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老干部工作的“孺子牛”

2017-02-17谭锡斌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干休所孺子牛老干部局

□ 谭锡斌

做老干部工作的“孺子牛”

□ 谭锡斌

“对父母有什么样的孝心,对老干部就尽什么样的孝心!”“老干部把前半生献给了党,党把他们的后半生交给了我们,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老干部的晚年更幸福。”——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像她这样协调工作,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市委分管领导这样评价她。

“这样的局长,给十个闺女也不换啊!”——老同志这样评价她。

她就是从事老干部工作九年来,开拓进取,忘我工作,荣获“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烟台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的莱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树丽。

2016年12月23日,全国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王树丽作为山东省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唯一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作为一个基层女干部,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近她……

工作始终高标准,干工作就要拿第一

“工作标准高”是熟悉王树丽的人对她最一致的评价,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争第一,“拿第一”是她永恒的工作标准。王树丽多年在乡镇工作,整天都是五加二、白加黑,2008年初调任老干部局,朋友向她祝贺:终于到了清闲单位了,不用像过去那么累了。然而,王树丽9年走过来,却没有一天清闲过。

上任伊始,王树丽为尽快进入角色,在加紧学习老干部工作政策的同时,利用短短两个月时间,跑遍了全市59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走访了60多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

当时,王树丽对老干部工作两组数字有点惊愕:一组是,1600名离休干部平均年龄82.5岁,7000多名退休干部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另一组是,老干部局下属四个科级单位,除干休所8名工作人员,其他的单位只有两三个人;基层支部书记平均年龄72岁。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干休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王树丽掂出了老干部工作这副担子的分量。

牵准“牛鼻子”才能推进工作,这是王树丽的心得。老干部工作都是花钱的事,没有经费寸步难行。王树丽烧的第一把火就是争取资金。上任第一年,她找分管领导、跑相关部门和镇街,为老干部学习活动、节日慰问年增加财政预算50万元,为老年大学、活动中心增加办公经费20万元,为干休所争取水电暖改造资金150万元,为支部书记争取了每月800元的补助……老干部工作整体面貌为之一新。市委分管领导感慨地说:“像王树丽这样协调工作,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善于“借势发力”,是王树丽的又一大工作技巧。她认识到,老干部工作绝不能孤立着干,融合推进才能事半功倍。她把市镇村三级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挤进了全市的“大盘子”,市里筹建社会福利中心时,她借机争取,使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6150平方米的新老年大学拔地而起;筹建市民之家时,她协调促成了5000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馆,构建起了市区“两校两中心”的场所格局;抓住镇街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之机,她协调镇街党委新建、改建了17处镇老干部活动室、8个老干部门球场,增加活动面积8万平方米,增加活动设施投入80万元;借新农村建设之势,她协调市里出台专门文件,新建了420处村(居)老干部活动场所,打造了居住农村老干部“十分钟活动圈”。全省老干部工作场所建设现场会、文化养老工作现场会上,王树丽代表莱州市委老干部局作了典型发言。

用心用情,做老干部的好儿女

“老干部工作是忠孝两全的事业,从事老干部工作就成了老干部的子女,对父母有什么样的孝心,对老干部就尽什么样的孝心!”这是王树丽对工作人员挂在嘴边的要求。她在局系统提出了服务老干部“四个第一”的理念:把老干部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老干部需求作为第一责任,老干部幸福作为第一准则,老干部满意作为第一追求。重要的是,她一直带头这样做。老干部来信,她件件批示;老干部来访,只要在家,人人接待。2014年1月的一个上午,两名老同志因不理解离休费调整政策到老干部局上访。王树丽和老同志从上午九点谈到中午下班,老同志还是拐不过弯来,她不急不躁,耐心解释,到了下午两点半,才和老同志一起吃了几个包子。一个月的时间,她先后六次和这两名老同志坐下来,一遍遍分析政策、测算数目,直到老同志理解了政策。事后,老同志特地向王树丽表示歉意说,王部长这个耐心比子女都好!我们几个真是糊涂了,耽误了你这么多时间!

下乡、家访,王树丽都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老干部的困难和需求。她经常说:“老干部把前半生献给了党,党把他们的后半生交给了我们,我们有义务让老干部的晚年更幸福。”2012年,一名易地安置离休干部再婚不过半年,又闹起了离婚。王树丽得知后,连续一个周,天天晚上到老同志家中做工作,老两口最终和好,至今逢人便夸:“王部长给了我们这个幸福的家!”可是他们不知道,那段时间,王树丽的婆婆因病住院,正需要人照顾,她分身乏术,只得让丈夫多辛苦,让婆婆受委屈。

莱州市干休所建于1982年,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管道漏水、线路断电等问题时常发生,就连自来水也只能隔天喝上。为了帮老干部们解决这些问题,王树丽在热力、自来水、电业等几个部门之间奔走协调,介绍情况,请求支持。有时对方还没上班,她就已经等在了办公室门口。那段时间,因为着急上火,她常常长得满嘴燎泡,嗓子沙哑,也不止一次委屈得流泪。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老干部提出的水、电、暖、路等多个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看到这些,干休所的老干部们感动地说:“这个女局长不简单!” “这样的局长给十个闺女也不换啊!”

“老干部的事等不得”是王树丽的口头禅,老干部的事在她眼里都是最要紧的事,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分给了老干部,就少给了家人。2011年秋天,在长沙上大学的儿子不慎手腕骨折,知道父母忙,懂事的孩子没吭声,谁知因伤情延误,骨折的部位需到北京手术治疗。王树丽闻讯心如刀绞,责怪自己,心疼儿子,可当时正是新老年大学建设立项的关键时刻,她实在脱不开身,丈夫又在外地接访,最终还是委托亲戚陪儿子去做了手术。这件事每每提起来,她总是忍不住地流眼泪。每每面对这种抉择,王树丽都说,对家庭的愧疚,等我退休后还可以弥补;离休干部已经平均88岁了,他们的事情可一刻不能耽搁!

把老干部工作干成“大事业”

在别人眼里,老干部工作既非热点,也非重点,更不是焦点,似乎是边缘工作。但王树丽不这么看:“我们这是一万多人的大队伍,里面蕴含着大能量。”王树丽不断思考如何把老干部凝聚起来,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让老干部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1年,她在全省率先建起老干部人才库,整合了五大专业2200多名老干部人才资源,市级层面成立了参政议政志愿组织、老科技专业服务协会及19个老干部艺术团,每个基层支部都成立了老干部志愿者队伍和关心下一代“五老”队伍。全市2800多名老干部发挥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和群众,每年仅老干部服务组织“三下乡”活动,受益群众就达6万多人次。近年来,莱州有21名老干部被授予莱州市“十佳爱心人物”“道德模范”“群众满意干部”等称号,占总数五分之一。莱州成为全国“四德工程”的发源地,老干部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教体局退休干部郑延和多次出席全国少代会,曾获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亲切接见,成为全国闻名的老干部典型。2014年,莱州市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县”称号。

荣誉属于过去,拼搏还在继续。王树丽已过“知天命”之年,退休的日子已在不远的地方向她招手,但她仍然在谋划着老干部工作的发展蓝图,让老干部工作继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猜你喜欢

干休所孺子牛老干部局
“孺子牛”的由来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甘为孺子牛
欢迎关注中组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
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探讨
谈关工委老主任与老干部局局长的同一性
父与子
『孺子牛』的精神长存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老干部局要为关工委工作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