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比较

2017-02-08贾元吉张凤坤裴丽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微创

贾元吉张凤坤裴丽峰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比较

贾元吉1张凤坤1裴丽峰2

目的 探讨比较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接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治疗的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止痛药物使用比例、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重症胰腺炎、切口感染、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能够提高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出血量,并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手术效果较开腹手术治疗相比存在显著优势。

胆囊结石;胆囊炎;腹腔镜微创疗法;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治疗效果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1.056

胆囊结石常与胆囊炎合并发生,是临床上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其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与患者进食油腻食物过多、过于劳累、精神因素、饱食等密切相关,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腹部剧烈疼痛、高热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1-2]。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传统的开腹手术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大,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提升治疗质量,寻找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3-4]。本研究就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接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治疗的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所有患者均经B型超声或CT检查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上腹疼痛等症状,排除有上腹部手术病史和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54例,女49例,

年龄32~73岁,平均(48±3)岁;病程1~5年,平均(3.0±1.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56例,女47例,年龄34~75岁,平均(50±4)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5±1.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于患者右上腹经腹直肌及右肋缘下分别作切口,手术之前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先进行开腹,剥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切除并取出胆囊,然后缝合胆囊床,常规放置引流导管后关闭腹腔,手术结束。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微创疗法:患者行全身麻醉,采用三孔治疗方法,术前将患者气腹压控制在13~15 mmHg(1 mmHg=0.133 kPa)之间,以剑突下方的切口作为手术的操作孔,通过腹腔镜对患者附近组织的相关情况进行观察,掌握有无炎症情况,采用逆行或顺行方式切除胆囊,由剑突下方的操作孔取出胆囊,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止痛药物使用比例、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重症胰腺炎、切口感染、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对照组 103 49±7 72±7 10.5±3.6观察组 103 33±6 31±9 3.2±0.2 t值 2.571 2.093 1.984 P值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术后排气时间(h)肠鸣音恢复时间(h)住院时间(d)对照组 103 42.8±6.9 45±5 9.8±4.3观察组 103 29.4±5.5 23±5 4.1±2.9 t值 1.994 2.037 2.042 P值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重症胰腺炎、止痛药物使用比例、切口感染及胆道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饮食环境、结构的不断变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突然发病、腹部绞痛及疼痛感逐渐加剧为主,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精神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对本病进行及时、高效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命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5]。

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开腹手术治疗的手术切口大,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相对较多,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较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使得传统开腹手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6-7]。近年,外科微创治疗得到临床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可,其在临床应用中不仅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更好地康复[8-9]。腹腔镜微创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其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外科治疗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微创疗法的创口小,术后不会遗留明显的瘢痕,给患者造成的疼痛感较轻,手术治疗时间短,患者出血量相对较少,术后康复相对较快。腹腔镜微创疗法在外科治疗中也存在一定的禁忌,临床工作者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好的手术方法和模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10-11]。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止痛药物使用比例、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重症胰腺炎、切口感染、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能够提高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出血量,并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手术效果较开腹手术治疗相比存在显著优势。

[1] 苏全明.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69.

[2] 刘存伟.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效果比较[J].健康前沿,2016,23(4):220.

[3] 郭童钢.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24):24-25.

[4] 关艳林.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和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69-70.

[5] 和寿杰.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6):134-136.

[6] 宋增武,赵幼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4):469-470.

[7] 王立波.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4):2745-2746.

[8] 罗瑞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64-65.

[9] 李爱国,马小冬.腹腔镜微创手术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8):57-58.

[10] 焦勇,张钧,雍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2):161.

[11] 杜世员.腹腔镜手术对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7):141-144.

1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沈阳 110024

2辽宁省金秋医院心内一科,辽宁沈阳 110015

贾元吉(1978.1-),硕士,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