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和途径

2017-02-23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资源

刘 英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和途径

刘 英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农村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从内涵来看其教育质量并不高,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整体较弱。在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指引下,遵循与乡土文化相适宜、与幼儿生活相适宜、与幼儿园实际条件相适宜的原则,积极探索以班级为单位、与社区相联系、通过专题活动区开发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等新途径,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保证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诉求。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原则;途径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1.008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将“学前教育”单独列为一章,且明确指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1],农村学前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此基础上,2011年我国开始实施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第一期行动计划的完成和第二期行动计划实施的启动,农村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从内涵来看学前教育质量并不高,表现在课程方面是农村地区虽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生产生活经验以及传统文化等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以及能力还相对不足。开发农村地区丰富的课程资源,构建符合农村特色的园本课程,提高幼儿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是保证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诉求。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课程资源观是人们对课程资源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开发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开发的效果,它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地区幼教师资力量不足,近几年受《纲要》“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指导思想的影响[1],农村地区托幼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短时间内托幼机构的师资难以满足正在快速增长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因此,小学教师转岗和大量招聘学前教育专业毕生成为学前教育师资的重要补充形式。转岗教师由于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概念、种类、性质尚不清楚,而刚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对当前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现状亦不了解,加之原有的幼儿教师将教材理解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已习惯按照国家和地方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实施课程,因此,整体上农村幼儿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淡薄,开发能力欠缺。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提出“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2]。此条例一出给农村幼儿教师提出了极大挑战。课题组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禁止使用教材后,幼儿教师该教什么?怎样教?”成为教师当前在保教活动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教师似乎一旦失去教材,就失去了组织幼儿活动赖以依靠的课程基础。此时,转变农村幼儿教师的课程观,帮助他们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种类和性质以及分析和探索课程资源对实现教育目标的价值,对幼儿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对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开展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作为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幼儿园平衡课程资源的结构,走出幼儿园和教材的狭隘视野,就必须坚持思想先行的原则,理清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树立“教材是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课程资源观,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乡土文化、自然环境、社区活动等资源开发出方方面面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让幼儿回归自然,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

(二)与乡土文化相适宜的原则

文化是课程的母体,它规定和制约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同时,课程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课程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构成了课程的潜在资源。开发农村乡土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使乡村文化得以延续和继承,同时,也可以使儿童认识乡土,认同本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因此,幼儿园课程作为文化的存在形式,在对其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时候,审视本园特定的文化背景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面临乡村文化边缘化的深层困境,农村幼儿园不重视自己所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生产劳动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城市化”、“现代化”,乡村文化得不到重视和尊重,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脱离了幼儿生活所赖以根植的文化土壤,导致幼儿学习活动与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相分离,这无疑对幼儿从小了解自己、认识乡土、获得乡土认同是不利的。因此,农村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应立足乡土,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农村的资源优势,构建适宜自己的特色园本课程。以贵州为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幼儿园常依山傍水而建,门前小桥流水;民俗民风多彩多样,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生活方式以村寨聚居,这为农村幼儿教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发以自然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生产劳动资源为主的幼儿园课程提供了方便易得的材料,宽阔的场地,熟悉的生活经验,为幼儿从小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与农村幼儿生活相适宜的原则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应与幼儿生活相适宜。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幼儿与农村幼儿的生活方式、生活经验存有差异,因此,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幼儿生活相适宜,更利于幼儿用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同化和顺应,用自己的思维和语言理解与表达,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比如,农村幼儿园与城市的相比周边闲置土地较多,且农耕种植就发生在幼儿的生活之中,开发课程资源所需材料亦唾手可得,幼儿园可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开发课程。例如,种植瓜果蔬菜,让幼儿通过种植、观察、记录、管理、收获,获得直接的感知、亲身的体验和实际的操作;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认识田野中的庄稼、分辨农田边的野菜、区分有趣的昆虫……此外,农村留守幼儿多,负责照顾幼儿的祖辈家长忙于农活对幼儿常无暇顾及,因此,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幼儿园可带领幼儿及家长开发以安全教育为主的课程资源,例如,认识池塘防止落水,利用社区拐卖儿童宣传活动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因此,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儿童能利用原有的经验主动与新经验发生联系,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四)与农村幼儿园实际条件相适宜的原则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与幼儿园实际条件相适宜。首先,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农村学前教育办园经费紧张,就课程资源开发的材料来说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不以昂贵、复杂为目标,尽可能减少经费开支和人力、物力的损耗;其次,西部农村地区偏僻落后,居民以村寨散居,缺少“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的条件”,附属于小学的学前班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这种学前班班级数量较少,且孩子年龄差距较大,课程资源开发在内容上应考虑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再者,农村幼儿教师的准入标准比城市低,农村幼儿教师相对城市的幼儿教师而言,福利待遇不高,培训机会少,很多幼儿教师课程资源知识欠缺,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和能力与城市幼儿教师相比都稍逊一筹。因此,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超出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幼儿的认知经验,教师的实际发展水平,必须以相应的条件、原有的基础和存在的背景为基础,否则就会降低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幼儿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一)以班级为单位开发课程资源

在我国农村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附设于小学的学前班由于班级数量较少,在管理上一般实行小学校长负责制,这种管理体制容易导致管理模式小学化,因此,管理者、幼儿教师在确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选择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以及对课程资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时常会违背幼儿生活经验和发展规律,课程资源的开发局限于教学活动,幼儿教育小学化,有悖于现代课程理论强调的“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课程与小学生课程有很大不同,校长应“放权”给教师,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带班教师负责制,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学前班与小学分离,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带班教师才会拥有资源开发、选择、建设的独立自主权,带班教师依据一定的课程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组合、改造和创造性的加工,也只有这样,学前班的课程建设才能不受小学的系统学科知识所影响。其次,课程资源是多层次的,但所有的课程资源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班级,被特定的班级所利用,并在特定的班级中产生教育成效,农村附属于小学的学前班班级数量少,教师结合班级情况、幼儿情况在课程目标指导下因地制宜地以班级为基点开发课程资源。

(二)与社区相联系,充分发挥社区优势

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的人们所结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3]社区资源包括了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设施、文化氛围以及人群的结构。我国农村居民以村、寨聚居,交往频繁密切,形成不同于城市的民间文化资源和生产劳动资源。作为园方要摆脱园内课程资源的拘泥,尽可能发现一切来自于社区可利用的物力、人力、环境和文化资源。比如,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利用农村“庙会”、“赶集”、“节日庆典”等活动让幼儿与社区的人和物充分接触,了解社区的风俗礼仪、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交往技巧;通过参观、探究社区的“蔬菜大棚”、“养猪场”、“鱼塘”等了解成人的耕种、饲养,引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生产、生活经验或丰富、或重构、或得以提升,促进幼儿利用已有的经验主动与新经验发生联系,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另外,可适当扩大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积极邀请民间艺人、家长、社区人士、高校专家帮助幼儿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例如,幼儿园可以把掌握民间传统工艺诸如蜡染、刺绣、剪纸、竹编、传统歌舞等方面的家长、艺人、社区人士、专家请进园,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以主体的身份进入幼儿园课程,提供支持、帮助和指导,从而弥补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好的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

(三)通过专题活动区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专题区”的概念,认为它是一种比传统意义的幼儿园活动区规模大,拥有相对独立的区域和更为真实的设施、设备的幼儿园区角。[4]这类区角是教师根据幼儿的需求,通过组织某一类物质或精神资源而创设的,供幼儿在特定领域从事可持续、较体系化的探索、游戏和学习活动的空间,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环境支持。例如,开设“探索区”,在室外投放农村幼儿熟悉的沙石、泥巴、芦苇、小水池、稻草、干葫芦、高粱杆等材料,幼儿遇到熟悉的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更轻松自在,探究更加主动;户外活动场地大的农村幼儿园还可开设“运动区”,在“运动区”可投放提高幼儿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发展的自制简单材料,例如,利用易拉罐制作的小高跷,用竹节制作的小爬梯,藤条或旧轮胎制作的“山洞”、废旧布头制作的投掷沙包等;“专题区”的提出,一方面,可以暂时帮助农村幼儿园改变教育经费紧缺、玩教具和操作性材料相对匮乏的现状;另一方面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方向,它可以以较快地速度帮助幼儿教师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理清思路,减少课程资源开发的盲目性;同时,农村丰富的动物资源、植物资源以及地方产业文化资源为农村幼儿园建立丰富多彩而又具有特色的专题活动区提供了条件。因此,“专题区”的建立与农村幼儿园实际条件相适宜,是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21)201008/93704.html.2010-7-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72/201201/129266.Html.2012-1-12.

[3] 郑海蔚.社区学前教育应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13(9)9-10.

[4] 张斌.专题活动区(室)的建设: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2(9)20-22.

[学术编辑 唐海朋]

[责任编辑 张雁影]

On th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Rural Kindergartens

LIUYing

(SchoolofEducationalScience,GuizhouNormalCollege,Guiyang,GuiZhou550018,China)

The scal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in rural areas, however, in terms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it is still on a relatively low level, especially when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thus realize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ttentions should be given to the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rural kindergartens. The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guidance of appropriate view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ulture, preschoolers’ life, and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the kindergarte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rural kindergartens,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of the function of community and try to explore curriculum resources inthematicactivities.

rural kindergartens; curriculum resources; principles; approaches

2016-04-26;

2016-11-03

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14ZD003)

刘英,女,山东单县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前教学研究前沿

G619.21

A

2095-770X(2017)01-0031-04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资源回收
爱“上”幼儿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