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麻醉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7-02-26黄宇江华容张灵宋丽芝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19期
关键词:栓塞肝癌麻醉

黄宇 江华容 张灵 宋丽芝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静脉麻醉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黄宇 江华容 张灵 宋丽芝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目的回顾性总结静脉麻醉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对116例在静脉麻醉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经过术前3 d、1 d及术后2~3 d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所有患者顺利地完成介入手术,安返病房,均无不良心境、情绪的的产生。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及术后有的放矢地做好麻醉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消除及预防手术对患者可能产生的不良心境,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对疾病预后起到良好的作用。

静脉麻醉; 肝动脉; 抗肿瘤; 心理护理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目前已成为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1]。但TACE手术所致疼痛、恶心、呕吐等栓塞后综合征[2],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及产生心理恐惧,甚至放弃治疗。临床主要以盐酸哌替啶及止吐药对症处理,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随着静脉麻醉药物及静脉麻醉方式的不断改良,静脉全身麻醉广泛应用于表浅、诊断性的门诊手术或手术室里的短小手术,其中包括五官科手术、头颈部手术、颌面部的烧伤整形手术、乳腺手术、腔镜手术、人工流产术以及当吸入麻醉可能不安全或患者不能进行有效通气时的短小手术等[3-4]。为了缓解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的栓塞后综合征,减轻患者的痛苦,缓和恐惧心理,为其创造一个更好的手术环境,让更多的患者放心、顺利、安全地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自2011年起,我科引入了静脉麻醉,同时采用作用时间短,可控制麻醉深度和苏醒时间的麻醉药物,虽然介入手术属于微创治疗,但是仍会给患者带来各种不适,如果这些反应如过于强烈,不仅会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与麻醉的顺利进行[5]。我院通过有针对性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就我院对静脉麻醉下行TACE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诊断为肝癌并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116例,满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标准1~3级[6]。其中,男103例,女77例,年龄41~72岁,平均5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心功能不全4例,肺心病1例,冠心病7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禁食12 h,禁饮8 h。予喷他佐辛0.6~0.8 mg/kg静脉注射后,丙泊酚0.5~1 mg/kg饱和量静脉注射诱导麻醉,待患者意识丧失,睫毛反射消失后,予丙泊酚(4~6)mg·kg-1·h-1持续微量泵泵入维持麻醉。维库溴铵0.11 mg/kg静脉注射后经口插入喉罩,成功后固定好喉罩连接麻醉机,机械控制呼吸后行TACE术,即静脉全麻联合喉罩机械通气下施行TACE术。手术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确定病灶大小及血供状况,同时,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有无门静脉侵犯及其程度。用Progreat 3F同轴微导管尽可能超选进入病灶血管内行超选择肝段、肝亚段病灶供血动脉栓塞。

2 护理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首先,责任护士要善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需要,运用沟通技巧主动与其建立融洽的关系。让患者和家属感觉到“我们和他在一起”。

2.2确定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明确要行手术时,患者及家属往往表现出对手术、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需求较高的愿望。因此,责任护士要协作手术室护士主动介绍介入手术室的环境、仪器设备及麻醉医师,讲解手术的目的意义以及麻醉的方式方法,如何配合治疗等知识。与患者交谈时,要善用面部表情和目光接触等技巧,认真倾听并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使患者处于适宜的身心状态,产生信任后会主动告知内心的感受及顾虑,使护士较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

2.3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2.3.1术前3 d对患者进行第1次访视 介入手术室巡回护士,运用沟通技巧采集心理信息并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患者选用最适宜的心理护理方法。

2.3.1.1对于心理负担严重的患者 需要及时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手术的基本情况和流程告知患者,并将治疗组所确定的最佳手术方案告知患者,也可让患者了解手术室的环境,介绍相同手术治疗的成功病例等,尽可能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顾虑,增加患者信心。

2.3.1.2对于紧张、焦虑的患者 (1)自我效能教育:术前手术室护士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采用直接经验性教育、间接经验教育、言语劝说教育及生理和情绪状态教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信心。(2)放松训练:术前手术室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指导患者首先从双手开始,吸气时逐渐握紧拳头(约5 s),吐气时缓慢放松(约5 s),此时可感受到紧张与放松的感觉,也可感觉身体各部位的紧张,然后用类似方法从前臂、上臂、脸部、颈部、肩部、背部、胸部、腹部、大腿、小腿、脚等部位肌肉逐步放松训练,整个过程与呼吸密切配合。(3)音乐心理干预:护士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和爱好播放音调舒缓轻柔的音乐,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维持平静的心理状态,更好配合手术的进行。

2.3.2介入手术前一日第2次对患者进行访视 观察并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并适当调整心理护理的对策。

2.3.3手术麻醉前给予患者第3次心理支持 护士用温和、明确、简单、肯定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麻醉相关知识、麻醉体位及麻醉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目的是向患者提供有关麻醉和手术的客观和主观感受信息,一方面,让患者了解麻醉及手术的经过,其对麻醉不再感到陌生、无助和恐惧,改变对手术和麻醉的错误认识,获得安全感和相对稳定的心态;另一方面,通过讲解麻醉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手术麻醉的简要过程,让患者掌握麻醉及手术的配合要点。向患者讲解手术及麻醉的正确应对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消除恐惧感和紧张感。

2.3.4TACE术后2~3 d再次对患者对进行第4次心理护理 告诉患者手术很成功, 帮助其树立信心, 积极投入康复治疗。主动与患者沟通, 接受患者的咨询, 引导患者明确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告知介入治疗是一个显效缓慢的过程,出院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和反应,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提升患者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来说,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越是肝癌晚期患者,身体疼痛程度就会越大,我们应告知其疼痛是必然存在的,指导患者了解疼痛产生的时间、程度、原因以及止痛措施、镇痛药物等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学会使用腹式呼吸法放松紧张情绪,使患者全面了解疼痛对自身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加深患者对镇痛的近一步认识。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素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并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

2.4深入分析患者产生不良心境原因 分析患者不良心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增强心理干预对策的针对性[6]。麻醉和介入手术对患者来说均是一种刺激,会产生严重心理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使其产生呼吸、血压及心率的异常,从而影响手术的预后。肝癌患者以中年男性所占比例最高,其既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又是家庭的精神物质支柱。患病后事业受挫,加之昂贵的治疗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又因患者对介入手术认识不足及对死亡的恐惧,所以一般表现为紧张和焦虑,对手术犹豫不决。麻醉医师的访视也会加重患者的不安,有的患者借故拖延手术日期,有的甚至拒绝治疗。长期的罹患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导致其求助周围人群的心理上升,总是希望得到亲属、朋友和医护人员更多的同情及怜悯,而这些需要可能因为疾病的原因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因此会挫伤患者的自尊使患者倍感失落[7]。我们可以通过对上述各种不良心态的分析,找出共性化的心理问题,对即将接受麻醉及手术患者可能发生的潜在心理问题进行提前干预;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患者应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2.5选择心理护理方法 在患者面临心理危机和挫折时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性格、自身成熟度以及应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适当地进行心理干预。

2.5.1心理支持法 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让其正确认识所患疾病,了解癌症并不等同于宣告死亡。术前教育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并带有同情心,讲解静脉全麻的优点,巧妙地告知麻醉的作用以及施行麻醉的方法和安全性[8]。告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对其生理机能各项指标进行监测、控制和调整,从而为介入治疗创造最佳的手术条件,能最大限度保证手术的安全。真诚地解释和劝告一方面消除了患者对麻醉的顾虑,减轻术前焦虑与恐惧;另一方面取得了心理上的配合,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和接受麻醉与手术的信心。

2.5.2心理疏导法 术前患者存在的种种思想顾虑均可导致如恐惧、紧张等情绪出现,会使中枢或交感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削弱其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术中及术后还易发生休克。我们要鼓励患者以平静的心态接受麻醉及介入手术,鼓励心理压力过大的患者把自己的压力诉说给家人和亲属,并适当地进行宣泄,避免心理压力过高导致精神崩溃。

2.5.3认知疗法 不良情绪是由曲解认知而发生,可通过矫正患者的认知、行为理论等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改变对手术及麻醉的认识,以达到认知及情绪行为的改善,使患者了解静脉全麻对介入手术的协同作用,可使麻醉用药量明显减少,苏醒迅速完全,苏醒时无疼痛 。

2.5.4行为控制法 恰当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的麻醉配合,帮助患者学会行为控制技术,如放松练习、分散注意力、想象疗法等以减轻术前的紧张与焦虑。麻醉后的心理护理应当在术前做好,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如讲清喉罩插管时可能引起喉部异物感或则咽喉疼痛不适,这种反应一般无需治疗,2~3 d症状便可自行消失。恰当的指导及行为训练增强了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解除了不必要的顾虑,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5.5做好术后随访 首先,术后随访要巩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清醒后及时告知患者有关手术的信息,如手术成功、苏醒顺利,这样患者的心理能得到较大安慰。围手术期疼痛会通过兴奋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然后引起不同种类激素的释放,会对患者的生理产生一系列的干扰,会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通过音乐治疗法可以分散患者对病痛的注意力,暗示疗法可消除紧张使其放松,从而提高了痛阈值,对减轻疼痛以及止痛有良好的效果。术后2~3 d再次随访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护理的效果,可通过赞扬的方式强化患者自护行为。

2.5.6强化社会支持 有力的社会支持,对于患者应对手术危机、化解心理压力有积极意义。通过家庭及社会的力量帮助患者渡过心理难关,能够使其正视现实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3 小结

综上所述,对接受静脉全麻下TACE的患者进行完善的围手术期心理准备和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在麻醉前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理解并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使得麻醉医师操作得心应手,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手术耐受性,加强了麻醉效果,对疾病预后起到良好的作用。

[1] 朱梅珍,朱嬿蕾,叶建英.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10-911.

[2] 莫伟,刘小明,方元,等.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临床护理路径的循证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5):34-36.

[3] 廖新彬,李明菊.肝动脉化疗栓塞和经皮乙酸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0):873-875.

[4] 王美萍.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555-4557.

[5] 王美书,张传华.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5):136-137.

[6] 肖书萍,李小芳,郑传胜.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跌倒调查与原因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72-74.

[7] 张晓燕,高秀兰,马玉琢.综合护理在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64-2866.

[8] 殷爱娣,刘青,黄芳,等.综合干预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3):64-66.

R473.6,R473.73,R735.7

B

10.16821/j.cnki.hsjx.2017.19.026

2017-05-22)

黄宇(1979-),女,贵州,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介入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

KeywordsVein anesthesia; Hepatic artery; Anti-tumor; Psychological nursing

猜你喜欢

栓塞肝癌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