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社区用户的媒介使用研究

2017-02-09李婷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

李婷

摘 要 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对网络社区用户接触媒介的动机、习惯及获得满意的程度等进行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 豆瓣用户;媒介使用;使用与满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3-0052-02

1 豆瓣网概述

网络社区泛指网络中具有一定稳定关系、互动频繁并对个体产生持续影响的社会集合。如维基、SNS、微博等,豆瓣是典型的基于用户兴趣并以UGC模式进行内容生产的网络社区。

它主要提供电影、书籍、音乐等作品的信息,其内容多以UGC模式进行创作,是Web2.0时期典型的网站。同时,豆瓣小组的功能设置,将内容生产与社交相结合,体现出社会化媒体的特征。它的用户可谓是一个个性鲜明的群体,在使用豆瓣时,有着特定的并且个性鲜明的需求。

2 用户概述

1)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领域研究媒介效果与使用的典型理论之一,该理论把用户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认为他们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它强调了用户的作用,首次从用户角度出发研究大众传播过程。

1947年,传播学家E·卡兹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及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如图1)。

2)新媒体时代用户的新特点。新媒体时代用户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变成主动地去寻求信息。在新媒体时代,用户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参与性。Web2.0时代,用户能够参与媒介产品和内容的生产,充分表达自己的话语权,用户的参与性和交互性充分发挥出来。豆瓣作为UGC内容生产和聚集平台,其用户的参与性明显很强。

(2)自主性。用户可以定制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主动地去获取信息。豆瓣读书、电影等不同栏目频道的设置,使用户更加方便地去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3)个性化、细分化。用户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只有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用户细分才能实现媒介的传播效果。豆瓣将不同的兴趣爱好的用户聚集到一起,并且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的推送。

(4)用户分化。在豆瓣不同的分组中,用户分化到自己更感兴趣的小组,但是,这种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获取信息窄化的现象。

3 调查研究结果

1)用户的样本性表述。在豆瓣网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用户,样本量为350,有效问卷为316份。

2)用户的结构性特征。在被访对象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5.56%、44%,可见,豆瓣用户的性别分化不明显。其中,年龄在18~25岁的占大部分,约83%,其次为26~30岁,豆瓣网用户主要以年轻用户为主。同时,职业依次排名分别为在校大学生、白领、自由职业者,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占比依次为74.07%、13%、3.7%、9.26%。

3)用户的媒介接触行为。在接触豆瓣的渠道上,最多的是通过社交网站,占总人数的49%,其次是通过朋友推荐使用,占29%,基于自己兴趣爱好使用的人只占到20%。在使用时间方面,使用时间在半年以下的人占一半左右(50.91%),其次是使用时间在两年及以上的深度用户(23.64%),可见,豆瓣拥有部分忠实用户,在内容的深度与持续度方面维持较好。使用半年到一年的用户占16.36%,一年到两年的为9.09%,并且这部分用户表示会继续使用豆瓣网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

在浏览时间方面,72%的人是在睡前时间浏览,41%在排队等候时间,其次为在公交车上和吃饭时浏览,分别为14.55%、12.73%,由此可见,睡前是人们浏览豆瓣网最集中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是主要的浏览时间。

在浏览频率方面,每月几次和极其偶尔浏览豆瓣网的人分别在30%左右,居大多数,其次为一周1~2次,最少的是几乎每天浏览的深度用户,占比为12%。

在使用动机方面,有71%左右的人是为了获取资讯,43%的人是为了消遣娱乐,其次依次为发现感兴趣的人和事物、社交需求、记录个人生活、寻求身份认同以及其他。

豆瓣上交流方式方面,占比最高的为书评或影评,为42%,其次是标注、简单评分、添加豆列、关注某人、自定义标签、短评、发豆邮等。

4)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豆瓣网用户在媒介使用习惯方面,使用手机和PC终端的用户分别占到60%,使用Pad进行浏览的仅占14%。

5)用户的媒介态度。从用户使用媒介的需求、使用过后的满意度角度展开分析。

根据调研数据得出,有45%的人一般能够在豆瓣上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29%的人常常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可见,豆瓣网对于用户来说,使用满足程度还是相当高的。

通过豆瓣发现感兴趣的文化产品(电影、音乐、书籍等),大部分人采取的行动是访问相关链接(41.82%),其次是免费借阅或下载(20%)、分享到其他社交软件(16.36%),而订阅相关内容、购买实物和线下继续交流的人则占少数。可见,用户在使用豆瓣网的过程中,真正进行实物产品消费的很少。

4 总结

1)豆瓣用户的性别呈均衡状态,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从用户的结构性分析,使用豆瓣网的用户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这与豆瓣网的内容特点相关。豆瓣网作为Web2.0时代典型的UGC内容创作平台,男女性别在创作内容方面都具有主动性,因此在内容消费时性别同样呈均衡状态。

2)获取资讯、消遣娱乐是豆瓣网用户使用豆瓣的主要需求动机。豆瓣网的用户大部分是为了获得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原因在于豆瓣主要是提供一些文化类产品如书籍、电影等,它所提供的产品本身就带有娱乐消遣的性质。所以,用户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获得认知需求及休闲娱乐的快感,即情感需求。

3)豆瓣用户的忠诚度比较高,用户需求满足

度高。根据调查显示,在使用豆瓣网的时间上,以半年为分界线,人数各占一半而且大部分人表示会继续使用豆瓣。由此可得,由于豆瓣在内容深度方面的挖掘,能够持久的维持用户的新鲜感,用户的忠诚度较高。

4)豆瓣网在促使用户进行消费行动方面略显

无力。在用户接触到感兴趣的文化产品时,真正采取实物购买的人非常少。原因在于,豆瓣作为典型的网络社区网站,互动、及信息获取是其主要的功能,而非购物消费。

总之,豆瓣网作为典型的网络社区网站,其用户特点也具有典型性。个性化需求、高度自主参与性等使得网站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得到

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麦奎尔.用户分析[M].刘燕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文靖.LBS用户的媒介接受与使用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使用与满足
辽宁省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调查研究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2016春晚解读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传播学视角下微信的兴起
驻保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的动漫媒介接触动机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使用与满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