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社会空间解析

2017-02-24周晓曼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麦卡杂货铺艾米丽

周晓曼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社会空间解析

周晓曼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南方女作家。文章选取了她的代表作《伤心咖啡馆之歌》进行文本细读,以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作为参考,以艾米丽娅小姐的房屋的更易为线索,着重分析《伤心咖啡馆之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空间,进而揭示作者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不同态度。

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列斐伏尔;社会空间

一 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

空间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客观现实空间,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目标与产物。因此,空间从本质上可以被区分为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两大类。自然空间直接参与了人类的实践活动,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其获得的关注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到来,社会空间的重要性也不再被人们所忽视。自20世纪80年代起,空间问题开始逐步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关于社会空间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也成为了当下社会科学的热门话题。而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则是人们研究空间的社会意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列斐伏尔是一位20世纪一同降生的现代法国思想大师。身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员,他于1991年提出的社会空间生产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他认为空间应该包括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列斐伏尔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也是目前对西方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方面是对‘社会空间’的发现。”[2]1列斐伏尔在其著作《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指出,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所支撑,也被其所生产。每一个社会都需要生产相应的空间,用以维持自身的发展和进化,而空间的生产也成为了社会发展所无法避免的结果。“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与之相关联的生产方式,都生产一种空间,它自己的空间。”[1]5由此可见,空间并不只是几何学或地理学概念,也不仅仅是承载社会关系的空洞容器。它是社会关系的重组以及社会秩序实践性的建构。作为社会生产的产物,空间必定包含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始终以南方小镇生活为题材的麦卡勒斯“想要通过作品反映的是美国南方,甚至是整个美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和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2]190《伤心咖啡馆之歌》中,主人公艾米丽娅的房屋可以说是整部作品中的核心物理空间。房屋的更易不仅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将作者寄希望于工业文明来改变南方小镇面貌的美好愿望及其幻灭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二 杂货铺——农业社会

在故事的第一阶段,艾米丽娅经营着一家祖传的杂货铺。作为这间杂货铺的主人,她自继承店铺以来,生活始终像沿着设定轨迹运转的机器一般规律平稳,波澜不惊。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杂货铺这一长久不变的物理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的正是当时的社会空间。列斐伏尔认为,作为一种社会产品,每一个空间都有其社会属性,也就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历史、文化等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在文本中,可以表明空间的社会属性的线索随处可见。

第一个线索便是杂货铺里出售的物品。杂货铺售卖的主要是一些能够满足小镇居民生活和耕作所需的日用品,例如白肉、冰糖、烟草、肥料和农具等与农业相关的物品。第二点便是小镇上的生活空间:“她给骡子备上鞍,骑了它去看看自己的地,地里种的是棉花……她在店里照顾了一阵,和一个农民为一张犁铧讨价还价了一个钟点。”[3]185在这段描写中出现的棉花田、配有马鞍的骡子、犁铧,皆是农业经济社会的象征。尤其是在“一大早,佃农们就在栽种墨绿色的烟草的嫩苗”[3]184这一句中出现的“佃农”一词,更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代表。

作者将杂货铺时期尚未受到工业文明影响的小镇描绘成乌托邦般的世外桃源,生活环境清爽宜人,社会氛围和谐有序,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都感到十分愉悦满足。因此,尽管作者在文本中刻意隐去了清晰明确的时间标记,我们仍可以通过对文本中的空间的解读来明确杂货铺时期的社会空间,即典型的农业文明社会。

三 咖啡馆——工业社会

故事的第二阶段,李蒙表哥作为工业文明的象征出现在小镇上,打破了人们毫无波澜的平静生活。正是因为他的现身,才吸引了小镇居民渐渐聚集到了艾米丽娅的杂货铺中。可以说,这是咖啡馆能够形成的先决条件。在咖啡馆时期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同时也是社会空间转变的证明。

在故事的第二阶段,咖啡馆作为前所未有的新兴事物在小镇上出现。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可知,咖啡馆这一空间的生产,喻示的正是社会的发展。自然,咖啡馆也不再像杂货铺一般,售卖生活必需品以及农耕用品。在颇具商业头脑的李蒙表哥的提议下,艾米丽娅不断改进经营方式,使得咖啡馆的生意蒸蒸日上。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咖啡馆的主人表面上仍然是艾米丽娅,但由于她对李蒙表哥的信任与依赖,后者可以说才是名副其实的老板。这一身份的对调表明,此时的社会已经分化出了不同的阶级,劳工关系开始形成。

劳工的出现可以说是社会空间转型的重要线索。作者对于在李蒙表哥出现之后前来杂货铺围观的人群做出了如下描写:“他们都在棉纺厂干活……他们这天下午都领到了工资,因为这天是星期六,因此,请暂先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整体。”[3]198由此可知,在咖啡馆阶段,被视为一个整体的工人阶级已经成形,而象征着小农经济的“佃农”群体正在逐步消逝。

此外,在咖啡馆时期,有一件事情使人们大惑不解:“所有有用的东西都有一个价格,你不花钱就买不来,这就是眼下的世道。”[3]244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价格,没有金钱,人们就无法得到它们,这正是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可以看出,脱离了熟悉的农业生活土壤的人们在迎接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困惑与迷惘。然而,传统守旧的农业社会已无法抵挡工业文明的逐渐渗透,人们最终也还是选择接受并融入新的世界。“这是一个标准的星期六夜晚,从乡下来了一对老夫妻,手拉手在门口踌躇了一会,最后还是决定进来。”[3]226-227这对来自乡村的老夫妻最终选择进入咖啡馆的举动,恰恰就是工业文明已经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的最佳证明。

四 避难所——后期工业社会

故事的第三阶段在整本小说中所占的篇幅并不长,却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所在。在这一阶段,艾米丽娅的房屋的功能再一次发生了改变。艾米丽娅和马文的决斗之后,由于李蒙表哥和马文的肆意毁坏,咖啡馆在一夜之间破败凋零。往后的日子里,艾米丽娅已经向外界敞开的心门再次紧锁。失去所爱的她所做的只是终日将自己封闭在楼上的卧室中来了此残生。

不例外地,这一次的物理空间的转变,象征的依然是社会属性和社会空间的变更。首先,艾米丽娅将店铺中商品的价格定的十分荒谬可笑:所有的商品都在一夜之间提升为一美元。这一行为暗示着小镇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仅仅只剩下了金钱的交易。这也是高度物质化的工业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在喧嚣冰冷的现代化城市里,普通人如机器一般辛苦劳作,也只能赚取仅够维持生活的微薄工资。工业社会中,一个人能够创造的资本价值要远远比他自身的生存环境甚至是精神需求重要得多。人们在最初接受工业文明时内心所产生的迷茫与困惑,此时也只剩下麻木与空洞。

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再一次描写了小镇的外貌:“是的,小镇是很沉闷。8月的下午,路上空荡荡,尘土白得耀眼……没有一样东西在动弹——连孩子的声音也听不到。有的只是工厂发出的营营声。”[3]266-267这一段描写与文本开头的段落遥相呼应,描绘了处于工业文明大背景下的沉郁寂寥的小镇。工业化在咖啡馆时期为小镇带来的蓬勃生机与繁荣景象如昙花一现,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不仅不能修正农业社会的不足,反而将人们推入了更加灰暗绝望的处境中。在这一阶段,发生了一些“古怪”的事情发生:从未见过降雪的小镇居民在这一年冬天迎来了他们记忆中的第一场大雪。而到了春季,“风把沼泽地腐败的气味都吹了过来,尖声嗡叫的小蚊子像蛛网似地布满在绿色的蓄水池上空。这是极其不正常的,比八月还要糟糕”[3]239。发生在小镇上的这些反常的气候现象所隐喻的正是工业化所带来的种种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往日舒适清新的生活环境早已不复存在。除此之外,小镇上酿酒业的变化,也指代了工业社会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艾米丽娅之后,小镇上再也没有人可以酿造出那种浓郁香醇的酒。艾米丽娅酿出的酒使人身心愉悦,而如今其他人酿制的酒喝下去之后只会给人带来疾病。

在脱离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并经历了工业社会的短暂繁华后,小镇上一片沉闷荒凉,只剩下机器运转的单调冗长的嗡嗡声和苦役队劳作时有气无力的口号声。这一切,都是小镇已进入后工业文明社会的清晰证明。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南方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去寻找古老的传统文明与严酷的现代文明之间的平衡点,想要为南方未来的发展探寻出路。麦卡勒斯也是其中的一员。在《伤心咖啡馆之中》,麦卡勒斯对于工业社会的矛盾心理展露无遗。在杂货铺阶段,她将笔下的小镇描绘为乌托邦式的理想之地。但是她明白不能一味地沉浸在对旧时南方社会的追忆与缅怀中。因此,尽管对于工业文明抱有一种怀疑矛盾的心理,麦卡勒斯仍旧愿意寄希望于此,希望新的工业文明便是她一直以来寻求的,能够带领南方人走出困境的光明坦途。然而,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无情地碾碎了她的希望。通过描写后工业化社会中的小镇,麦卡勒斯深刻地谴责了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社会罪恶,同时也将自己对于工业文明的失望之情展露无遗。

[1]吴冶平.空间理论与文学的再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2]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李文俊.伤心咖啡馆之歌——麦卡勒斯中短篇小说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责任编校:周欣)

2016-08-17

周晓曼(1992-),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I106

A

1673-2219(2017)01-0051-02

猜你喜欢

麦卡杂货铺艾米丽
更丰富地活着
你穿得真好看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今夕何夕
蒲公英杂货铺
微型杂货铺
杂货铺之夜
美国老爸教女儿学投资
好物杂货铺
创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