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北京卷作文题竞写

2017-03-02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29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选材审题

【真题呈现】

请以“读书·实践·收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二选一之题目一)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名或师生姓名。

【写作分析】

这个题目由三个关键词组成,不同于介绍一部书,或讲述读书故事,写好此题目有三个要点提醒考生注意:1.要注意完整切题。要对题目中的三个词全面观照,不能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从阅卷情况看,出现的部分低分作文是因为考生擅自把题目改换成了“实践”或“收获”,看来有必要加强审题指导。2.要体现三个词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能割裂开来,写成互不相关的三篇短文。要从不同层面解读“读书”“实践 ”“收获”这三个要素,要辨清三者之间的特定关系——条件与结果,只有认真“读书”,坚持“实践”,才能“收获”。关系辨明了,选材就有了方向,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3.要正确理解“實践”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①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诺言)。②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不要把“实践”误解、窄化为“实验”或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个关键词的体现,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展开,也可以融合在一起;可以笔墨大体均衡,也可以有所侧重;可以按题目顺序依次展开,也可以变换顺序重新排列。文章的具体内容,可以重在读书,也可以重在叙事;可以写读某部书,引发了实践探究的兴趣,并在实践中得到收获;可以写通过读书学到了某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生活中予以运用,从而收获成功的喜悦。

这道题的选材空间很大,考生可以从自己的爱好、生活和学习等角度加以展开。不过,要在选材上出彩,必须准确理解“读书”。乍看“读书”一词和考生的生活实际接近,选材似乎很容易,但想获高分,必须尽量避免中考范围的名著,同时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书,或选择文学性的书来写,或选择自然科学类的书来写。切记:选择“读书”随意了就有可能埋下题材平庸的隐形炸弹。而就“实践”而言,可以是家庭、学校、街道、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选择自己真正地融入生活,做生活主人的事来写。所谓“收获”,即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提升了什么。要求考生行文表达不仅要体现多看、多参与,更要体现多思、多想、多总结。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选材审题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三招”学会审题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