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17-03-04宋永贵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管理

宋永贵

摘 要: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是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人才基础,推动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就我国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现状和如何推动人才转型,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做出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管理;创新型人才

1 前言

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的保障,是解决我国居民温饱问题的钥匙。而目前在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我国必须要基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来加快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不断培养理论型人才,更好地进行农业经济体制与政策研究,促进农业的发展。

2 农村经济创新型管理人才建设的重要性

创新型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某个领域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并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能够与他人和平共处和良好合作,能够承担任务艰巨的工作,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才。对于农业经济管理者的工作而言,首先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覆盖面广、涉及面宽,既包括农村生产也包括农村生活方方面面,涉及到农业、农村工业、农村商业、农村运输业、农村金融信贷等,这就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包括农业知识、商业管理知识、法律法规常识、金融信贷知识等。可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既专业又综合发展的人才。第二是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管理水平上不去,管理人才能力上不去,就会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近年来,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使得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其中任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加强建设。

3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有利政策和措施的引導,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扩大,融入了很多新生力量,但总体上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其中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基层经济管理人才即村级经济管理人才较为缺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学校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培养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学校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通过系统地学习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成为符合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单一的培养目标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培养具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而实际上,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中有许多人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无法在特定时期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农村常常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本地经济管理人才大多数了解农村、了解农业,但不了解管理、不了解商业,大学生村官则多是了解经济管理、了解金融知识,却不了解农村。尤其是前者中多数,本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既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长期的业务培训,文化素质较弱,缺乏比较系统的经济基础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创造力不够。同时,在高校之中,长期存在着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欠缺、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大学中课程设置综合化程度较低,课程内容相互脱节,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4 如何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开发与培养

4.1 加强应用型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开发

应用型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水平,还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容易忽略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逐步创建以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应用型培养模式。鼓励农业管理人才深入农村基层经济组织,积极投身农村基层机构管理工作中,不断从实践工作中获得新的体会,提高实际管理能力,为今后全身心投入其中做好理论与实践准备。一是政府应鼓励更多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转型中的三本民办高校积极开设和整合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使之能够实现校门与农村的直接对接。二是高校还可以与各地政府合作进行定向培养。三是政府和高校应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青年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特别是鼓励应用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服务于农村,这能大大提升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

4.2 改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式

高校与社会应该配合,反复探索和研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师和学院领导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更加契合社会的需求。可以按照不同层次进行阶段性目标教学,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运用网络信息资料,采用最新型的视频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多开展实践教学,全面培养经济管理人才。学校也需要通过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增强实践课程教学,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和构建发展平台、完善教材建设和教学建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素养。

除了通过高校和各地政府以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及网络平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方式。一是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二是利用网络举办各种电视讲座。三是利用考察交流活动进行学习实践。四是不定期邀请有关学术团体或高校教师进行科普讲座等。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确时是刻不容缓之事,只有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整体素质得以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我国优秀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数量已经供不应求,而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迫切的需要我们进行改革和发展。加强农业经济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将人才培养模式投入实践中是我们迫切的任务和要求。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我们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早日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有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3.

[2]王学峰.基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开发与培养[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2015.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