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和胃方配合针刺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效果观察

2017-02-23吴建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肝胃糜烂性疏肝

吴建军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妇幼院区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500)

疏肝和胃方配合针刺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效果观察

吴建军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妇幼院区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50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配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用吗丁啉片联合耐信治疗,观察组用疏肝和胃方配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治疗后RDQ总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配合针刺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效果显著。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疏肝和胃方;针刺

本研究用疏肝和胃方配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2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25~74岁,平均(49.05±4.25)岁。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5~75岁,平均(49.09±4.19)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按《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诊断标准[1],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辨证标准。主症为反酸、烧心、胸痛累及两胁,次症为胃脘嘈杂、灼痛,口干苦、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脉弦数。有主症1项,次症2项即可诊为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经内镜确诊,签署知情书。

排除标准:全身性疾病及其它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10003)20mg,1日3次;耐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6379)20mg,1日2次。治疗4周。

观察组:①疏肝和胃方(四逆散加味)。柴胡15g,白芍15g,枳实15g,甘草5g,吴茱萸3g,黄连10g,瓦楞子15g,牡丹皮15g,旋覆花15g(包煎),栀子15g(包煎),代赭石20g(先煎),海螵蛸30g(先煎)。浓煎至100mL,每天1剂。连续治疗4周。②针刺。选天突穴、足三里穴、内关穴、胃俞穴、中脘穴,肝气犯胃者加太冲穴,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穴、脾俞穴,饮食停滞者加梁门穴,痰饮停滞者加丰隆穴、公孙穴。用毫针进行常规刺,每次留针30min,1日2次。治疗4周。

两组均给予饮食指导、生活行为指导。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显效: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75%。有效:证候积分减少51%~75%。好转:证候积分减少26%~50%。无效:证候积分减少小于等于25%。

RDQ总积分,用症候积分记0~40分,症状和发作频率随分数增加而加重。主症(轻2分,中4分,重6分)分3级计分,次症(轻1分,中2分,重3分)分3级计分。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RDQ总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RDQ总积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RDQ总积分比较 (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观察组36 36 28.1610 36.1770<0.05<0.05 tP 21.35±2.01 21.41±2.06 0.1251>0.05 9.69±1.46 7.55±1.02 7.2094<0.05

5 讨 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食管腔和胃液过度接触,引起食管黏膜受损伤的一种疾病[3],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诸如外力机械因素导致的功能紊乱、食管运动障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自身抗反流缺陷等。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反流症状具有典型特征,但内镜检查为阴性,食管黏膜正常[4]。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胃脘痛”、“吐酸”等范畴之内,病因与肝、胆、脾、肺有关[5],病机为气滞肝郁、胃失和降。以肝胃郁热型居多。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清热解郁,和胃降逆[6-7]。

疏肝和胃方中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白芍清热滋阴、柔肝养血,枳实去滞通气,瓦楞子、海螵蛸制酸止痛,栀子、牡丹皮疏肝清热,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诸药合用,可理气疏肝、清热解郁、降逆和胃。天突穴在咽喉、可止呕利咽,足三里可降逆止呕,调理腑气,内关可理气降逆,胃俞穴、中脘穴可和胃降逆,针刺诸穴可疏肝和胃。因此,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

[1]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J].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2):170-173.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392.

[3] 陈红.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42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2):129-130.

[4] 刘浪.胃食管反流病分型论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0):1151-1155.[5] 郝少芳,查安生.中医辨治改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7):1037-1035.

[6] 刘倩,马淑颖,朱生樑,等.中医药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近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2):86-88.

[7] 刘小曼,陈朝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131-134.

R256.317.1

B

1004-2814(2017)01-0010-02

2016-09-09

猜你喜欢

肝胃糜烂性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甘爱萍运用欣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木蝴蝶
观察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