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单 澄澈 丰盈

2017-02-18高颖

师道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字生命老师

高颖

读王维审老师的文章,最初是在新浪博客。我是他数以万计的粉丝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从来都是默默关注,默默阅读,甚至,默默点赞。

当王老师最终将这本《寻找不一样的教育》带到大家面前,我一点都不惊讶,一个数年如一日坚持写作,而且坚持高品质写作的人,作品出版是水到渠成的事。

于是,在无数个清晨,或是夜晚,我捧着这本书,安安静静地读。

前后读了三遍。

心里有三个词语在盘桓。

简单

教育类的文章,我从来都讨厌高飘的理论、复杂的解读。

我喜欢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

这本书里,都是故事。关于学生的、教师的、作者本人的故事,却无一例外地,故事简单,说理简洁,没有高谈阔论,极少理论标榜。

就那么看似随意地和你聊起故事里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聊着聊着,文字被忽略,你所聚焦的,无非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件怎样的事,以及作者是如何面对、如何思考的。在倾听故事时你被激起的情感、触动的思绪、产生的疑惑,以及不知如何表达的种种感受,最后居然被作者一语道破!心里于是有种默契的舒畅。

遇见一个热衷打扮一脸不屑的问题女生,作者没有批评她色彩缤纷的指甲,没有讽刺她扑朔迷离的假睫毛,而是真诚地赞美了她的美丽,然后,在女孩放下对抗态度变得柔和的时候,和她谈论起养花。作者告诉女孩白色的花最香的原因,接着便很自然地讲到,如同花一样,素面朝天的女孩最美。在看似随意而为的谈话里,一场关于审美的教育就这样不着痕迹地进行着。效果是如此明显,不久,作者就看到了女孩清新纯净的面孔。读完这个故事,对这样的教育方式只有一字评价:高!

教室多媒体的钥匙不翼而飞,班主任追查几天无果。等到上课需要展示检测题答案时,细心的作者早已捕捉到了某个男孩压抑不住的幸灾乐祸,于是将计就计。他先对着小家伙“示弱”——“老师请你帮个忙好吗?”在遭到男孩拒绝之后,老师开始糖衣炮弹——“别人都不如你写得好”。这下,调皮蛋抵抗不了乖乖就范了——“我还是给你找钥匙吧,或许能找到”。果真,钥匙被他“找”到了,师生相视而笑。这就是《除非,你拐个弯》里的故事,遭遇调皮孩子,这样的弯,才叫一个“絕!”

讲《装了沙子的花瓶》,一路轻描淡写,描述着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花束太大,花瓶太轻,总是不能被安稳摆放。然而花瓶里装上沙子,这个困扰就被轻松解决了。作为读者,我其实很想说,相同的经历我也有啊,然而,这有什么值得记述的呢?直到我读到文章最后“那只装了沙子的酒瓶,让我时时记住:给自我加重,是一个人不被外力压翻的唯一方法”时方才幡然醒悟。此刻唯有一种感受:妙!

就如此,书本里充满了这样简单有趣的故事,简单明了的哲理,让人轻松游走于字里行间,倾听,感悟,不经意间,会心一笑。

澄澈

文如其人。

于是我看到,有一种教育姿态,很动人。

在艰难困顿的日子,作者不甘于现实,不沦于寂寞,以文字来安慰现状的困窘,以写作来充盈教育生活。

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他不媚于流俗,不陷于喧嚣,依然笔耕不辍勤于创作,将对教育的思索全部化作了键盘上的一路高歌。

于是我更加看到,有一种教育情怀,很澄澈。

课堂上,面对抄袭答案的学生,作者将计就计不动声色,不揭穿,不批评,让学生把题目板演讲解出来,于是这个孩子不但课上学会了解题,课下还主动承认了错误,老老实实地把他的法宝参考书交给了老师,一场教育进行得恰到好处。这,是教者的智慧。

一个智商明显滞后于同龄人的叫福的农村孩子,生活中从来没人教给他如何洗头洗澡,同学们对他都是一副嫌恶的态度,身为班主任的作者带他到河边,连哄带骗——“身上香了才能娶上媳妇呀”,就这样手把手教会了他洗澡,一个夏天,硬是盯着他用完了几块香皂。因为遇到作者,那个曾让大家掩鼻远离的福,也变得干净、可爱了。这,是仁者的善良。

因为一档娱乐节目,作者忽然想起当年那个残疾的学生小杨,这才意识到对他的所谓“保护”,不过是加重了他的自卑和对“残缺”的畏惧。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作者一定会告诉小杨“那些异样的目光,都是因为在乎你呀”。然而,如今的小杨早已辍学回家多年自闭了,作者为此痛苦反思,悔不当初。这,是师者的良心。

由一位教师错怪学生玩手机的事例,作者想到这绝不仅仅是教师的经验判断出错,联系苏轼与佛印谈论各自看到对方是什么的故事,说明对于教师来说,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我们要做的,是需要在内心里有一个正确的教育假设。这,是智者的沉思。

……

作者眼中看的、耳中听的、心中想的、笔下写的,无非就是教育。

正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观察、思考、实践中,作者获得了对教育深层意义上的认同,那份清明澄澈的教育情怀,也在作者生命之旅中激荡开来……

丰盈

初为人师时的诸般不顺,教育学生时的捉襟见肘,评优晋级时的委屈无奈,都给了作者消沉颓废的理由。但好在,他心中依然存留着对文字的热爱。当他把教学工作中的得失变作文字沉淀下来,一切开始改变了。

那曾是作者与学生之间最愤懑的遭遇——不想靠挤压和威吓来换取学生分数的作者,放弃高压管理,尝试走近学生,不料却让班级越来越乱,不断出现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学生难管,领导不满。于是,在教育上走投无路的作者拿笔写起辞职信,淋漓尽致写出了自己所有的委屈、不满、苦闷,然而,当一切落笔为文,作者的心境竟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他慢慢平静下来,撕掉辞职信,开始梳理自己的教育得失。

于是,《山东教育》上有了作者的第一篇教育随笔,于是,在作者当着全班同学读出这篇文章时,那个频频与作者“交火”的孩子泣不成声,他从没想到,老师竟也有这么多苦恼。师生最终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坦诚相见、心灵呼应,而此后的教育也就变得如沐春风。

不经意间找到了教育的出口,作者心态从容“换一个方向成长”,以不一样的目光审视当下的教育,用那些温暖的文字,“为生命擦亮一些日子”。因着当年一位编辑的热情,作者从此与“叙事”写作结缘,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在不断尝试不断摸索中,不期然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由此看到了叙事写作的无限风光。

对于作者来说,是写作成就了教育,而教育丰盈了生命。

就像李振村老师所言,写作是作者教育生涯的主根。如果没有写作,没有这样一种有意义的坚持,那么今天的王老师也许就不会成为吐绿绽翠的依米花了,教育界多了一个冷漠苛刻的“教学能手”,却缺席了一个叙事写作的领跑者。

于是,他写博客写专栏写专著,如痴如醉;

于是,他倡导并实践“叙事德育”,如饥如渴;

于是,他开讲座设论坛研讨教育叙事,如切如磋;

于是,他发起“叙事者”联盟线上线下各种活动,如火如荼;

……

是的。

是文字,安顿了他生命里的痛感;

是写作,确认了他自身教育的使命;

是教育,让他的生命经由困顿渐次丰盈!

这就是我所读到的,简单的故事,澄澈的情怀,丰盈的生命。

感谢作者,给予我们的礼物如此的厚重。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 张柱安

猜你喜欢

文字生命老师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梦中的文字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老师,节日快乐!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