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债券国际化“一石多鸟”

2017-02-28王祚君

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国际化汇率债券

王祚君

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成熟阶段,应该是人民币债券国际化。作为国际货币,不仅应该具有支付、结算/清算等货币功能,而且应该具有投资、储备功能。人民币债券国际化,就是实现作为国际货币的投资、储备功能。特别是“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的人民币债券,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债券国际化,不仅仅是中国各类机构在海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吸收、消化国际贸易余额,实现国际货币的投资、储备功能,更重要的是,为“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筹集资金发行人民币债券,即外国人民币国债/外国项目人民币债券,如同“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马歇尔复兴计划”中的英国美元债、德国美元债、日本美元债,不单是美国政府及其投资机构的自有资金去实施“马歇尔复兴计划”,而是利用美国强大的资本市场为“马歇尔复兴计划”所涉国家筹措资金。

支持“一帶一路”倡议的利器

“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的人民币债券,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拉动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减缓人民币超发压力;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人民币强劲升势;加大亚投行贷款力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保障“一带一路”所涉项目的资金供给和安全。实现人民币债券国际化,可谓“一石多鸟”。

“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预计每年需要投入8千亿美元,可能持续30年,总规模在20万亿美元以上。如果发行“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的人民币债券,不仅可以规避中国及其投资机构在项目投资中的政治风险,减少/减缓中国外储流量/流速,吸收/消化巨额超发人民币,中国将因此获得巨额人民币筹币税,而且还具有以下几个重大作用和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的人民币债券,在发行后所募集资金为人民币,绝大部分将采购中国设备材料,中国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包括将中国剩余产能转移至“一带一路”所涉国家进行生产。极少部分因第三国采购需要可通过货币互换国家进行清算。货币互换国家的余额可通过国际贸易和中国人民币债券进行调节。

因中国设备材料,中国人力资源,技术服务的采购以及其中国剩余产能的转移,不仅可以拉动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实体经济所累积的资本在国家创新政策指引下,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华丽转型和升级换代。

自2009年以来,人民币超发压力增大,GDP走向下降通道,房地产持续升温,金融业务“脱实向虚”,实体经济承压巨大。如果发行“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的人民币债券,可以吸引巨额人民币。这样就可以减缓人民币超发压力的目的,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于减缓人民币超发压力,必然有利人民币汇率,不仅可以稳定人民币汇率,从中长期来讲,人民币汇率将与美元一起保持强势状态。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强劲升势,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完成和完善。

同时,“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外汇和财富,而“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的人民币债券又是国际化发行,又可以转化为大量外汇积余,这为稳定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强劲升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民币债券国际化,还应包括国际银行贷款证券化。相比于国内银行,国际银行更具安全性,可以极大地规避政治风险。因此,国际银行贷款证券化,也就具有安全性。如果国际银行贷款证券化以人民币形式发行,就是相当于人民币债券国际化。

国际银行贷款证券化,可以加大亚投行贷款的力度,为亚投行框架内国家及其“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提供无限的资金来源。这样,亚投行贷款人民币证券化,可以吸收巨额人民币,同样可以达到减缓人民币超发压力,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目的。

如果“一带一路”所涉项目的资金全部由中国政府或投资机构(央企)提供,不仅会造成中国外汇的大幅下降/流失,进一步加剧通胀,增大人民币超发压力,难以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人民币汇率强势地位,而且政治风险巨大,安全性不高。如果发行“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的人民币债券,不仅可以保障“一带一路”所涉项目的资金供给,而且可以规避政治风险,使资金更安全。因为这种人民币债券是国际化发行的,投资者是国际化的,不单纯是中国投资者。

相应前提和条件必须具备

要实现人民币债券国际化,相应前提和条件必须具备:国家工业体系完备;中国人民币具有强大购买力和消化能力;中国资本巿场比较完备;必须给予人民币债券进行增信,完善增信机制和增信基础。

“一带一路”所涉国家,一般为发展中国家,资金比较缺乏,信用等级较低,不仅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资困难,而且资金成本较高,因此“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都希望从中国筹资。

这首先就要求中国人民币具有强大购买力和消化能力。这不仅表现为中国为世界制造中心,工业体系完备,可以提供足够的设备材料,人力资源,技术服务,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表现为中国人民币已经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了总额3万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关系,拥有3万亿美元资产,拥有一定的SDR,可以为人民币债券的实际应用提供巨大的回旋空间。在这种条件下,才可以避免人民币债券国际化以后所发生的外汇失衡、进而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现象。

中国人民币债券将是国际化发行的,尽管首先在中国市场上发行。因此,“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的人民币债券,不仅安全性高,而且来源渠道丰富,可以保障“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资金的持续供应。中国资本巿场比较完备,资金充沛,募集资金的各类金融产品丰富多样,市场交易活跃。在这种条件下,人民币债券从发行筹资,到退出机制,都会获得各种投资者认可。

考虑到“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建设成本,必须给予人民币债券进行增信,降低融资成本,而且易于发行。由于中国信用评级到目前为止仍与国际信用评级脱轨,信用利差或风险利差与国际上通行的信用等级不尽相符,因此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国际信评技术。当然,与此同时,更需创新增信产品,摆脱国际信评机构的直接影响。

发行“一带一路”所涉国家/项目的人民币债券,可以到中国债劵市场以外的国际资本市场发行,比如美国、英国、欧盟、澳洲以及日本的资本市场。这种债券,不仅可以规避政治风险,增强债券兑付安全性,而且可以为中国吸收大量外汇资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强势地位,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这样,不仅要建设完善国内的增信机制,包括增信产品,增信市场及其增信制度的建设,而且应该引入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资本,作为增信基础和人民币债券国际化基础。

猜你喜欢

国际化汇率债券
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活动预告
ARIMA模型在人民币短期汇率预测中的应用
ARIMA模型在人民币短期汇率预测中的应用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2016年9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