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低碳”运用

2017-02-24伍时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低碳电视新闻语言

伍时华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低碳”运用

伍时华

(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湖南 永州 425000)

电视是视听结合的艺术,解说词在一条电视新闻中,相当于晚会主持人的角色,起服务、配合的作用,应该在服务画面的前提下,不抢戏,不“越位”、“缺位”,更要减肥瘦身、通俗易懂、素面朝天、低碳出行。根据电视的特点,解说词撰写重点要把握好“度”、在“效”上突破。提高解说词“低碳”的关键是不讲过头话、提升解说词“低碳”的要害是别开生面、保持解说词“低碳”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解说词“低碳”运用就是要摆正位置、好好当配角,让镜头成为电视新闻的主角。

电视新闻;解说词;低碳;运用

解说词是电视新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依靠笔墨对事实真相、人物和社会事件真实的描述、叙述,是用没有污染的语言词语来抵达传染感动观众,使观众在对新闻所表述的内容和事实的真实性有所初步感知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的作用。对电视新闻作品来讲,解说词在一条电视新闻作品中,相当于文艺晚会主持人的角色,电视画面才是真正的演员。“主持人”讲的多、表述的多了就抢整台晚会演员所表演的戏,而且“主持人”的戏又不如晚会演员的戏好看,容易引起观众的倒彩声。

一 电视新闻解说词撰写中常见的误区

电视新闻中的解说词,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笔墨表明和说明,是对人物真实、社会真实、国情真实贴近、贴近、再贴近,必须用没有污染的语言来抵达。每条新闻里都有一条“心灵虫”,记者撰写的解说词要用新闻事件的故事、观点打动观众,激活这条“心灵虫”,新闻的传播才是有效的。当今全媒体时代,一些记者在电视新闻解说词撰写上多多少少存在一些误区,对解说词拖沓重复、神乎其神、亦妙莫测,写出来的解说词缺少美感,往往给片子帮倒忙、拖后腿,让人失去了阅读和观看的兴趣,标签化、模式化、同质化,坑掉了很多好新闻。

常见的误区有:一是“越位”,报社记者和通讯社记者以文字稿充当电视解说词,剥夺了电视记者写稿的“权力”,造成某种不应该有的“特色”,更有甚者,索性将报刊或网站上刊登发表过的文字复制拿来,一字不改变成了一条电视新闻解说词;二是“缺位”,电视记者不争气,给你写稿的权力,你偏要把电视新闻写成报纸新闻,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哪个单位的,对新闻事件描述性语言太多,电视语言太少;三是大家都“不讲卫生”,乱扔垃圾,一起把现代汉语给污染了,弱化了媒体汉语的表意功能,这主要是讲媒体一些记者喜欢照抄文件材料和资料上的话,在采访单位或部门提供的文字资料上画画圈圈完事,拿来主义,毫无创新。

二 电视新闻解说词“低碳”写作的必要性

电视新闻解说词“低碳”写作,就是指记者在写新闻稿时一定要注意解说词的美感。精彩美感的解说词,能给片子锦上添花;缺乏美感的解说词,往往给片子帮倒忙、拖后腿。

1.解说词不是越“多”越好,要宁短勿长,取其精华。有些人写起解说词来十分任性,大手大脚,好像每一个采访现场都是他的上帝,唯恐观众看不懂画面所表达的意境,毫无原则的对解说词长篇大论。往往是从昆仑山发脉,到五台山收场,洋洋洒洒,充当笔霸。错了!一条新闻短片的解说词不是用来发表“文章”的,只要能把艰深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就可以了。要取其精华,字太多,就看不到要点,也不要认为解说词少,就做不出一条好片子。要“拔掉”解说词中无用的“羽毛”,揭示出新闻事实的“灵魂”,解说词只有真实地反映社会情绪,把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告诉观众,才是新闻而不是没有生命力的宣传品。

《湖南新闻联播》2016年3月8日播出的《徐守盛畅谈湖南“十三五”发展愿景》、《徐守盛向全省广大女同胞致以节日问候》,这两条新闻,除了导语以外,一句解说词也没有,一上来就直接使用徐守盛答记者问。2013年湖南省两会上,徐守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脱稿谈到三一总部“迁都”的话题,记者在会后“截访”他,播出时也是用的这种“零解说、纯同期”的方式。

2.解说词不是越“文”越好,要低碳运用,无污染。电视是以画面镜头为“母语”的,你写的那么文绉绉,本身就是无视电视新闻的特长——“有镜头有真相”,没有镜头给你撑腰,你写的天花乱坠、花枝乱颤也不能把人勾引住。口语化,大白话,用短句,这是电视新闻线性播出决定了的,下一秒钟永远在抛弃上一秒钟,你晦涩难懂、拉拉杂杂,立马会被拉黑掉。电视新闻解说词要辟蹊径、低碳运用,多用选择观众最容易理解、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平实语言,要用无污染的语言抵达。

《绝对忠诚·李兰海》这条新闻的解说词精炼老到,采用典型的“电视方式”,其中一节是这样撰写:这里距离县城120公里,离那拉提镇35公里,方圆三四公里没有居民,手机没有信号只能当音乐播放器。如果写成:李兰海他们的观测站十分荒凉,手机信号都没有。那就索然寡味了。《湖南好人·屈家海》:如今,大树又参天,重上堡子岭的老人们,已经是英雄迟暮。……巫水河静静流淌。……有一种精神气儿,经受了时间的洗礼,一如昨日。如果写成:几个老同事又回到堡子岭,结果又会如何呢?真实没错,但真实背后的感染力、正能量呢?

这些新闻的解说词与现场真实感互相配合,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空洞的、高度概括的、领导报告一样的语言,都是一些没有污染的语言来抵达。

3.解说词不是越“正”越好,小清新、更无敌。官方话语是在特定环境下发育的一种语言生态,它在官方是强大的,但是,以现代汉语作为载体的新闻语言生态,还是要力避污染。元代诗人马致远用“古道、西风、瘦马”六个字,就把“天涯孤旅”表现的精准到位,今人以百当一也不见得能与古人比肩。所以,恢复新闻语言的能力,要在“新闻味”和专业性上着力修复、重建。

《绝对忠诚·车著明》:70平米的家,从厨房走到客厅是三步,从客厅走到卧室也是三步。如果写成:车著明家的房子只有70平米。看起来也是真实的,但是典型的材料语言,毫无人情温度。《湖南好人·龙秋生》:这一年,天不照应,茶陵发生特大洪灾,倒房3万间,早稻7成受淹,3个水库危在旦夕。如果去掉“天不照应”,就变成了纯粹的材料。

短小精悍清新的解说词一定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切忌东拉西扯、不入正道。解说词小而清,就好比飞镖,出手快、钻得进去、入木三分,而不是花拳绣腿,拳拳打在棉花上。撰写得好,这样的电视新闻也可以做到引人入胜,每天都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道语言的大餐。

三 电视新闻解说词撰写,需要把握好几个原则、标准

根据电视解说词撰写要求,重点把握好“度”、在“效”上突破。温度不够、水烧不开;调高八度,难免刺耳。还是适度最好。

1.提高解说词“低碳”的关键是不讲过头话。要改变讲结果往大里说、讲过错往死里说、写人物偶像化、推经验模式化的做法。生硬、刻板、拔高,只会降解公信力,失去“成风化人”的对象和机会。撰写电视新闻解说词时的思想逻辑一定要直截了当、直奔主题或焦点,切忌东拉西扯、不入正道。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是艺术,同义反复、车轱辘话、口水话是语言垃圾。有些人写起解说词来十分任性,大手大脚,好像每一个场景都是他的上帝,唯恐对其不敬,毫无原则地让人在电视屏幕上滔滔不绝地发表长篇大论。往往是从昆仑山发脉,到五台山收场,洋洋洒洒,充当写手。错了!一条新闻短片的解说词不是用来发表“文章”的,只要讲清楚前因后果,把深奥的意思说得清楚让人领会,把基本的事实说得打动人心,把文字表现的内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2.提升解说词“低碳”的要害是别开生面。个性缺乏,使得大多数电视新闻节目处在同一条起跑线,谁创新,谁出彩;谁坚持,谁受益。解说词的质量决定了新闻的效果。新闻史上很多经典,都是记者写出来的。一条电视新闻的兴奋点、受众关注度,都取决于画面的精辟解说。解说的好,受众一看新闻就知道要传播的信息,让大家爱听爱看、产生共识;解说的不好,一条电视新闻看完了也不知所以然,云里雾里。这里面,就有很多技巧,好的解说词,可以是幽默、犀利的,也可以是霸道、睿智的,一定不可以是没有Q劲儿、不能给“受众”造成疑惑的。例如:短消息是新闻家族里的“王子”,新闻皇冠上的“明珠”。撰写短消息时要“锥在囊中、脱颖而出”,要“快准狠”。开始快、瞄的准、着手狠。

3.保持解说词“低碳”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可根据电视新闻特点,解说词要更直观、更直接。一是直观,就是一看就懂,不绕弯,替观众省脑子。电视不会让你重要的事情讲三遍,这是电视“不能回看”、线性播出的先天要求。在一些电视新闻解说词中,把记者“装进去”,通过记者“身体体验”,直观地传达,这样的做法观众就比较喜欢。直观,也是电视与其他媒体相比的优势,值得我们发挥到极致。二是直接,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今天,谁还会有耐心面对冗长的电视告白呢?所以,电视新闻解说词请直接、直接、再直接,尽可能去掉多余的重复的信息,电视解说语言要做到概括,就是要让观众最大限度地看到更多“原生态”的内容。

我们在撰写电视新闻解说词时,一定要在服务画面的前提下,以“低碳才好”的理念,详细考虑仔细推敲解说词,要贯注解说词的形式美感和听觉美感,升高解说词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只要你用心去当“爬山虎”,用心“去讲有温度的故事”,好的解说词才能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清澈、生动而有鲜活感,有益于提升节目的权威性和新鲜度。

[1]丁新颖.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J].新闻传播,2016,(13).

[2]郭杨.论如何写好电视新闻解说词[J].中国传媒科技,2012,(4).

[3]李鹏.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艺术性[J].新闻世界,2012,(6).

(责任编校:周欣)

2017-06-21

伍时华(1976-),男,湖南永州人,永州市广播电视台编辑,研究方向为电视新闻解说。

G224

A

1673-2219(2017)11-0143-02

猜你喜欢

低碳电视新闻语言
语言是刀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学佛能使世界变的更“低碳”吗?
我有我语言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