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认识世纪老人巴金

2017-02-28孙太恩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巴金感情家乡

孙太恩

许多次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都只留于匆匆而过,巴老的文字并未在学生心中留下什么痕迹。《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喜爱。这封信,语言朴实,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有的只是朴朴实实的情感。

在这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再结合《一课一练》中资料卡以及课文后面“作家卡片”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巴金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淡泊名利的品格。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让自己感悟深刻的句子,画出巴金爷爷阐述生命意义的句子等,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想想巴金奉献了什么?他的生命开花了吗?并且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有感情朗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自己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在默默地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着,最后,说说自己准备如何让生命开花结果。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确实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感受到了“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都得不到”,深切地领悟了巴金爷爷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抓“巴金爷爷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写信?”引导学生品析词句、想象体会,通过感情朗读感受文字背后的那份浓浓爱意。重点抓住“终于”和“千金重”两个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感情。通过让学生感受巴金爷爷写信很吃力,由于爱孩子,还是提起了笔,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拉近和巴金爷爷的情感距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孩子对巴金产生了爱,产生了感情,才会自觉地去聆听这位老人的教导。

以“你读懂这封信了吗?”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和巴金爷爷对话,在有感悟的地方留下思考的足迹。信中的语言并不难懂,中段的学生通过静静地与文本对话,联系课前搜集的信息,应该都能从信中读懂些什么,或是巴金对祖国人民的爱,或是如何写作,或是关于奉献的道理,或是如何对待活着的每一天,希望通过这样的一次心灵的交流,去读懂巴金的心,去感受朴素话语中的真情和真理。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心语。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个交流场,在學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点拨(如写作:听老师读,谈对句子新的体会),在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入时及时引向更深的方向(引:巴金的生命开花了吗?学生交流巴金相关的信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对课外搜集信息的一次整合和运用,巴金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更深地感悟了生命的意义),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体会,学生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说实话,我对巴老的认识也不多,仅仅停留在几篇散文建立的模糊印象。至于他的大部头,还没有认真拜读。为了备课,我查阅许多资料。沈从文先生这样评论巴金,“太偏爱读法国革命史,太容易受身边一点现象耗费感情。前者增加迷信,后者增加痛苦。”“感情太热,理性与感情对立时,却被感情常常占了胜利。”读过法国革命史的人当然都会知道这种评论的意义。冰心:“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为人真诚,在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严肃专一,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这个评价和《家》《春》《秋》一起读,感觉将会更加强烈。萧乾:“挚友、益友和畏友”。 萧乾特别说道:“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如果读过卢梭的《忏悔录》的人当然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巴老逝世了,人们都在怀念着这位世纪老人。肃穆的挽联,奔走的人群,诉说着巴老最后的生命符号和轨迹,而字里行间流露着崇敬和感怀。我惊讶于一个人的离去会唤醒大众的视觉苏醒,让很多的艺术大师为之扼腕,更让多少青年动容。我震撼于他的悄然离去,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担负的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在生命的最后历程里,没有悲伤和绝望,只有奋起、进取,他改变的不仅是他的读者,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生命的重新审视。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这是巴金荣获2003年“感动中国”时的颁奖辞,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敬爱与怀念。

他走了,被病痛折磨几十年后终于走了,这对屡次要求安乐死的巴金无疑是一种解脱。对于巴金的死,我也不能说我没有悲伤,可是我的悲伤仍然为全中国封建大家庭里那些逝去的美丽而痛苦的灵魂:祭奠巴金,乃是要读巴金,读他的良知,读他的人格,读他永远和命运抗争的精神。

而我唯一要做的正是这一点。读巴金,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蔡颖华.巴金《家》中“鸣凤之死”的叙事学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9(11).

[2]李艳.读回信,学精神[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2011(11).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巴金感情家乡
海上日出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小巴金“认错”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