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

2017-02-27崔铁军吕洪刚菅朝丽王培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阵发性射血内径

崔铁军, 吕洪刚, 菅朝丽, 王培帅, 李 勇

(山东省乐陵市人民医院, 1. 内三科; 2. 内四科, 山东 乐陵, 256300)

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

崔铁军1, 吕洪刚2, 菅朝丽1, 王培帅2, 李 勇2

(山东省乐陵市人民医院, 1. 内三科; 2. 内四科, 山东 乐陵, 256300)

C反应蛋白; 心房颤动; 炎症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可能与遗传、离子通道或心肌电生理异常等有关[1]。研究[2]发现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可能参与AF的发生和延续。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相互作用,导致心房重构,促进房颤的发生和维持[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一种急性期的反应蛋白,是敏感的炎症标志物[4]。本研究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心房颤动患者128例,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及慢性心房颤动组各64例,并选择窦性心律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均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均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并参照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房颤动指南[5], 确诊为心房颤动者。阵发性房颤是指心房颤动持续时间≤7 d; 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7 d。排除标准:患有高血压、严重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及严重的外伤及手术患者。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瓣膜病、冠心病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和LDL上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清晨取空腹静脉血5 mL, 离心取上清,分装后保存备用。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将备用的血清放置室温解冻,涡旋混合均匀,取适量血清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测定血清中hs-CRP蛋白的含量。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所有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之间的比较使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和IL-6含量依次为(0.14±0.07)、(0.67±0.13)、(3.92±0.71) mg/dL和(2.42±0.61)、(5.09±1.83)、(10.27±3.43) pg/mL,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依次为(29.4±3.82)、(39.49±7.93)、(45.42±8.72) mm和(60.12±4.13)、(57.54±8.16)、(50.55±6.17) %,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患者hs-CRP与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s-CRP与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

3 讨 论

心房颤动作为心律失常的一种,其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增加的趋势[6], 且房颤可增加患者中风、心脏衰竭的风险,增加患者的致残、致死率。房颤的发生机制尚未清楚,房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机制有心房重构、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等[7]。研究[8-10]发现,对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的活检中发现,心房肌组织中有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邻近心肌细胞局部病灶坏死和纤维化。多项研究[11-14]也证实,心房颤动患者的确存在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由人体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蛋白,在健康人体内含量甚微, CRP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相应配体结合,促进补体激活,可损伤心房肌细胞,引起心肌纤维化和瘢痕的形成。心房肌细胞和间质的炎症过程能直接导致细胞跨膜电位不稳定,引起心房电重构。CRP水平的升高是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而且CRP蛋白的不同浓度可能与房颤的临床表现以及持续时间有一定的关系[15]。

CRP的变化与疾病的炎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健康人体内浓度较低,在急性炎症阶段,血清中CRP的浓度在4~6 h内迅速上升,其上升幅度与感染程度成正相关,同时随着炎症的逐渐消退,其在血清的中的水平也快速降低,而CRP水平的检测亦不受抗炎药物、免疫抑制药及激素等因素的影响[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患者血清中hs-CRP和IL-6含量依次为(0.14±0.07)、(0.67±0.13)、(3.92±0.71) mg/dL和(2.42±0.61)、(5.09±1.83)、(10.27±3.43) pg/mL,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依次为(29.4±3.82)、(39.49±7.93)、(45.42±8.72) mm和(60.12±4.13)、(57.54±8.16)、(50.55±6.17) %,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19]。对3组患者hs-CRP与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s-CRP与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

[1] 叶勤青.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超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J]. 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10): 1497-1499.

[2] 蔡天志, 张晓红, 辛宏, 等.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的关系[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3(1): 14-16.

[3] 宁宏洁, 张金盈, 赵晓燕. 血小板聚集率、超敏C反应蛋白、左房内径在心房颤动患者血栓事件中的作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12): 2187-2189.

[4] 张晓阳, 王志峰, 张向阳.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径、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3): 3177-3179.

[5] 卓裕丰, 程颖, 解强, 等. 电复律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远期心房颤动复发的关系[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19(1): 66-69.

[6] 赵月香, 单兆亮, 王玉堂, 等.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心房颤动早期复发的影响[C].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 2012.

[7] 冯海明, 江隆福, 李恒栋, 等. 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及复发率的影响[J]. 心电与循环, 2011, 30(4): 306-308.

[8] 李刚, 范卫东, 胡天勇, 等. 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3): 41-42.

[9] 张莉, 徐珊, 王秀琼. 坎地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利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中国药业, 2015, 24(23): 44-46.

[10] 李恒栋, 江隆福, 陈玉峰, 等.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导管消融后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随访研究[J].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2010, 29(2): 117-119.

[11] 于祝先, 刘东彦. 参松养心胶囊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11): 1246-1249.

[12] 王勇. 心房颤动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J]. 健康大视野, 2012(12): 435-436.

[13] 朱运权.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与超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J]. 心电与循环, 2012(5): 348-350.

[14] 赵月香, 王玉堂, 单兆亮, 等.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术后超敏C反应[C].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2013.

[15] 卓裕丰, 黄冰生, 程颖, 等. 阿托伐他汀对心房颤动患者YKL-40与hs-CRP的影响[J]. 新医学, 2013, 44(3): 169-172.

[16] 刘媛, 钟理, 陈兴华, 等.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白细胞计数与房颤的关联性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6, 38(2): 167-172.

[17] 淡雪川. 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5): 93-95.

[18] 龚志刚, 丁世芳, 包明威, 等. 电针刺激合谷穴抑制急性心房颤动的实验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3, 6): 383-385.

[19] 郑成根, 卢先本. 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2): 339-340.

2016-11-02

山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2013-019)

R 541.7

A

1672-2353(2017)01-186-02

10.7619/jcmp.201701069

猜你喜欢

阵发性射血内径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