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方法浅析

2017-02-28李锡超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多元评价素质教育

李锡超

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素质教育;优化课堂;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都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智力的培养,因此,老师不分白天黑夜,都在给学生上课、补课,都在为学生的学习忙碌:订资料、找考题……学生为了升学,整天都忙于应付作业,根本没有发展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机会。这种“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改变学生的现状,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认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才是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如何才能很好地做好减负提质工作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提高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小学管理规程》《课程计划》《基础教育发展纲要》等有关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使老师明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知道应该不断改变“育人观”(只重视学生的分数),不再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的道理,不断提升老师的认识水平,更好地为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21世纪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中心内容,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减负提质”的问题。因此,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减负提质”的首要任务,也是“减负提质”的关键所在。

三、优化课堂教学

(一)处理好教和学

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在传授知识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真正使学生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形成自身的能力。

(二)在教学工作中处理好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重、难点教学不得力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有的老师由于上课前对教学的重、难点处理不当,因而上课时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教不得法,对难点反复讲解,但攻而不破,于是只有采用课后补课的方式来弥补,这样一来就给学生带来了过重的课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处理好练习学法的指导

应控制学生课堂练习的作业量,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练习题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练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训练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减负”的目的,同时也可达到“提质”之效。

四、开展好活动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活动课程要多样化,要按照学生的兴趣开设并上好活动课。通过活动课,给全体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积极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运用已学的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使其乐学、好学、会学,以达到“提质”的目的。

五、给学生创设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给学生创设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表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身心愉悦,学习时才会全身心投入,学得轻松、学得牢固,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

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途径。现行的考试,重视学生知识的考查,老师甚至学校都只注重学生分数的高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德、体、美、劳的协调发展。所以老师成天都在围绕分数转悠,任意加重学生的作业量,这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鉴于此,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迫在眉睫,只有改革現行的考试方法,建立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机制,才有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栋梁。

七、采用多元评价,体验成功乐趣

在评价的内容上,改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即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突出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力发展水平、创造美的能力、获取信息、整合新知识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又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乐学、好学,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改变教师的育人观,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全方位培养学生,多元化评价学生,切实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多元评价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