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

2017-02-15

名师在线 2017年19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新课改教学方式

王 陈

(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江苏启东 226200)

引 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迈入高等学校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生物教学已不能适应这一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全面改革,近年来成为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一、新课改的概念内涵及其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1.新课改的概念内涵概述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新课改旨在适应信息科技时代发展,顺应世界课程改革潮流及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课程结构及管理办法等全方位的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促进其实现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经济发展要求、顺应时代潮流的高素质人才[1]。

2.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1)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旨。伴随人类信息时代的发展,与获取高分的学习能力相比,学生对各类新鲜信息的学习兴趣、愿望,汲取知识的积极性要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改要求高中生物教学应能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提倡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在主动探索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以变革教学方式为抓手。生物科学源于人类环境保护、医疗保健、疾病预防等各项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同于其他学科类似课堂作业、考试测验等学习任务,不宜单纯采用板书演示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各种生物现象的认知需要依靠大量的生活实践或生物实验来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新课改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要求教师必须采用适应学科发展、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力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

二、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生搬硬套先进教学模式,忽略教学成效的提高

按照新课改的相关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借鉴有关先进经验,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例如:生物实验、课堂讨论、生活实践、小组探讨等等,可谓手段多样、层出不穷。但由于缺乏客观的分析、梳理和再加工,往往使一些好的教学形式变成了学生偷懒的借口,导致课堂效率、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2.过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由于新课改否定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倡将原有教材的知识体系完全打碎,通过组织探究性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然而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曲解了这种新课改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学生经常以探究式教学为由进行自由散漫的谈天说地,既学习不到原有教材中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提高不了综合实力。

3.片面强调表面形式,背离新课改的变革初衷

目前新课改只针对教育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但相关的配套体制缺乏良好的建设,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考分评价为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迫于升学压力,部分教师采用表面按照新课改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课后仍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班级升学率的做法,导致对新课改的落实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初衷。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路径探讨

1.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并行

与初中课程相比,高中生物课程中存在大量理论基础知识,涉及化学、数学诸多相关学科的联系,很多知识比较深奥、晦涩难懂。如将新课改要求片面地理解为抛弃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味强调课堂自由讨论、生产实践等探究式教学,学生会因不了解基本原理而产生畏难情绪,更难产生探索学习的兴趣[3]。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生物教学的改革,仍然需要坚持以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基础,深入浅出地开展实践课程,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发挥新课改对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作用。

2.教学方式上,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加强教师指导作用并重

新课改提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教师的监督、引导作用。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内容比较广泛,其中许多知识点还是需要通过大量习题练习才能掌握,学生尚不具备分辨自己所做习题正误的能力,故无法仅凭学生的自觉就能够完成全部课程内容的学习。新课改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基础上,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谨慎组织、缜密安排探究性学习的教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密切跟踪和适时评价,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提高新课改的学习成效。

3.教学理念上,提倡探索新思路与沿用旧方法相融

在全球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教学改革需求,对传统“填鸭蛋”式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产生了大量效果显著的措施,例如:探究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等。但这些措施并不能说明过去传统的教学思路毫无可取之处,如板书演示对学生理解生物理论基础知识、推导生化反应原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又如生物模具教学,使学生轻松获取关于各类生物身体结构的直观认识。因此,在进行生物教学改革时,应对新、旧方法进行理性分析,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两种方法有效融合,通过新课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发挥它们的最大优势。

4.教学评价上,引领新评价模式与传统评价模式结合

评价指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获得进行分析思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新课改后,生物教材中已注重加大了生物实验、小组讨论等多方面的内容,有效扭转了过去只看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模式。但基于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仍要考虑学生参加高考的需求。因此,在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过程评价的同时,需适当适量地保留考试评价内容,帮助教师清晰正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结 语

广大的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将全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生物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并行;教学方式上,要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加强教师指导作用并重;教学理念上,要提倡探索新思路与沿用旧方法相融;教学评价上,要引领新评价模式与传统评价模式结合。多措并举,通过紧跟时代步伐、拓宽教学思路,使高中生物教学更直接、更有效,切实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陈兰凤.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才智,2017,(18):77.

[2]张延龙.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生物技术世界,2015,(07):158.

[3]陈淑娟.关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J].高考(综合版),2014,(10):38.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新课改教学方式
清律的基础知识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掌握基础知识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