭丽,张婷婷,王姿雅,等.Beck抑郁自评问卷在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4):542-543.

[4]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33-40.

(收稿日期:2016-07-12)

猜你喜欢

特点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