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黄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2017-02-26姚一博夏小婷祝远魁蓝贤勇黄永震雷初朝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核苷酸黄牛湘西

姚一博,贾 媛,夏小婷,祝远魁,蓝贤勇,黄永震,陈 宏,雷初朝﹡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 湖南天华实业有限公司,湖南 涟源 417126)

黄牛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价值。我国拥有丰富的黄牛品种资源,可以根据体态特征分为低峰、有峰和无峰三种,也可以按照地理分布划分为长珠、黄淮和蒙古三组[1]。20世纪末,我国养牛业飞速发展,引进了大量的外来品种,给地方品种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一些品种已经濒临灭绝。因此研究我国地方黄牛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湘西黄牛主要分布于湖南省的凤凰、桑植、永顺、慈利、花垣等县,具有体质结实,肢蹄强健,耐旱,抗湿及耐粗饲等特点[2]。目前,国内对湘西黄牛这个地方品种的研究较少[3]。

高等动物线粒体DNA(mtDNA)是一个闭合的共价环形双链DNA分子,其遗传方式遵循母系遗传,另外还拥有结构稳定简单、单拷贝、无重组、进化快等特点,其中D-loop区的进化速度较mtDNA其他区域更快,是研究母系遗传的最好的标记之一[4]。Lei等[5]分析了中国28个黄牛地方品种的mtDNAD-loop序列,发现在不同黄牛品种间mtDNA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并揭示了我国黄牛主要为普通牛和瘤牛两大母系起源。Lai等[6]对14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的mtDNAD-loop序列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黄牛是瘤牛和普通牛混合起源,且南方和西南方的黄牛受瘤牛的影响更大。本研究测定了33头湘西黄牛的mtDNA D-loop区全序列,以探究湘西黄牛的遗传多样性,为湘西黄牛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在湖南省花垣县采集33头湘西黄牛血液样本,带回实验室于-20℃冰箱保存备用。

1.2 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扩增测序

利用酚-氯仿法提取黄牛基因组DNA。黄牛mtDNA D-loop全序列采用雷初朝等[7]设计的引物,正链序列为:5′- CTGCAGTCTCACCATCAACC-3′;反链序列为: 5′-GGGGTGTAGATGCTTGC-3′。PCR反应体系为20 μL,扩增条件:95℃预变性4 min;94℃变性30 s,59℃退火60 s,72℃延伸90 s,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4℃保存。采用1.0%的琼脂糖凝胶检测PCR扩增产物,将符合测序要求的PCR产物送至西安擎科泽西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测序。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DNASTAR中的SeqMan程序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并进行人工校正,以确保所测序列的可靠性。用DNASP 5.0统计核苷酸多态位点、单倍型数量、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平均核苷酸差异等。用MEGA5.0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湘西黄牛mtDNA D-loop区核苷酸变异与单倍型多样度

对33头湘西黄牛mtDNA D-loop区全序列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头黄牛 D-loop区长度为909 bp,11头黄牛 D-loop区长度为910 bp,17头黄牛D-loop区长度为911 bp,4头黄牛D-loop区长度为912 bp,D-loop区长度的变异是由D-loop区存在碱基的插入与缺失引起的。共检测到D-loop区全序列的变异位点55个,占核苷酸总数的6.04%,其中转换53个(包括33个C/T转换,20个A/G转换),约占核苷酸多态位点的96.4%;1个C/G颠换,约占核苷酸多态位点的1.8%;1个转换与颠换共存位点(C/G+A/G), 约占核苷酸多态位点的1.8%。T、C、A、G的含量分别为28.1%、25.3%、33.2%、13.4%,C+G平均含量为38.7%。利用DNASP 5.0软件比对分析33头湘西黄牛mtDNA D-loop序列,共发现15种单倍型(图1),其中2个属于普通牛单倍型,13个属于瘤牛单倍型。在这15个单倍型中,每个单倍型包含的个体数如图1所示。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13.1099,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750±0.0470,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144±0.0042。

图1 湘西黄牛15个mtDNA D-loop单倍型及其多态位点

图2 湘西黄牛15个mtDNA D-loop单倍型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

2.2 湘西黄牛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为了研究各单倍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根据GenBank发布的欧洲普通牛(No.V00654)和印度瘤牛(No.L27733)作为参考序列,用MEGA5.0软件对湘西黄牛的15个单倍型构建系统发育树(图2)。结果显示湘西黄牛明显分为普通牛和瘤牛两大分支,说明湘西黄牛是普通牛和瘤牛的混合母系起源。

3 讨论

目前国内关于地方黄牛品种mtDNA D-loop区序列的核苷酸多样性的研究较多[1, 3, 5-16],但是对于湘西黄牛的mtDNA D-loop区序列的核苷酸变异分析的报道较少。周艳等[3]分析了4头湘西黄牛mtDNA D-loop区序列多态性,发现其Hd值为0.500,Pi值为0.0006。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是其八倍,所以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湘西黄牛mtDNA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选择了33个湘西黄牛个体,对其mt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并分析。共发现55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其中53个转换、1个颠换、1个转换与颠换共存位点;碱基T、C、A、G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28.1%、25.3%、33.2%和13.4%,表明湘西黄牛富含A、T碱基。

单倍型多样度(Hd)和核苷酸多样度(Pi)是衡量群体遗传变异的重要指标。Jia等[8]分析了13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125个个体和2个德国黄牛个体的mtDNAD-loop区的全序列遗传多态性,发现其Hd值为0.8880,Pi值为0.0251;张桂香等[13]通过对我国16个黄牛品种共206个个体的线粒体D-loop区序列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Hd值为0.9320,Pi值为0.0227。而本研究表明湘西黄牛的Hd值为0.8750,Pi值为0.0144,与Jia等[8]和张桂香等[13]的研究结果相比要低一点,说明湘西黄牛的mtDNA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这可能是由“创立者效应”造成的[3],也可能与湘西黄牛产区山高坡陡石头多,环境相对封闭,没有大量引进周围湘西黄牛的条件有关[17]。在33个湘西黄牛个体中,5个普通牛起源的个体(占15.15%)共享2个单倍型,28个瘤牛起源的个体(占84.85%)共享13个单倍型,说明湘西黄牛受瘤牛的影响更大。本研究与周艳等[3]对部分中国南方黄牛mtDNA D-loop区的研究结果吻合。

总之,本研究发现湘西黄牛mtDNA遗传多样性比较低,具有瘤牛和普通牛两大母系起源,但受瘤牛影响更大。由于湘西黄牛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在自然选择的条件下容易近亲繁殖,故应加强对该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 陈幼春, 曹红鹤. 中国黄牛品种多样性及其保护 [J]. 生物多样性, 2001, 9(3): 275-283.

[2]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3] 周艳, 陈宏, 贾善刚, 等. 中国南方部分黄牛品种mtDNA D-loop区的遗传变异与分类分析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6(5):7-11.

[4] Pfeiffer I, Voelkel I, Brenig B. Phylogenetics of the European Dahomey miniature cattle based on mitochondrial D-loop region DNA sequence [J]. Animal Genetics, 2015, 36(2): 179-181.

[5] Lei C Z, Chen H, Zhang H C, et al. Origin and phylogeograph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attle [J]. Animal Genetics, 2010, 37(6): 579-582.

[6] Lai S J, Liu Y P, Liu Y X,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nd origin of Chinese cattle revealed by mtDNA D-loop sequence variation [J].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 Evolution, 2006, 38(1): 146-154.

[7] 雷初朝, 陈宏, 杨公社,等. 中国部分黄牛品种mtDNA遗传多态性研究 [J]. 遗传学报,2004, 31(1): 57-62.

[8] Jia S, Chen H, Zhang G, et al. Genetic variation of mitochondrial D-loop region and evolution analysis in some Chinese cattle breeds [J].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7, 34(6): 510-518.

[9] 蔡欣, 陈宏, 雷初朝, 等. 中国17个黄牛品种mtDNA变异特征与多态性分析 [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7, 23(8): 666-674.

[10] 房兴堂, 周艳, 陈宏, 等. 中国黄牛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及起源 [J]. 动物学报,2007, 53(5): 928-933.

[11] 赖松家, 刘延鑫, 李学伟, 等. 四川黄牛品种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J].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9): 887-892.

[12] 刘若余, 夏先林, 雷初朝, 等. 贵州黄牛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研究[J]. 遗传, 2006, 28(3): 279-284.

[13] 张桂香, 郑友民, 王志刚, 等. 我国部分黄牛品种线粒体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分化 [J]. 遗传, 2009, 31(2): 160-168.

[14] 孙婷, 党瑞华, 黄永震, 等. 黄陂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J]. 中国牛业科学, 2017, 43(3): 1-3.

[15] 夏小婷, 贾媛, 赵明, 等. 夷陵黄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J]. 中国牛业科学, 2017, 43(1): 4-7.

[16] 赵晓诚, 党瑞华, 黄永震, 等. 岭南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J]. 中国牛业科学, 2017, 43(2): 1-3.

[17] 李瑞武, 陈功建, 罗振. 湘西黄牛的品种特征与生存环境分析 [J]. 中国牛业科学, 2005, 31(6): 69-70.

猜你喜欢

核苷酸黄牛湘西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制作泥巴黄牛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日粮核苷酸对动物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
湘西大剧院 艺华斋 日月坊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