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
——甘蓝间作栽培技术

2017-02-24崔晓枫杨文清

河北农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花序甘蓝结果枝

崔晓枫 杨文清

露地葡萄成熟期集中,量大上市时间短,利用棚室进行葡萄生产,可提早上市供应,满足人们对鲜食水果的需求,同时利用葡萄栽种行间栽种甘蓝,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葡萄亩收1000千克左右,而行间种植的甘蓝,亩可收5000千克。

一、间作模式

葡萄行距1.5米,株距0.5-0.6米,利用葡萄的行间栽种两行甘蓝,行距40-45厘米,株距35-40厘米。

二、葡萄

1、品种。选择抗病性强,丰产性好,不脱粒,耐贮运的无核861①8612等。

2、育苗。结合冬剪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节间短、芽眼饱满,充分成熟的一年生枝做插条,2-3月份在温室或大棚内扦插,温度20-25℃,当苗长到20厘米高时,晚霜过后即可炼苗移栽。

3、定植及定植后管理。4-5月按株行距挖深宽各30厘米的定植穴进行栽苗,栽后浇一次透水。苗高20厘米时,根据栽植密度,确定留枝量。当新梢长至20厘米时,亩随水追施硫铵20-30千克,以后每10-15天追一次尿素或硫铵,新梢长到30-40厘米时开始搭架引蔓,及时抹除30厘米以下的副芽,减少病虫危害。

4、休眠期管理。葡萄冬芽8月份开始进入休眠,自然休眠需经一定数量的低温才能被打破。11月中旬覆膜盖草苫,开通风口,室温保证不能低于-8℃即可,浇防冻水一次,到1月末或2月初解除休眠。

5、生长期管理

(1)催芽期管理。在自然休眠结束前15-20天,用5倍石灰氮澄清液涂抹结果母枝或芽,开始揭苫升温催芽。催芽适宜温度20℃左右,白天最高不超过30℃,夜间最低5-6℃,初期不要升温太快,并注意提高夜间温度,棚内空气湿度保持80-90%。

(2)新梢生长期管理。白天室温保持25-28℃,夜间8-10℃,空气湿度保持60%左右。葡萄采用双干整枝,植株下部40厘米内不留副梢,当芽萌发到花生仁大小时,保留肥大主芽,抹除瘦小副芽,当新梢长到3-5片叶时,疏除生长瘦弱无花序新梢,每个结果枝留1-2个花序。

(3)花期管理。白天气温28℃,夜间10℃以上,空气湿度50%左右。开花前3-5天,结果枝花序上留4-5片叶摘心,发育枝摘去嫩尖即可。即将开花或开花时叶面喷0.1%的硼砂水溶液;在开花前1周左右到花期即将结束时,据花序多少和大小进行疏穗,一个结果枝留一穗果,将所留花序整成圆锥形。落花后15-20天疏除小粒,密粒,保证果穗整齐。

(4)果实发育期管理。室温白天25-28℃,夜间10℃以上,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浆果着色和糖分积累,但白天30℃以上的高温则影响果实着色。幼果黄豆粒大时,追氮、磷肥;幼果膨大到着色前每隔10-20天,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浆果膨大期每周浇一次小水。

(5)采收及采后管理。5月中下旬,当品种表现出固有的色泽和风味后,可选晴天早晨或傍晚从着色好的果穗开始采收,采收后可重修剪,使主干上的芽重萌,以培养来年结果母枝。追施磷、钾肥,恢复树势,促进叶片同化作用及枝蔓成熟,加速树体营养积累及根的生长。

6、病虫害防治

(1)葡萄扇叶病。症状:叶片变形,叶缘锯齿尖锐,叶形扇形叶脉变黄,叶片上有各种退绿斑;新梢分枝异常,枝条变细、矮化;果穗粒小,坐果不良,落果严重。防治方法:①培养无病毒苗木。②土壤消毒,用克线磷颗粒剂,溴甲烷等杀灭线虫,减少田间传播。③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树势。

式(3)中:len为个体路径总长度;m为权重因子,用以调整路径长度评价在总体适应度评价中的权重大小;L为起始点到目标点直线近似距离。

(2)葡萄黑痘病。症状:幼果受害初为圆形深褐色小斑,中部凹陷,边缘紫褐色,整个病斑似“鸟眼”,随果粒膨大,病斑裂开、硬化,发生龟裂,病斑只限于果粒表层,不深入果肉。叶片发病初为针头大小红或黑褐色斑点,中央稍凹陷,干燥时,病斑中央穿孔,周围仍保持紫褐色边缘;严重时,病叶干枯,扭曲,早落。新梢病斑圆形,褐色、凹陷,后期病斑中部开裂,维管束外露,严重时病斑连片,甚至新梢死亡。防治方法:①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②落叶后清扫果园,集中烧毁病叶、病果、病梢,发芽前,喷硫酸亚铁加1%粗硫酸杀灭越冬病菌。③加强栽培管理,避免偏施氮肥。④生长期防治,以开花前和落花70-80%时用药最重要。

(3)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6-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三、甘蓝

1、主栽品种。选用早熟,耐低温,适于保护地栽培的83-98。

2、育苗。11月至12月播种育苗,苗龄60天左右。2-3片叶一心分苗,苗距8-10厘米,开始白天温度15-25℃,夜间不低于10℃,空气湿度80%左右,促缓苗。根系恢复生长后,白天最高不超过20℃,夜间10℃以上,湿度不超过90%,防止徒长和病害发生。

3、定植。亩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6-8米3,过磷酸钙25千克,硫酸铵20千克或腐殖酸复合肥50千克,深翻细耙整平,1-2月份选晴天定植。定植后10-15天为缓苗期,白天温度15-20℃,夜间温度10-15℃,为防止高温引起的生理障碍,湿度控制在75-80%。

5、结球期管理。甘蓝结球期,亩施硫酸铵20千克,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

6、采收。3月下旬,叶球外层叶呈亮绿色,7-8成充实即可采收。

7、病虫害防治

(1)菜青虫。在2龄幼虫盛期,选用Bt乳剂200倍液喷雾,高龄幼虫按不同生育期的防治指标,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2)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6-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猜你喜欢

花序甘蓝结果枝
一些花序的新定义和一个新的花序分类系统
——植物学教材质疑(六)
变色的紫甘蓝
结果枝叶片数影响早熟柑桔果实品质
葡萄花序整形修剪技术
克伦生葡萄冬季修剪留芽量及负载量试验研究
甘蓝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紫甘蓝
浅析富士苹果结果枝组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