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综合阅读

2017-02-18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独角泰迪麻子

课外综合阅读

(一)第十一根红布条

一个小伙子箭一般射向村后那片林子。

麻子爷爷像虾米一般蜷曲在小铺上,他已像所有将进黄土的老人一样,很多时间是靠卧床度过的。他不停地喘气和咳嗽,像一辆磨损得很厉害的独轮车,让人觉得很快就不能运转了。听了小伙子的话,他颤颤抖抖地翻身下床,疾跑几步,扑到拴牛的树下。他的手僵硬了,哆嗦了好一阵,也没有把牛绳解开。小伙子想帮忙,可是独角牛可怕地喷着鼻子——除了麻子爷爷能牵这根牛绳,这头独角牛是任何人碰不得的。麻子爷爷到底解开牛绳,拉着它就朝林子外走。

河边的人正拥着抱亮仔的叔叔往打谷场上跑。

麻子爷爷使劲儿地抬着发硬、无力的双腿,虽然跑得踉踉跄跄,但还是跑出了超乎寻常的速度。他的眼睛不看脚下坑洼不平的路,却死死盯着朝打谷场拥去的人群:那里边有一个落水的孩子!当大人们把亮仔抱到打谷场,麻子爷爷把他的牛也牵到了

“放!”还没等独角牛站稳,人们就把亮仔横放到它的背上。喧闹的人群突然变得鸦雀无声,无数目光一齐看着独角牛:它是走,还是不走呢?听老人们说——不知真的还是假的,只要孩子有救,牛就会走动,要是没有救了,就是用鞭子抽,用火烧牛也绝不肯向前跨一步。大家都屏气看着,连亮仔的妈妈也不敢哭出声来。

独角牛叫着,它的两只前蹄不安地刨着地。

麻子爷爷紧紧地抓住牛绳,用那对混浊的眼睛望着牛的眼睛。牛忽然走动了,慢慢地,沿着打谷场的边沿走着。人们围成一个大圆圈。亮仔的妈妈用沙哑的声音呼唤着:“亮仔,乖乖,回来吧!”

“亮仔,回来吧!”孩子和大人们一边跟着不停地呼唤,一边用目光紧紧盯着独角牛。他们心里多么希望它能撒开四蹄飞跑啊!因为据说,牛跑得越快,它背上的孩子就越有活的可能。

被麻子爷爷牵着的独角牛真的跑起来了。它低着头,沿着打谷场扑通扑通地转着,一会儿工夫,打谷场上蹄印叠蹄印,扬起灰尘来。

“亮仔,回来吧!”呼唤声此起彼落,像是真的有一个小小的灵魂跑到哪里游荡去了。

独角牛老了,跑了一阵,嘴里往外溢着白沫,鼻子里喷着粗气,但这畜生似乎明白人的心情,不肯放慢脚步,拼命地跑着。扶着亮仔不让他从牛背上颠落下来的,是一个全村力气最大的叔叔。他曾把打谷场上的石磙(ɡǔn)抱起来绕场走了三圈。就这样,这个叔叔也跟着跑得有点儿气喘吁吁了。又跑了一阵儿,独角牛“哞”地叫了一声,速度猛地加快了,一蹿一蹿的,简直是跳跃,屁股一颠一颠的。那个叔叔张大嘴喘着气,汗流满面。他差点赶不上牛的速度,险些松手让牛把亮仔掀翻在地上。

至于麻子爷爷现在怎么样,可想而知了。他脸色发灰,尖尖的下巴颏儿不停地滴着汗珠。他咬着牙,拼命搬动着那双老腿。他不时地闭起眼睛,脸上满是痛苦。有几次他差点跌倒,可是用手撑了一下地面,跌跌撞撞地向前扑了两下,居然又挺了起来,依然牵着独角牛跑动。终于,有一个叔叔跑进圈里要替换麻子爷爷,但被麻子爷爷用胳膊肘儿狠狠地撞开了。

跑呀,跑呀,牛背上的亮仔突然吐出一口水来,紧接着哇的一声哭了。

“亮仔!”人们欢呼起来。孩子们高兴得抱成一团。亮仔的妈妈向亮仔扑去。

独角牛站住了。

麻子爷爷抬头看了一眼活过来的亮仔,手一松,牛绳落在地上。他用手捂着脑门儿,朝前走着,大概是想去歇一会儿,可是他的力气全部耗尽了,摇晃了几下,便扑倒在地上。有人连忙来扶他。他用手指着不远的草垛,人们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要到草垛下歇息。于是,他们把他扶到草垛下。

现在,所有的人都围着亮仔。这孩子在妈妈的怀里慢慢睁开了眼睛。妈妈突然把他的头按到自己的怀里大哭起来,小亮仔自己也哭了,好不伤心。人们从心底舒出一口气来:亮仔回来了!

独角牛在一旁“哞哞”地叫了起来。“拴根红布条吧!”一位大爷说。

这是这里的风俗。凡是在牛救活孩子以后,这个孩子家都要在牛角上拴根红布条。是庆幸,是认为这头牛救了孩子光荣,还是对上苍表示谢意而挂红呢____?

亮仔家里的人,立即撕来一根红布条。人们都不吱声,庄重地看着这根红布条拴到了独角牛的那只长长的独角上____。

(节选自曹文轩同名小说《第十一根红布条》,明天出版社2008年版)

1.小伙子“箭一般射向村后那片林子”的目的是什么?____

A.探望生病咳嗽的麻子爷爷。

B.要亲自来牵走那头独角牛。

C.告诉麻子爷爷有人落水了。

D.请麻子爷爷赶快牵牛救人。

2.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A.一个小伙子B.麻子爷爷

C.独角牛D.抱亮仔的叔叔

3.题目“第十一根红布条”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A.象征着美好和吉祥如意。

B.庆贺村里孩子脱险得救。

C.独角牛用独角救了十一个孩子。

D.麻子爷爷用独角牛救了十一条生命。

4.文中为什么写孩子和大人们跟着不停地呼唤“亮仔,回来吧”?

A.说明村里人都十分喜欢亮仔。

B.说明亮仔一家人都十分善良。

C.说明村里人都心地善良、富有爱心。

D.说明村里人和亮仔一家关系很好。

5.人们为什么把亮仔“横放”在独角牛的背上?

A.让独角牛驮着亮仔慢慢回家里。

B.让那位力气大的叔叔扶着亮仔。

C.让麻子爷爷牵着牛儿跑动起来。

D.让亮仔在牛奔跑中吐出肚中水。

6.概括简答:从文中哪两个地方看出麻子爷爷虽年老体弱,但还是牵着牛“跑出了超乎寻常的速度”?

(1)____

(2)____

7.“有一个叔叔跑进圈里要替换麻子爷爷,但被麻子爷爷用胳膊肘儿狠狠地撞开了。”(第12自然段)麻子爷爷为什么不让替换?根据文本内容说明。

(1)____

(2)____

(福建泉州市)

(二)我不祝你们一帆风顺

(作者:陈幸蕙)

我不祝你们一帆风顺,在这最后一堂国文课上,在我们即将分手道别的时刻。

这样看来,我好像是一个不近人情的老师了。

但是,英雄临行,我们岂能不以掷地有声的铿锵言语相赠?而对于你们,未来人生战场上的英雄,面对你们出发前的(踌躇满志扬扬得意),面对你们年轻生命的纯洁、灿烂与飞扬,作为一个在课堂上与你们共处了两年的教师,我又如何能以“一帆风顺”如此平淡且曾被无数人使用过的无关痛痒的陈词,来作为这临别一握的祝福呢?

我相信,一帆风顺的幸运,也并不是你们所追求向往的境界。尼采说:“如果你低估一个水手的能力,那么,就祝他一帆风顺吧!”而我,当然不愿低估你们的能力、漠视你们(锐不可当精益求精)的蓬勃英气,抹杀你们想征服人生的一片豪情与勇敢。因此,在这“君子临行,赠人以言”的重要时刻,我实在不能也不愿,随便且随俗地,只以一句“一帆风顺”轻松打发。

是的,我不祝你们一帆风顺,是因为我对你们有着更深的祝愿,更大的盼望,更乐观的期许。

生命需要经过严格的淬炼,才能展现它耀眼的光华与纯美的质地。平静的海面,永远只是一幅单调的风景,只有当轰然大浪,撞击在耸立不屈的巨岩上,千万洁白的、动人心魄的浪花,才会在晴空丽日之下,激射开来,迸散开去。

如果,你们愿意让自己是一柄等待出鞘的宝剑,清锋三尺,挥芒亮眼;如果,你们宁可选择一条较多考验的人生行路,而非取巧偷懒的捷径,那么,请在这分手的一刻,接受我心底由衷的赞美与礼敬吧!

并不是风平浪静的人生,不值得追求;并不是平坦易行、较少冒险的道路,便应刻意回避!哦,不是的,只因为那样的生命历程,太少挫折,太少挑战,太少艰辛。换言之,太少磨炼——在你们还如此年轻的时刻,在你们还如此充满阳刚气息的年龄,那实在完全不适合你们;更何况现实人生本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奋斗,去为自己的信念、目标和坚持,热烈地活出光彩来。

至于那止水一般,风浪俱息的宁静舒坦,还是留待中年以后再说吧!在你们人生的早晨,在你们扬帆待发的清晓,我并不祈求风暴远离,重担轻省,横逆减少;我只愿意你们在迎面遇上这些不可免的、挫人锐气的难题时,能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面对,去克服,去化解,去包容,像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永不屈服的英雄。那样,当我们从艰困的人生中,流汗流泪,扎扎实实地走过之后,有一天双腿站稳在大地之上,我们才能欣慰无愧地互告:“生命像一段假期,让我们携手共享。”

1.请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文中第____自然段既与第1自然段的“我不祝你们一帆风顺”这句话呼应,又概括点明了作者不祝学生一帆风顺的原因。

3.“生命需要经过严格的淬炼,才能展现它耀眼的光华与纯美的质地。”这句话的含意与下列哪句话表达的意思相似?____

A.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B.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C.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而活着的。

D.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4.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实际上指的是____。

A.精彩的表演B.奋斗的人生

C.美丽的浪花D.激动的心情

5.作者为什么鼓励学生要勇于接受考验与挑战?____

A.她希望学生学会珍惜眼前的生活。

B.她希望学生能够体会失败的滋味。

C.她希望学生锻炼意志,活出光彩。

D.她希望学生得到父母的奖赏和赞美。

6.下面哪一项不是作者的观点?_____

A.作者认为太少挫折和磨炼不适合年轻的时刻,年轻的时候应该学会奋斗。

B.作者认为平静舒坦的生活应该到了中年以后再说,年轻人多磨砺有好处。

C.作者认为从艰困的人生中扎扎实实地走过之后,才能懂得生命的价值。

D.作者认为在分别的时刻,不应该祝福学生一帆风顺,应该打击一下学生。

7.“我只愿意你们在迎面遇上这些不可免的、挫人锐气的难题时,能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面对,去克服,去化解,去包容。”当读到这句话时,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生活?请你说说自己生活中遇到过怎样的挫折和难题,自己又是如何面对的。

(广东深圳市福田区)

(三)最美的天籁

那个夜晚,北京展览馆剧场内座无虚席,一场人们期待已久的个人演唱会在优美的钢琴声中拉开了序幕。演唱会的主角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爵士乐女歌手——戴安娜·克瑞儿。

当她的嗓子倾吐出一段美妙的音符时,立即俘获了现场所有观众的心。一首歌曲刚演唱结束,剧场内突然响起一个小孩刺耳的哭闹声,几乎扰乱了所有人的心情。有观众开始小声地议论:“谁这么没素质?怎么把小孩带到音乐会上来了?”也有人担心素来讲究演出质量的克瑞儿会不会将孩子和家长“请”出场外,甚至自己拂袖而去。

听到孩子的哭闹声,舞台上的克瑞儿也不禁愣了一下神。但她很快便露出了微笑,一边用眼睛寻找着孩子的位置,一边怜惜地念叨着:“哦,宝贝别哭,是不是演出时间太晚,吵到你睡觉了?”克瑞儿亲切、幽默的话语让现场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很多。更令人们惊讶的是,克瑞儿即兴弹奏出舒伯特的《摇篮曲》,并跟着轻声哼唱起来。

顿时,悠扬、舒缓的旋律如行云流水般缭绕在剧场上空。而随着克瑞儿的演奏,那个小孩的哭闹声也逐渐平息下来……

第二天,北京很多报纸都报道了克瑞儿的这场演出,有一家报纸更是详细地描述了这段小插曲。文章在结尾处动情地写道:“克瑞儿用自己的素质化解了尴尬,并把可能出现的不愉快,变成了幽默和爱。什么叫素质?这就是。相信当晚所有的观众,一定会一辈子记住这场音乐会,记住克瑞儿的天籁之音……”

那一晚,克瑞儿不仅用自己卓越的才艺为人们提供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为珍贵的是,她用歌声与微笑告诉人们:世间最美妙的天籁,不是从嗓子里发出来的,而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宽容与爱。

1.“克瑞儿用自己的素质化解了尴尬”中的“尴尬”是指_____。

A.小孩刺耳的哭闹声

B.观众在小声地议论

C.演唱会主角拂袖而去

D.带孩子的家长被“请”出场外

2.克瑞儿在这场演出中的表现用下列名言警句形容最恰当的是_____。

A.操千曲而后晓声

B.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C.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D.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文章中画线句子中“座无虚席”的意思是_____。这句话从侧面烘托了戴安娜·克瑞儿_____。

4.“当她的嗓子倾吐出一段美妙的音符时,立即俘获了现场所有观众的心”一句中,“俘获”一词换成“抓住”好不好?为什么?

5.文章第2自然段中写观众的议论和担心,有何作用?

6.请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抄写下来,再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抄写:_____

②理解:_____

7.请用自己的话评价戴安娜·克瑞儿。

8.天籁原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在这篇文章中指什么?用“最美的天籁”做题目好在哪里?

(福建宁化县)

(四)闻起来像妈妈一样

小男孩泰迪曾有过一个虽不健全却很幸福的家,他和妈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幼儿园老师在他的鉴定中这样写道:“泰迪是一个聪明可爱、很有前途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他的妈妈生了重病。泰迪每日里神思恍惚,变得对什么事都心不在焉。二年级时,残酷的死神还是夺走了泰迪的妈妈。随着妈妈的去世,泰迪的心仿佛也被带走了。那一年他留给老师的印象是: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泰迪全变了,浑身脏兮兮的,乱蓬蓬的头发,挑衅的目光。没有人愿意理他。

三年级的时候,班里新来了一位史密斯小姐担任老师。和每个老师一样,史密斯小姐也没有将格外的关注放在泰迪身上,因为还有那么多孩子分散着她的精力。但是一件小事使泰迪发生了巨变。

那是三年级的圣诞节。按照习惯,每个孩子都送给史密斯小姐一件礼物,并且兴高采烈地围在她周围,等着她一件件打开。挤在这堆包装精美的礼物中,有一个用旧包装纸笨拙地包着的小盒子——这是泰迪的礼物。史密斯小姐打开一看,有一只旧的假宝石手镯,上面的装饰有的已经破裂。和它在一起的,是一瓶快用完的香水。让泰迪想不到的是,史密斯小姐高兴地戴上了手镯,并且把剩余的香水高兴地喷向空中。“多好啊!”她笑着。孩子们也快乐地笑着:“多好啊!多好啊!”

聚会结束了,学生们离开了校园,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泰迪还站在那里,迟迟不肯离去。

“还有什么事吗?”史密斯小姐问。

“谢谢您收下了我的礼物。”泰迪小声说,“那手镯是我妈妈用过的,您戴上它非常漂亮;香水也是我妈妈用过的。现在,您闻起来就像妈妈一样。”乱发下,泰迪昔日桀骜不驯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泰迪完全变了。

几年后,离任的史密斯小姐收到了泰迪寄来的第一封短信:“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了。如果您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将非常感谢。爱您的泰迪。”

史密斯小姐没有令泰迪失望。以后,每隔几年,史密斯小姐就会收到相似的短信。

“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医学院,如您能参加我的入学典礼,我将不胜荣幸。爱您的泰迪。”

“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现在即将成为一名医生,如您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将不胜感谢……”

“亲爱的史密斯小姐:下周二将是我结婚的日子,如您能光临,我将……”

“亲爱的史密斯小姐……”

当年,当史密斯小姐真诚地向周围同学喷洒那半瓶香水时,她未必知道自己播下了怎样的爱与尊重的种子。今天,这一封封报喜的短信都像一枚枚爱的果实,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1.泰迪在幼儿园时“聪明可爱、很有前途”,到二年级时变成“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的原因是_____。

A.泰迪学习不努力

B.泰迪有一个不健全的家

C.泰迪的妈妈得了重病

D.二年级时残酷的死神夺走了泰迪的妈妈

2.聚会结束了,泰迪迟迟不肯离去,是因为_____。

A.老师接受了他的礼物太高兴了

B.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怕被同学发现C.要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D.想看戴上手镯的老师

3.“但是一件小事使泰迪发生了巨变。”这里“一件小事”是指。

A.圣诞节到了

B.圣诞节里每个孩子都要给老师送小礼物C.史密斯小姐高兴地戴上了泰迪送的手镯D.史密斯小姐不但戴上泰迪送的手镯,并且把剩余的香水高兴地喷向空中

4.当泰迪给离任的史密斯小姐寄去第一封短信后,“史密斯小姐没有令泰迪失望”。这里“没有失望”具体指_____。

A.史密斯小姐让泰迪体会到母爱

B.史密斯小姐给泰迪回信了

C.史密斯小姐如约参加了泰迪的毕业典礼D.泰迪短信寄去后,想起史密斯小姐收礼物时的情景

5.第3自然段写史密斯小姐接受孩子们的圣诞礼物。试想一下:当史密斯小姐一件件打开那些礼物时,泰迪会想些什么?

6.文章用泰迪给史密斯小姐的若干封短信来表明泰迪的进步与成功。行文从第五封短信起省略了内容,请你发挥想象,按前四封短信样式,把第五封信补写完整。

亲爱的史密斯小姐: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光泽县)

(五)长衫老者

冯骥才

①幼时,我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推倒!

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

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时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⑤咦,谁料到这张纸一贴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被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⑥胡同自此大变样子。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⑦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___的长衫老者了……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冯骥才散文》,有改动)

1.文中画线的语句反映出人们当时的___心态。

A.怡然自得 B.焦急埋怨

C.幸灾乐祸 D.闲适自在

2.第④自然段中作者细致描写了老者的外貌,作者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___

①老者不俗的形象,对应着下文他与众不同的表现。

②“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为下文他“写字”做了伏笔。

③让读者记住老者的样子。

④这里写老人“个子矮小”,是为了突出老者的年龄。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3.“(老者)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联系上下文,从带点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

4.长衫老者写的那张纸被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的住家便用木板写了这四个字钉到墙上。这说明了什么?

5.在第⑦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充能体现老人内在品质的词句。

(江苏无锡市滨湖区)

(六)“洋绘本”占中国市场主流

知名出版社试水本土原创

①中新网石家庄5月29日电(记者陈林)29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新童谣原创绘本系列”出版发行,《不理发的狮子》《孔雀的花衣裳》等4本中国本土原创绘本在儿童节前夕与小朋友见面。这一系列绘本图书的出版打开了中国作家的原创绘本梦。

②河北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斌贤说,当下,绘本虽然已经成为该出版社少儿图书类的重要出版物,但是相比欧美绘本的百年历史,中国的原创绘本数量还有一定(差距差异)。目前在中国的绘本市场,以“洋绘本”为主流,本土绘本所占比例并不高。比如,河北省某县的5所幼儿园中,每所幼儿园都有1000多册绘本,但国外绘本所占比例高达六成以上。这启示他们要走原创绘本的出版之路,打造拥有自己版权和自己创意的原创绘本。

③说到国内绘本的创作风格与国外的(差距差异),有些专家指出,由于本土绘本起步较晚,比起一些经典的国外绘本,还存在说教味浓、教育倾向明显等不足。而国外创作者,他们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故事情节贴近孩子思维,虽天马行空却能符合实际,作者的价值观会巧妙地藏在图文之后。

④近来,曹文轩、秦文君等许多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都试水原创绘本,尝试“儿童本位”创作。

⑤《不理发的狮子》等绘本的作者杨舒棠说,近年来中国绘本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未来,中外绘本将在融合中共同发展进步。

(摘自“中国江苏网”2016年5月30日,有改动)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不理发的狮子》属于___绘本,它的作者是___,是在2016年由___出版的。下面的答案正确的一组是___。

A.新童谣原创绘本曹文轩河北教育出版社

B.洋绘本曹文轩绘本图书出版社

C.新童谣原创绘本杨舒棠河北教育出版社

D.洋绘本杨舒棠绘本图书出版社

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中第___自然段前面比较合适。

绘本,是指以绘画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在中国,也称“图画书”,深受儿童和家长的喜爱。

4.用横线画出文中能够解释绘本创作“儿童本位”意思的一个句子。

5.请围绕本文②③两个自然段,简要概括国内外绘本的主要不同之处。

(1)产生时间不同(2)___不同

(3)___不同

6.把文中“河北省某县的5所幼儿园中,每所幼儿园都有1000多册绘本,但国外绘本所占比例高达六成以上”改为“河北省某县的幼儿园中,每所幼儿园都有很多绘本,但其中大部分是国外绘本”,这样表达好不好?为什么?

(江苏无锡市滨湖区)

(七)晒伏

晒伏是在大伏天最好,太阳亮堂,又辣火。晒伏晒的就是各种潮湿、霉菌和虫子,这辣火火的太阳下,什么霉菌或虫子晒不死?什么潮湿晒不干?

比如晒粮食。潮湿的梅雨季节,即使放进谷仓的粮食,也让人不放心。麦子里生一种叫“小牛子的蛀虫,成日成夜钻在麦粒里啃着,享受着高福利,贪得无厌。吃得高兴了,可恶的小牛子还到谷仓周围来散散步,一个个小黑点趴在谷仓周围,恨得人咬牙切齿。大伏天来了,主人找一块朝阳的水泥地,一簸箕一簸箕将麦子从家里搬出来,撒开来晒。辣火火的太阳一晒,黑色小牛子战战兢兢,急急忙忙寻找不晒人的安全地带,落荒而逃。逃不掉的被活活晒死。到下晚,顺着风一扬,小牛子就跟麦子分开了,变成鸡的一顿难得美餐。___

晒各种菜。苋菜长到六月份,疯疯癫癫毛毛糙糙,一点不好吃。掐下嫩头,就放在滚烫的水泥地上晒,晒干了,像草。梅雨季节里,到处是马齿苋疯长,连砖头缝里也有。马齿苋多汁多肉,先用开水烫一下,再晒两天,马齿苋里的水分就被榨出来了还有豇豆,六月的早豇豆快要下架,不太好吃了就烫一下再晒。都晒得枯草似的,一直放到过年拿出来,苋菜和马齿苋包包子,豇豆烧肉,都是绝好的美味。___

晒伏的重头戏是晒衣服。拉上长绳子,搁上大匾子,农家院子里铺天盖地的花花绿绿!羽绒服大棉被、羊毛衫、棉手套……哎呀呀哪来这么多东西?用的时候嫌少,晒的时候嫌多。关键是,有的东西年年拿出来晒,哪一年会用到呢?比如父母几十年没舍得用的绸缎被面,老祖母宝贝似的收藏着的绣花枕套,还有孙子的小帽子小鞋子。那鞋子可好玩了,还是软底的,几乎没什么磨损,怎么看都像一只大扁豆。奶奶在翻晒,孙子好奇,探过头去看。奶奶说:“这是你小时候穿的鞋子!”孙子伸出大脚丫,一脸惊讶:“怎么可能呢?”奶奶笑了,一家人都笑了。___

晒伏的另一种说法是晒幸福。

1.短文的结构为___,作者在文中依次为我们介绍了___、___、___三个典型的场景。

2.晒伏选择在大伏天是因为___晒伏前,小牛子_________;晒伏时,小牛子______;晒伏后,小牛子。

3.“吃得高兴了,可恶的小牛子_________还到谷仓周围来散散步,一个个小黑点趴在谷仓周围,恨得人咬牙切齿。”把句中“散散步”去掉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像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吗?请用波浪线画出其中一处。

4.请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上文相应的横线处,填序号。

①太阳是最勤俭的,对大自然的馈赠从不随意糟蹋。

②太阳是最公平的,对不劳而获的家伙从不留情面。

③太阳是最温情的,对生活中的美好从不忘记。

5.为什么作者在结尾会说“晒伏的另一种说法是晒幸福”?请结合短文,谈谈你的理解。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

(八)黄鼠狼

①黄鼠狼,学名黄鼬(yòu),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因为头小如鼠,毛呈黄褐色,又性野如狼,所以被称为“黄鼠狼”。

②黄鼠狼行踪诡(ɡuǐ)秘。它白天穴居在山区的岩石下、林子的树洞中和城里一些老房子旁边的砖堆或柴堆下。一到夜晚,它就迅速出洞,或上树或潜水,凭借灵敏的嗅觉和听觉搜寻食物。

③民间有句俗话:“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落下个偷鸡贼的恶名,实在是“冤枉”了它。生物学家曾对全国11个省市的5000只黄鼠狼进行解剖,从胃里剩的残骸鉴定,其中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后来,又做了活黄鼠狼的食性试验,结果证明黄鼠狼只在极端缺食的情况下,才叼鸡吃。那它最爱吃的是什么呢?据统计,一只黄鼠狼一年大约能消灭400只鼠类。如果它寻到鼠窝,就掘开鼠洞,整窝消灭。以每年每只鼠吃掉1公斤粮食计算,一只黄鼠狼从鼠口里大约能夺回400公斤粮食。

④(1)黄鼠狼不但能保护庄稼,是人类的田间卫士,而且它自卫御敌的方式很独特。(2)黄鼠狼的肛门腺里储存有臭气,当遇到危险时,它就前脚倒立,眼睛瞄准对方,尽量使劲地连续喷射出细雾般的臭气。(3)对方的眼睛一旦被这种臭气侵入,就会又辣又疼、流泪不止,甚至暂时什么也看不见。(4)黄鼠狼便可以趁机逃之夭夭了。

1.短文是从___、___、___食物和自卫御敌这四个方面介绍黄鼠狼的。

2.短文叙述的顺序是。___

A.先总述再分述 B.先分述再总述

C.按不同方面叙述 D.按时间顺序叙述

3.黄鼠狼独特的自卫御敌方式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4.概括地写出生物学家认为黄鼠狼被称为“偷鸡贼”是“冤枉”了它的原因:___。

5.短文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写出了。

6.下面这部分信息插入第④自然段第___句话后最为合适。

“它不会像马来西亚的蚂蚁那样收缩装满毒气的腺体,导致身体爆炸,喷出毒气;也不会像有角蜥蜴那样通过压迫自己的穴腔,使眼里的血管破裂,将鲜血喷向敌人。”

A.第(1)句后 B.第(2)句后 .

C.第(3)句后 D.第(4)句后

(北京市海淀区)

(九)火焰山“火红”的奥秘

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吐鲁番是一个葱绿的盆地,来自天山雪源通过坎儿井的流水潺潺,山麓地带村民聚居,葡萄瓜果青翠香甜,人们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不料一条凶恶的火龙从远处而来,它口喷火焰到处作孽,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玉皇大帝闻讯后,勃然大怒,决心镇住这条凶恶的火龙,于是他先扇起一阵巨风,把火龙刮落在地上,接着下了一场滂沱大雨,瓢泼的雨水浇灭了大火,形成了今日的火焰山。

火焰山横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东西长100多千米,宽10千米,高度为400米—500米,最高处海拔为851米,真像一条红色的火龙横躺在那里。维吾尔族人称它为“克孜勒格塔”,意思是“火红山”。火焰山为什么火红呢?它真的像《西游记》所描述的那样能喷火吗?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一游,就会揭开这个秘密了。

火焰山全部是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些砂岩和页岩是距今1.1亿—7000万年的地质时期堆积而成的。那时期,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沙石泥土都经过高温氧化,大雨淋溶,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这些堆积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曲隆起,把石化了的岩石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盆地之中,构成了火焰山山体的火红底色。当然了,火焰山的火红还有自然环境的衬托。吐鲁番盆地高温火热,焚风盛行,是我国西部“火炉”之一,元代就有人称吐鲁番为“火洲”。这里的岩石风化、风蚀强烈,山石造型奇特,层峦叠嶂,悬崖峭壁。山上寸草不生,沟壑滴水不流,山麓砂砾成堆,在一望无际的灰白色戈壁沙滩映衬下,火焰山红色山体分外醒目。盛夏时节,晴空万里,气温特高,灼人的阳光照射在火焰山的红色岩石上,红光闪耀,云焰缭绕,好似熊熊烈焰。当人们远眺这赤峰秃岭,好似火焰喷燃,又似火云蒸腾,人们也会把这红色的山看作喷射着火舌的火焰山。火焰山并不能喷火,喷火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幻觉。

(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小学生课外阅读”《大自然未解之谜》,2005年5月第1版)

1.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____

A.玉皇大帝镇住火龙并把它刮落在地上形成的。

B.《西游记》中孙悟空施魔法打妖怪时变成的。

C.岩石风化后长时期高温火热的气候下形成的。

D.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岩石堆积物褶曲隆起形成的。

2.概括简答:火焰山为什么火红呢?

(1)____

(2)____

3.人们在怎样特定的环境下会产生“喷火”的幻觉?

(1)盛夏时节(2)____(3)____

(4)____(5)____

4.短文写火焰山“火红”的奥秘,为什么一开头却要写“很久很久”以前的传说?____

A.说明以前人们生活幸福甜蜜。

B.说明以前火焰山就寸草不生。

C.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D.使表达的方式更加生动具体。

(福建泉州市)

(十)____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ɡcánɡ)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饶命。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形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____”一词来概括。

4.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50个字以内)

5.“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在剖开藏羚羊腹腔的那一刻,老猎人在想什么?

6.对结尾“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黑龙江哈尔滨市)

猜你喜欢

独角泰迪麻子
我才是独角熊
窗边的媒人
麦兜这泰迪
小熊泰迪的圣诞礼物
独角仙
独角仙
解救独角王
鸡毛蒜皮的事儿
演状元
有个叫泰迪的小孩来过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