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基于文本分析的路径

2017-02-25李黎霞肖燕怜

视听 2017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建构新疆

□李黎霞 肖燕怜

新疆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基于文本分析的路径

□李黎霞 肖燕怜

本文以中国电影史三个阶段中新疆地区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以不同阶段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文本,使用“文本分析法”描述文本形式承载的国家形象,以此探讨全球语境之下本国电影与国外影片之间对国家形象建构与消解的博弈与较量。

新疆;少数民族电影;国家形象;建构

一、少数民族电影与国家形象传播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陈剑雨认为,“少数民族电影”必须要从内容上表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王志敏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少数民族电影判断标准,将内容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放在首位,将“题材”和“导演”放在第二位。

主流观点认为国家形象是国际上其他地区人民对一国在国家治理、国际活动中的表现的评价和认定。①其他观点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人们对一个国家客观与主观性的综合认知,同样是对该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看法。②无论是从主流观点还是其他观点中,都可以看到国家形象并不具有完全的客观性,而是这个国家通过各种传媒载体、各种文艺作品创作尤其是电影建构与重塑的结果。

一个国家要想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强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以及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首先要让国际社会公众对自身的文化产生认同。从国家认同理论角度来说,电影具有政治宣传的意识形态意义与作为身份认同的文化心理意义。一般而言,“国家形象”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所以我国一直以来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致力于塑造“团结友好的负责任国家”和“和平发展的大国”的国家形象。而中国作为西方的他者,各种歪曲论调甚嚣尘上,“妖魔化”“威胁论”则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由此作为政治宣传机制的意识形态意义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主要目的就在于为国家主权的行使制造合法性。从国家或民族的角度来看国家形象,它又可以理解为具体个人对其国家情感的表达。他希望国家形象可以得到国际其他社会公众的认可,从而获得国家身份上的自豪感。这就是国家形象建构的深层内涵:通过表现自我获得他者的肯定用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加强国家共同体的想象。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需要依靠民众对国家主体制度、发展方向的认同,有助于各民族人们建构统一的文化心理想象和共同的民族观念。

(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

具有快速和广泛传播效果的大众媒介电影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国家形象主要通过电影内容设置和社会舆论来建构和表达,并不是对现实的照搬,而是通过主观想象增添了虚拟的成分,从而需要最具有想象创造力的艺术载体来表现。在国家形象的表达中,电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具有冲击力的画面、跌宕起伏的情节、震撼的音乐效果等形式吸引观众。同时电影的符号表达简易、通用,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均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熟知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同时电影在很大方面上克服了因为语言不同、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传播障碍,有利于将不同地区的人们发展为自己的受众,扩大传播群体。④电影因为强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受众群体成为了国家形象表达的有效载体。

二、国家形象在不同时期的新疆少数民族电影中由强到弱的变化

(一)“十七年电影”:国家形象在被建构中呈现

传播带有政治主旋律色彩的影片,更易于增强政府对意识思想的把控,将符合当时当地的主流观念更好地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有益于保持国家政治、制度的合法行使权。所以对于政治尚不稳固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新疆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十七年电影”大多反映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斗争和生活的影片。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在全国范围内烽火渐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在形成。国家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国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得多民族国家身份被赋予了法律保证。体现在电影事业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成为党和政府实施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领域。刚刚和平解放的新疆,因其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种民族聚集地,使得新疆的统战任务变得十分困难,广泛宣传思想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教育变得势在必行。当时全国的大众传媒数量少且国民教育水准低下,电影成了国家最有效的大众媒体。在这一时期的新疆少数民族电影内容具有主流政治意识,弘扬共产党吃苦耐劳、一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现了新生民族国家的政治形象建构的传播功能。由赵心水导演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是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影片,曾获得“小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1.空间建构:二元空间的话语建构

在“十七年电影”期间,新疆地区刚刚和平解放,为数不多的反动军官联合当地少数地方的反动头目、反动官吏,坚持以人民为敌的立场,试图推翻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而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解放、国家独立而奋斗。因此建国以来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国民党与共产党总处于敌我对抗的状态。《冰山上的来客》也没有跳出这样的范式。在影片中,解放军作为共产党代表与江罕达尔、热力普和阿曼巴依作为国民党反动派形成对立的存在,而这一对立在空间上的呈现则对应为萨利尔山区和山口岗哨的对立格局。

《冰山上的来客》首先展现的是解放军战士及其所在地萨利尔山口。影片中解放军战士之间气氛融洽,新战士阿米尔初次报道,一二二班班长亲切问候,杨排长对阿米尔生活处处关心。解放军战士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当影片出现解放军形象时,整体音乐节奏轻快。反观国民党反动派所在的萨利尔山区,热力普对待真古兰丹姆轻则辱骂,重责出手殴打,与当地的塔吉克民族群众相脱离。所响起的音乐低沉,歌词悲伤。在描写伤亡场景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尸体遍地横野,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则保持生前最后的姿态,眼神坚定、手持枪支。

《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二元对立空间结构塑造意味着国民党政权的非人民性与非正义性。通过空间的对比,树立阶级意识,激发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倾向,并创造出“社会主义新人”。⑤

2.人物建构:正面人物形象演绎的爱国情怀

《冰山上的来客》以分辨真假古兰丹姆为主线一直贯穿影片始终,同时将曲折的爱情与跌宕起伏的反特情节融合在一起。剧中更偏重于塑造正面人物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杨排长作为萨利尔山区的领导人,言行举止之间塑造了亲民、勇敢聪明、幽默的革命家形象。对国民党专员的阴谋将计就计,最终将反动派分子一网打尽。该影片同时展现了阿米尔与古兰丹姆的爱情故事,将边防战士遇到的情感问题表达出来,使得这部影片给予了英雄更多的人性关怀,算是一种人性的归位。同时从影片对正面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解读了共产党成功的原因:对人民和国家的热爱。

3.情节建构:燃放二颗照明弹背后的能指

影片结尾,通过解放军和当地群众统一战线最终将国民党反动派活捉。杨排长面对胜利,想起了为共产党事业奉献生命的二位战友。对战士大声喊道:“向天空放射二颗照明弹,让他们照亮祖国的山河。”燃放的照明弹背后指的是牺牲的二位战友,暗示如今的壮丽山河是通过千千万万个英勇奋战的人的鲜血换回来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不能受一些潜藏的匪徒和反动派蛊惑,而使刚刚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新疆重新陷入解放前的混乱和民不聊生中。影片的情节建构表达了共产党对牺牲战友的敬意,阐释了一个道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浴血奋斗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阶级政治电影成为新疆民族地区“十七年”时期的主流。一个新生的多民族国家刚刚成立,电影作为当时最有效的大众传播媒介,自然而然成为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通过电影传播“国家”观念深入人心,国家形象被成功塑造为命运共同体。这一时期的电影建构的并不是少数民族的主体意识,而是“普天之下万众一心”的国家意识。⑥

(二)新时期:(1979-2003年)多元化的文化表述与国家形象

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文化的交叉融合及自身的总结和探索,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创作迎来了新高潮。在创作上的一大特点是充分而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结合少数民族的地域特色、历史情节、代表人物、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等自身特质,将题材开拓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这一时期生产的少数民族电影包括儿童片、歌舞片、喜剧片、西部片等类型。在题材的选择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电影选取的人物不再是单一的英雄革命形象,而是更多地表现日常生活中各类极具生活特色的小人物,如油头滑脑的农机产工人克里木、喜欢占小便宜的老皮鞋匠、机智幽默的阿凡提大叔、艰难适应生活的库西来等少数民族形象。大量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继承五六十年代同类电影的主题类型如革命斗争叙述之余,也顺应时代的需求,新增“伤痕”“反思”、新时期新生活等新主题。

1983年上映的《不当演员的姑娘》讲述了歌舞团舞蹈演员阿米娜与失散多年的女儿玛依拉重逢并相认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描写十年动乱给人们生活、心灵造成创痛的影片。玛依拉是剧中的女主角,能歌善舞,一心想成为舞蹈家。乌鲁木齐歌舞团工作者阿米娜也是一名出色的舞蹈家,下乡寻找优秀的歌舞者,初次遇见玛依拉就被她独有的才华所吸引,希望她可以参加考试,但是玛依拉的父亲坚决反对。剧中空间结构不仅侧重如今少数民族生活富裕、载歌载舞的幸福生活,同时通过回顾阿米娜在文革期间被批斗、进牛棚、关监狱,最后与自己年幼的女儿失去联系的悲惨回忆。影片通过今昔对立的空间结构不仅对阿米娜始终坚持对舞蹈的热爱的一种高度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影片对过往历史的反思。

80年代少数民族影片题材选取更为丰富,影片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我国新时期电影的发展状况和时代要求,更多地出于民族文化自觉性去发掘自身文化的特点,并通过电影表现出来,但是对国家形象的建构相比前一时期有所减弱。

(三)2004年之后: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关注和国家形象的时隐时现

纵观这一时期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华语电影,可以发现影片类型以古装片、武装片居多,较少表现中国现实生活现状,呈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风貌。⑦同时互联网电影异军突起,票房不断刷新记录。尽管数量丰富,类型上依旧出现同质化现象,青春片、爱情片类型泛滥。这一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将影片的焦点转向了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型,国家形象开始变得时隐时现。

新疆少数民族电影依然可以看到被塑造的政治国家形象。影片《库尔班大叔上北京》讲述了库尔班从小被巴依老爷养在羊圈,依靠为老爷做工获得粮食。长大后的库尔班难以忍受旧社会的压迫带着妻子逃到了戈壁滩,却依然受到地主的折磨。影片通过新旧社会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共产党对民族解放事业取得的成功。2009年上映的《卡德尔大叔的日记》通过卡德尔大叔四十年来的经历写成的日记表现了共产党解放军和民族团结友爱的画面。在这样的语境下,国家形象或多或少地又与“十七年”期间建构的形象一致。

这一时期民族题材影片还将视角重点放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上。在《美丽家园》中,男主角喜欢上了在城市里读书的玛依拉,同时男主角愈发对单调无趣的牧民生活感到厌倦。影片中阿曼泰对现代化城市的无限向往与父亲固执地让他留在草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终以父亲的妥协结束。电影中的玛依拉虽然留恋传统民俗和风情,但是要以放弃城市生活为代价,她毅然决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充分表现了现代化生活对草原上人的侵扰。影片通过哈萨克族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化社会发展所受到的冲击,探寻本土文化该何去何从,开始有了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反思文化的批判性,形象的表达更多地着眼于民族本身。同样在影片《鲜花》里,卡德尔江骑着马,听着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这些影片中的画面显示了现代化生活的发展正在无孔不入地影响着草原上祖祖辈辈生活的人们。⑧

三、电影市场中“他者”的呈现与冲击

2012年中美就WTO中电影的有关协议达成共识。中国电影市场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大片。笔者根据中国票房数据,对2008-2016年电影年度票房排行榜进行统计。

表1 2008-2016年电影年度票房排行榜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外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仍然占据着巨大的份额。从2008-2016年,占据全年票房冠军的电影有5部来自中国,4部来自美国。票房前十名平均一半来自美国,一半来自中国。

在消费主义浪潮影响下,新疆少数民族电影生产也发生了变化。天山电影制片厂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制片厂,从1958年投产开始一直到如今,生产了100多部故事影片。根据百度百科数据显示,天山电影制片厂最新制作的电影为2012年的《生死罗布泊》。笔者查阅各种资料并没有发现自2012年以后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出品过任何其他影片。通过翻阅《新疆年鉴》发现,2013年全年新疆其他影视单位仅仅出品了一部故事片,并且在当年全国影院上映的影片中查阅不到有关该影片的相关信息。

虽然新疆少数民族电影具有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功能,但少数民族电影的总体传播情况并不乐观,呈现知名度低、影响力小、受众少等特点。受众媒介接触率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其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所呈现的国家形象功能就会削弱。根据马娴对新疆民族电影传播的研究中得知,观众获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上映的信息有63.39%的人靠电视,依靠网络媒介的只占26.79%,有15.18%的人通过他人的推荐获知信息。73.20%的受众观看电影的方式依靠电视,且以CCTV-6电影频道为主力;而仅有8.00%的人会选择到电影院观看;还有极少部分的人会通过少数民族电影进社区、进基层等放映工程观看电影。影响受众对新疆少数民族电影接触率的因素除了缺乏运用第四媒体的意识外,网络渠道尚未打通。同时主流院线以票房为目标,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新疆目前有众多家影院,但在院线的放映中几乎看不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甚至是完全找不到。而同期上映的国外大片却随处可见。⑨

随着电影商业化的发展,国外大片的引进不断冲击着本土电影的发展,本土电影在和国外大片的博弈中艰难生存,尤其是少数民族电影更是首当其冲。

新疆少数民族电影在“17年电影”初期进行了有效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传播功能,构建了中国政治形象。但改革开放之后,电影市场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社会发展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导致新疆少数民族电影逐渐退出国内市场。饶曙光在《国家形象与电影文化自觉》中提出:“我们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有效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找到自身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用更积极的姿态诠释普适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强文化的建构、表达和传播的能力,才能提升在国家形象塑造和输出的能力。”⑩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多民族地区的新疆有其特有的社会传统、优美的自然景观及风土人情,少数民族电影市场发展广阔,只要增强表达和传播的能力,就可以在国内外大片冲击之下以个性求生存与发展,从而持续性地建构国家形象与传播主流价值观。

注释:

①张新贤.新世纪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国家形象表达[J].当代电影,2015(08):136-139.

②⑦刘潇婷.反“他者”与“自我他者化”——新世纪话语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建构[J].新闻传播,2015(15):28-29.

③刘国强.国家形象传播:作为国家认同双重机制的考察[J].求索,2010(09):97-99.

④徐春玲.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形象传播[J].新闻界,2012(01):54-56.

⑤⑥胡谱忠.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国家形象[J].电影艺术,2013(02):63-67.

⑧刘挺.新疆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形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⑨马娴.21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⑩饶曙光.国家形象与电影文化自觉[J].当代电影,2009 (02):9-14.

(李黎霞: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2016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肖燕怜: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媒体传播对新疆主体民族国家认同影响的研究”(13BXW 02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建构新疆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建构游戏玩不够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