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探讨

2017-02-24耀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靖 耀



大学校园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探讨

靖 耀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实践中却大量存在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如何践行认识不够,方法不多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上也大量存在被动灌输、不接地气、知行脱节、运动化、形式化等问题。论文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探索,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教学、日常管理中贯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加强制度保障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都不会允许所有的思想、价值观念齐头并进,等同发展;都要构建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并且要在社会中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统一标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团结稳定。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靠“三纲五常”思想体系维系大一统的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观念,维系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和繁荣。新加坡政府在其《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阐释了著名的五大价值观,并从1988年开始,每年都开展“国家意识周”活动,不断强化“国家意识”。通过艰苦努力,新加坡逐渐形成国民素质大幅跃升,社会秩序长期稳定的良好局面。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范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全体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基本的是非观,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导向,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共识、目标共识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价值观在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大学生行为的调节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紧紧结合起来。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国家和社会,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成长成才。

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正深度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创新创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新事物、新模式、新思想层出不穷;人们的价值观也在经历着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再加上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煽风点火,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有的大学生过于功利,一切向钱看齐;有的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有的大学生知行脱节,说一套做一套;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追求个性张扬,过分关注自我价值实现,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等。

造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比如社会媒体存在误导,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家庭教育不够科学等。另外,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不接地气,被动灌输,知行脱节,形式主义等误区,导致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其次,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国外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国外敌对势力妄图改变我国的发展道路和方向,竭力鼓吹他们的价值观,蛊惑我们的青年。比如西方一些媒体一直鼓吹他们的所谓“普世价值”,鼓吹“三权分立”的普世性。这些都极具迷惑性,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国外文化比如美国大片在我们青年中也很有市场,他们在输出文化的同时,也在输出他们的价值观,这些都对我们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产生着影响。

社会主义大学承担着为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培养人才、攻克科学难关、孕育精神文明成果的重任。大学文化只有旗帜鲜明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与时俱进,创新形式和载体,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解决师生面临的困惑和关切,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筑牢大学文化建设的根基。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面部署了今后一段时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常态化建设,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正人先正己,理论要先自己信服才能说服别人。高校辅导员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者。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理论水平不高、工作量大等,甚至有辅导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知半解,不懂不信。如何让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迫切需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加强对这支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准入标准和考核制度建设,努力建立一支“理想信念强、专业知识强、工作能力强、奉献精神强”的辅导员队伍,使他们成为先行者和榜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贯穿高校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全过程

除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外,还必须在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元素。让所用老师都认识到不但要教好书,还有育好人,克服只当“经师”不做“人师”的片面育人观。要努力实现专业课教学从关注教学内容和信息认知向关注教学过程和价值判断转变。专业老师要加大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管控,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习惯和思想,引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综合素质考评、学院规章制度等相结合,使核心价值观进制度,进规范,成为基本原则和遵循。建立健全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人物的奖励机制;建立健全学生信用档案,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增加失信成本等等,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

(三)充分发挥社会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让他们亲身去感知,体验,才能真正的认同和接受。高校应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的建设,使志愿服务常态化,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高校应加强和政府、行业的协作育人体系建立,让学生多接触实务,在实习实践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法学专业可以和司法局、法院、检察院深度合作,不仅可以参与一些专业工作,接触真实的案例,增强明辨是非能力;还可以参与相关部门的一些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和一些普法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高校学生还可以组织一些宣讲团,到周边社区、企业、小学等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

(四)创新校园文化的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风貌、价值传统、人文环境与育人功效的集中体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提高人生精神境界。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塑造功能。要有意识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要善于搭建平台和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大学生们乐于参与,主动去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比如可通过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还可通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主题演讲、辩论、情景剧、“核心价值观宣传周”等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还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融合,善于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善于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大对文化产品创新的支持力度,比如各地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专设文化产品创意创新模块等。总之,在课堂教学这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趋于弱化的大环境下,通过校园文化这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显得弥足珍贵。我们要善于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手段,这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其次是改善文化设施条件,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加大对校园周边尤其是新校区周边环境整治,避免过度娱乐化和餐饮化;拓宽文化宣传渠道,重视新媒体的价值。充分运用新媒体,重视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价值,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高质量校园网络,拓展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形式。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思想深处认同的观念和自觉践行的规范。

(五)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整体作用,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首先,家长应该加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克服重智轻德的错误认识。树立“德才兼备,德在才先”的正确观念。注意培养孩子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注重孩子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

其次,学校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把它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应做到三个结合。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这就需要落实贯彻全员育人的理念,不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责任,所有的课任老师,行政人员也要认识到,参与其中,身体力行,才能形成合力,取得成效。

再次,社会媒体应该承担其责任,主动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宣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要净化网络环境,多宣传真善美,主动掌握舆论主导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影视作品中,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和载体,比如开发绿色健康的网络游戏,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多采用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潜移默化,让青少年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大学生应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正确学习理念,克服重器轻道现象,要有责任意识、危机意识,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另一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六)坚持用制度来保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来保障,比如行为养成机制、奖惩机制、评价机制等,并在实践中长期坚持下去。而不是靠几次活动、幻想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在褒奖、惩处、管理中都能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正确的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形成科学的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实现校园和谐。当然,这些都需要各个高校加强领导,把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细化,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来保障这一重大任务的落地生根。

(责任编校:张京华)

G412

A

1673-2219(2017)04-0075-03

2016-11-10

靖耀(1981-),男,福建厦门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