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众文化的三个伦理维度

2017-02-27贾雪丽

关键词:大众文化理性人性

贾雪丽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

论大众文化的三个伦理维度

贾雪丽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拥有艺术特征的同时也拥有深刻的道德内涵。作为社会生活在道德方面重要表达的人性、道德功能和道德价值问题构成了大众文化研究中的三个重要伦理维度。人性是大众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道德功能是大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道德价值是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形态应具备的道德理性智慧。因此,充分重视大众文化的伦理价值和道德问题,加强道德价值理性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作用,才能使大众文化创造者坚持道德操守,使大众文化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大众文化;道德;伦理维度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拥有艺术特征的同时也拥有深刻的道德内涵。道德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人们日常生活表达的大众文化产品,无不包含着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与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问题。其中,人性维度、道德功能维度以及道德价值维度是大众文化研究中最主要的三个方面,也是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大众文化的人性维度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文化工业的发展,文化与人性的关系日益表现为大众文化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大众文化关注人的自然属性,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的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距离。但由于大众文化过分强调个体感官享受、感情体验的享乐性和商业性特征,大众文化中的人性呈现出同质性、单面性、物质性等异化趋势。

人性问题是一切社会、自然、文化问题的核心,是意义评价和价值判断的基础。“它表达了基于人本质之上的人的全部完整性,表达了人的各种极不相同的生活机能和表现的统一性。人把自己规定性的各方面属性,如社会的、生物的、精神道德的、理性意识的等等方面,表现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1]151。人性是一个由自然属性、理性、德性和社会性构成的复杂系统,每一具体内涵在这一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其中,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其他诸种属性存在的生物基础,如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2]159;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独特属性,是人类因之而自豪的资本;人的德性是构成人性系统的重要方面;德性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和道德人格在人性中的体现;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特征,是自然属性、理性、德性存在和实现的基础。同时,人的社会性也是实现人性全面解放和人性复归的理论出发点。过分夸大人的自然属性在人性中的地位,势必会导致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人性问题一直是文化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众文化作为工业社会,尤其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人性问题必然成为其涉及的重要理论维度。在一个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代,高度发达的大众传播媒介、高度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以及大众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大众文化可以更多地表达人性的丰富和多样。大众文化是由通俗文化、传播文化、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组成的文化复合体,能够从不同的侧面,通过不同方式展现人性的丰富。

与其他文化形态相比,文学影视作品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决定了其创造的影像世界直接强化了人性的丰富和细腻,给予大众更加强烈的影像冲击,从而使大众对文学影视作品所表达出的人性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流行音乐作为消费时代大众情感体验的表达,代表了当下人们对于社会情感的态度和感受,是人性表达的新方式;流行时尚是大众社会特有的表达人性丰富性的方式,不断变化和更新的流行时尚,标新立异的服饰品味,显示了人性对于人体、色彩、服饰等外在审美的无限追求和渴望。大众文化唤醒了人们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将文化从神圣殿堂拉回民间,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借助大众传媒时代的传媒手段,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手持麦克风的自媒体,每一个人都是发声器,人性的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张扬。

从表面上看,大众文化满足了人的感官需求和即时的情感需要,缓解了人的压力。但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是一种以赚取高额的商业利润为最终目的,以满足人的感官需求为途径的文化形态。在大众文化中,人性的解放和多样性表达是以人性的物化和社会性逐渐丧失为代价的。从根本上说,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性是多层次的。人性中既有满足口腹之欲的自然需要,也包括情感的需要和精神上的追求。如果把人的自然属性作为人性的基础,进而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必然会导致人的自然欲望的无限膨胀和人性本真层面的缺失。如在大众文化中,人性正在受到现代传媒更加隐性的压制。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所提到:“当代社会的力量(智力的和物质的)比以往大得无可估量。我们社会的突出之处是,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这双重的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3]2大众文化通过先进的现代传媒手段,使大众陶醉于大众文化制造的虚无飘渺的幸福美景中,处于集体的无意识状态。大众不断接受大众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同质的、统一的诸如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日益成为现代传媒的依附。

我们知道,精英文化侧重的是人性更高层面的精神需要和内在、持久的情感体验,能够使人们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仍然能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如《论语·雍也第六》提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众文化将人的感性需要和物质需要人为地加以扩大化、标准化、普遍化,使人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道德情感被人的自然欲求所替代。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人类的理性质疑和批判精神不断消解,人成为“物的奴隶”。阿多诺就曾指出:“文化工业错误地把它对大众的关心用于复制,强化他们的精神,它假设这种精神是被给予的、不可改变的。这种精神如何被改变的问题完全被置之不理。大众不是文化工业的衡量尺度,而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4]45大众文化是一种反启蒙的文化形态,“它始终算计着大众,并利用一切手段去操纵大众,妨碍着自主的、独立的个人的发展,使个人无法自觉地为他们自己下判断、作决定,最终也就阻止了人类达到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生产力允许他们达到的解放程度,使大众失去对社会的反抗力”[4]45。

总之,人性问题是大众文化作品表现的主题,人性维度是大众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出发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大众文化中的人性问题,将有助于我们从伦理学的角度更加深刻的分析大众文化的道德内涵,理解大众文化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二、大众文化的道德功能维度

道德功能是指道德作为一个系统而基于其内部结构对社会生活具有功效和作用。道德是一种理性智慧,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对大众的社会生活有着多种功能和重要的作用。道德功能从总体上看分为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其中,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通过善恶等道德观念能动的反映和认识社会现实,使人们清楚的认识道德必然性以及利益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道德评价体系对大众的社会行为进行道德评判、约束、指导、惩罚或激励,从而更好的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道德的反映功能和调节功能相互联系,互相依赖,共同构成了道德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

道德功能是任何社会道德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它渗透于政治、经济、法律、文艺、宗教等各种其他社会各要素之中,并且成为这些要素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备着一定的道德功能和道德内涵,承载着一定的道德责任,体现着一定社会的道德追求。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会对大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形态,它的功能从根本上说是对作为人类这样一个通过交往等社会活动形成的社会群体进行打造锤炼,完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可见,道德功能是大众文化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其实质是对人的改造和提升。

不可否认,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休闲娱乐功能,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要,舒缓大众的精神压力。但是,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其存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单纯的展现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生存状况,反映大众的日常生活,还在于它始终引导着人们的价值选择,提升和改造着人的精神。即便是大众文化所标榜的“纯娱乐性”文化,其实际上也是在向广大受众灌输着一定的道德倾向和人生态度,渗透着某种道德情感。而某些大众文化作品在利益的驱使下,抛弃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放弃了大众文化的道德教化和引领的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所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5]。

大众文化作品对肉欲、流行时尚、奢侈消费以及个人恩怨的描绘,其实质是向大众不断灌输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伦理思想。比如,关锦鹏导演拍摄的电影《长恨歌》,就是通过男女主角的感情纠葛、缺席的道德观和奢靡的生活给观众描绘的是旧上海的浮华和堕落。电视剧《纸醉金迷》甚至会使人错误认为的女主角由于个人的贪欲而成为交际花的行为及其混乱的道德观是值得同情的。歌曲《他一定很爱你》、《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以及《花田错》等传达给人的是对忠贞爱情的迷茫和混乱的情感需要,就像阿杜唱到的,“给我离开的勇气,他一定很爱你,别把我比下去,分手也只用了一分钟而已”。大众的文化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们既需要诸如精英文化、经典文化的“阳春白雪”,也需要大众文化之类的“下里巴人”。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历史原因,我国大众的审美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和平庸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文化就需要既满足大众的休闲娱乐要求,也要提高大众文化作品的格调和品味,充分发挥大众文化的道德引领和教化的功能。

当然,充分发挥大众文化的道德功能并不是要把大众文化变成僵硬的道德说教,而是要在保持其休闲性和娱乐性的同时,采用大众更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向善的道德精神,发挥大众文化的道德调节功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寓教于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给大众文化注入更多的道德内涵,从而提升其人文价值,使其承担起培育大众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理性的“教化”义务,即承担起对人的改造和提升的责任。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必须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只有这样,大众文化工作者才能对大众文化内容的良莠作出正确的区分。

同时,我国的平民群体有着深厚的传统伦理文化底蕴,即便是在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等消极伦理观的影响下,这个群体仍然坚守着很多优秀的道德规范,比如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反映在文化层面就是对充满着低俗和愚昧的文化作品的反感和拒斥,这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仍然保持着对社会主义价值信念的承诺;我们悠久而丰厚的道德文化传统和国民美德并没有也不大可能在一阵欧风美雨的冲刷下顷刻间烟消云散;更何况一些最基本的美德如同情、关切和仁爱,原本就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和维系的根本道德资源。或许,因为某一种道德高峰时刻的突显,会让人们惊异于平常道德的不足。可是,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精神的基本维度,原本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平凡行为之中,它是一种社会的无形资本,一种文化潜能,一种无须夸张也不能轻视的社会生活维度。没有平常道德的‘资本积累’,就不可能有特殊时刻社会伦理资源的‘高额投入’和道德能量的丰厚‘产出’,这也是一个基本的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6]127~128。

三、大众文化的道德价值维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具有一定的客观基础,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价值理性是个体对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表现为行为人注重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价值理性关照人的内心,关怀人性,是人对价值和意义的追问。道德价值是价值理性在“应当”方面的理性表达。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表达关于‘应当’的理性智慧,人‘应当’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人与他人应当怎样相处?我们的社会应当如何规划蓝图、如何全面和谐的发展?应当怎样对待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人类究竟应当何去何从?这一切都要在道德价值理性智慧中寻找答案。道德、善是应然价值理性的最核心的表达”[7]。道德价值包含着社会共同和个体人格的两个方面。在道德价值体系中,社会共同的方面是社会共同价值,包含着社会中总体的伦理关系和要求,是造就个体人格价值的伦理基础和条件;而个体人格则是社会共同价值的特殊化或个性化。因此,道德价值是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它表达并设定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规定社会发展目标,并将这些善或合理的价值目标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创造物,则体现人类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和伦理价值,具备着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而道德价值也正是通过文化这一重要载体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达给大众,用以指导大众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通过“真”“善”“美”三种方式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道德价值与“善”相关,其主要功能是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在“真”“善”“美”三种价值中,“善”价值处于最高地位,规定着“真”和“美”的发展方向。道德是对“善”价值的体现,这就意味着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理性智慧,表达并设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和规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道德价值渗透于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永恒追求。

文化自其产生之日起,其目的就是通过陶冶人的审美情操,进而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追求,也就是对“善”价值的永恒追求。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形态,对“善”价值的追求也是其存在的目的之一。这就决定了大众文化中蕴含着一定的道德内涵和伦理价值,承担着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尤其是大众文化的繁荣,使大众摆脱了现代性所提倡的宏大叙事,恢复了社会大众重新介入现实问题的能力。大众文化“反对某一种文化的自大独尊,提倡一种多元共生的民主精神,反对那种精英文化的贵族主义倾向,主张自由、宽容、参与的文化态度”[7]。大众文化是多元价值取向并存的综合体,每一种价值取向在大众文化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取代精英价值观而成为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大众文化的宽容性满足了大众对于民主、自由和个性的追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英文化给社会大众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但是,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化,经济利益是其存在的基础和追求的最终目标。在巨大商业利润的驱使下,大众文化生产者过分追求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通过淡化大众文化的道德内涵和伦理价值,消解大众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迎合大众的口味,导致大众文化日益呈现出庸俗化、平面化和肤浅化的发展态势。道德作为价值理性智慧的指导地位在这一过程中被动摇,道德价值所设定的社会理想目标和永恒追求在大众文化中遭遇消解。比如,现代社会的很多网络写手的作品,完全无视社会道德的存在。木子美的《性爱日记》,完全是赤裸裸的情爱描写。在她的作品中,男人与女人之间除了性以外没有任何情感可言,爱情在这里变得一文不值,人仅是欲望的动物而已。与木子美相似,现代网络上还存在着一批号称靠“身体写作”的女性写手。这些大众文化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虚无、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严重动摇了道德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给整个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人生价值问题同样是大众文化研究中重要的道德价值维度。“人生的理想和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从目的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中体现了人生价值。人生价值问题是在讨论人生理想和人生道路的基础上,对人生意义的反思”[9]220。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几个方面,且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够确定和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表现为个体对他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核心,也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价值多元裹挟下的大众文化给人提供了一个万花筒般的社会状态。人们可以选择多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爱情“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婚姻“合则结,不合则离,速战速决”。快餐式爱情、快餐式婚姻将人类情感的纯洁性和神圣性彻底解构。躲避崇高、“耻”谈理想、强调感官、舍弃崇高,传统价值观失落,工具理性代替道德价值理性。许多人尤其是一些青年人在大众文化作品的影响下,不再追求人生意义的神圣性和人生价值目标的远大性,而是过分关注瞬时快感和实用主义。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市场经济时代,道德价值理性的“不在”加速了精神价值和意义世界的解构。

大众文化是产业经济繁荣的产物,大众的这些意识必然在大众文化中有所反映。而大众文化的商业本性又使其将个人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以及物质主义等价值观作为吸引大众的“卖点”。比如,香车、美女、豪宅几乎是所有商业广告都会采用的场景。这些商业广告会使大众对人生的真正价值产生错觉,进而会认为豪华、奢侈的个人物质生活满足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可见,大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价值的同时,也将个人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消费主义价值观等腐朽价值观通过大众影视文化、大众广告文化等手段传播给社会大众,从而削弱了大众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导致个体人生价值观的扭曲。

此外,大众文化作为一种产生于现代社会、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但为大众文化的产生提供了众多消费主体和需要,也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手段。因此,科技的迅速发展孕育和促进了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网络、手机、数码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被不断运用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影像、视觉的文化,一种快餐式的文化,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社会地域文化间的鸿沟被填平,意味着生活与艺术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意味着公共话语与私人话语变得界限不清”[8]212~213。大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纯商业性、娱乐性和流行性特征,也正是现代科技理性逐渐战胜或替代道德价值理性的产物。

总之,大众文化凭借娱乐性、流行性和商业性的特征不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那么,作为社会生活在伦理方面重要表达的人性问题、道德功能问题和道德价值问题必将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人性是大众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大众文化的道德功能是大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道德价值是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形态应具备的道德理性智慧。充分重视大众文化的伦理价值和道德问题,加强道德价值理性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作用,才能使大众文化创造者坚持道德操守,使大众文化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沿着这条思路去展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其“活力与魅力”[10]。

[1]葛晨虹.人性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4]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习近平.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

[6]万俊人.思想前沿与文化后方[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7]葛晨虹.和谐两种理性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5,(3).

[8]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9]宋希仁.人生哲学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10]贺祥林,叶昊.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之辨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责任编辑:朱建堂]

B82-05

A

1001-4799(2017)01-0025-05

2015-09-15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42DA09;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社科面上资助项目:215-013

贾雪丽(1981-),女,河北承德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理性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