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招”打造和谐寝室文化

2017-02-18朱培垓

教书育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三招寄宿生寝室

朱培垓

“三招”打造和谐寝室文化

朱培垓

寝室是孩子们的又一个“家”,既是休息之所,也是他们共同生活、交流、磨合的重要场所。寝室管理不善、室友关系处理不好,轻则给学生的整个校园生活蒙上厚重的阴影,重则可能引发校园极端事件。因此,建章立制,依规管理,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要打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寝室文化,让学生能够视寝室为家,把室友当家人,生活上互相关照,学习上互相促进,精神上互相抚慰。如何达成?不妨试试以下“三招”。

第一招:给每一间寝室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幸福寝室的缔造应该从寝室命名开始。一个温暖、隽永、意味深长的名字,能够赋予寝室一种精神内涵和力量,成为寝室成员共同的文化符号,使其成员高度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寝室命名权应该放手交给学生,让寝室长做策划,提出命名设想,寝室内所有成员参与其中,充分酝酿、讨论与交流,集思广益,形成意向。然后,班主任组织主题班会,邀请学校德育领导、宿管教师及任课教师,进行命名展示与评议,最终将诸如“莫喧轩”“才女坊”“舒服家”“舒馨苑”“博雅阁”等个性十足的寝室名确定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互动充分、沟通畅达、民主味浓,每一个孩子的心声与意愿都获得了关注与尊重,集体凝聚力、和谐氛围、合作精神等都得到了提升。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会努力尽其所能,建设共同家园,使其名副其实,魅力无限。

第二招:培养学生的共情力

性格爱好、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等方面均有差别的几个孩子同处一室,免不了磕磕碰碰,产生小摩擦、小矛盾,班主任要从儿童本位出发,理解孩子,灵活处理,巧妙化解,切不可上纲上线、彻查彻办。要善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寝室内部情况,预测、判断室友关系,适时、合理地调整管理策略;定期组织寝室民主生活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针对寝室管理和室友提出个人看法和建议,不断优化管理,融洽关系;坚持“每日一诵一讲”,即每天早晨,利用15分钟时间开展“每日一诵”活动,精选有利于寄宿生交往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诵读,将人际交往的原则、方法、思想熟记于心,付诸行动;每天睡前利用校园小广播给寄宿生播放一则15分钟左右的小故事,让学生的负面情绪在教师富有爱心与智慧的故事讲述中得到有效缓解。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寝室管理,每周邀请一位家长来寝室,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指导孩子们的寝室生活,帮助孩子们化解小误会、小矛盾,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要有科学、长远的眼光,重视对学生共情力的培养。因为共情力是学生决胜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思维能力之一。比如,孩子间有了矛盾,班主任可以这样引导他们学会共情理解:在稿纸上用“他……”的句式,写下自己对对方的意见与不满——这是在让他们表达自己;然后,彼此交换,并用“因为我……”的句式批阅——这是在让他们理解对方;接着,再换回稿纸,请他们阅读对方的“批语”——这是在帮助他们再次去体察对方;最后,给足时间,让他们过滤自己的情绪,真正去反思自己、体察对方、理解对方。

第三招:强化学生的存在感

为建设温暖和谐的寝室,我们将目标定为“让别人因我而幸福”,努力让学生懂得奉献、包容,彼此珍惜,和谐相处,感受到集体温暖,同时又因自己的行为,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一是做好内务分工,地面打扫、物品摆放、卫生间清理、窗户开关等,全都责任到人,分工到位,并定期轮换,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二是注重评价与反馈,值日校领导、班主任要融入学生寝室生活,每天早、中、晚都要深入寝室查看,“天天发现美好,天天说美好”,及时肯定孩子们的优点,激发、传递寝室正能量,并通过每周的“最佳寝室”和每月的“感动寝室人物”评选,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化自我存在感,共同营建和谐文化,缔造幸福寝室。■

(作者单位:湖北监利县上车湾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三招寄宿生寝室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初中寄宿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农村中学寄宿生课外时间管理初探
课堂练笔有“三招”
“三招”让党内民主落地生根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