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腹水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用于病理诊断的价值

2017-02-08杨晓林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胸腹涂片切片

杨晓林

胸腹水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用于病理诊断的价值

杨晓林

目的 探讨胸腹水细胞块切片与免疫组化法结合应用在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6例胸腹水标本以常规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分别结合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HE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并分别对多种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对比两种诊断方法阳性检出率及上述种类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查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查(P<0.05),且前者不确定构成比远高于后者(P<0.05);两种病理诊断方法在良性病变、恶性间皮瘤检查中CK7、MOC-31、CD51、TTF-1、BerEP4、CEA阳性表达率均普遍较低,而WT-1、Calretinin、CK5/6、Desmin阳性表达率均较高,但在转移性癌检查中各种蛋白阳性表达率规律与前者刚好相反。结论 胸腹水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在浆膜腔积液病理诊断中能够明确原发病类型。

胸腹水标本;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浆膜腔积液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1.043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对鉴别病变的良恶性质、明确病变类型、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临床分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1],对胸腹水标本采用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行病理学诊断,能够有效鉴别区分原发性间皮性肿瘤和转移性癌症。为探讨此种诊断方法在胸腹水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特将其诊断阳性率及对特异性蛋白表达检出情况与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96例浆膜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穿刺法获取胸腹水标本。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②可疑原发性间皮性肿瘤或胸腹腔转移性癌症者;③均拟定行常规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排除标准:①已明确浆膜腔积液病因者;②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③依从性较差者;④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者。96例受检对象中,男58例,女38例,年龄20~75岁,平均(49±12)岁,均符合医院研究伦理条件,且签署了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所有受检对象均采用穿刺法获取胸腹水100 ml作为标本,送至病理科后,由3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病理医师对送检标本同时采用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及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行病理诊断。

1.2.1 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查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2]相关步骤和方法完成病理学诊断。①将新鲜胸腹腔积液标本分装于3~5个试管中,以每分钟3000 r转速离心10~15 min,离心半径为50 cm,取细胞沉渣制作细胞涂片,然后行瑞氏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性状,观察是否出现细胞坏死等情况;②免疫组化法检测,即对细胞角蛋白7(CK7)、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MOC-31)、整合素蛋白αv(CD5)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肿瘤糖蛋白(BerEP4)、癌胚抗原(CEA)、Wilm’s肿瘤基因-1(WT-1)、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细胞角蛋白5/6(CK5/6)、足细胞结蛋白(Desmin)敏感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每例标本均设置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染色,试剂盒与显色剂均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依次加入一抗、磷酸盐(PBS)缓冲液、二抗、PBS缓冲液后孵育,封闭抗原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然后加入DAB显色剂,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含阳性颗粒细胞构成情况。

1.2.2 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查 ①标本处理:参照上述方法离心分离后,取2.5 ml戊二醛加入细胞沉渣中进行固定,并以相同转速再次离心5 min,采用滤纸将滤渣包好并吸干后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处理,连续切片,层厚为3~5 μm,行HE染色;②免疫组化法检测与结果判读均参照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查方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法阳性、阴性、不确定检出情况及构成比,并对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判读: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不重复视野观察细胞阳性染色情况,将阳性细胞构成比≥10%者记为蛋白表达阳性,其中CK7、CEA以细胞浆或细胞浆和细胞膜同时表现出棕黄色为阳性表达;Calretinin以细胞核、细胞膜及细胞浆同时表现出棕黄色为阳性表达;WT-1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其余蛋白均以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同时,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在阳性、阴性及不确定标本中分别关于CK7、MOC-31、CD51、TTF-1、BerEP4、CEA、WT-1、Calretinin、CK5/6、Desmin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9.0统计软件行数据处理,阳性检出率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学诊断结果 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查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且前者不确定构成比远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学诊断结果[例(%)]

2.2 敏感蛋白表达情况 由表2可知,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在良性病变、恶性间皮瘤、不确定病变检查中CK7、MOC-31、CD51、TTF-1、BerEP4、CEA阳性表达率均普遍较低,而WT-1、Calretinin、CK5/6、Desmin阳性表达率均较高;而在转移性癌检查中各种敏感蛋白阳性表达率规律与前者刚好相反。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在良性病变、恶性间皮瘤检查中CK7、MOC-31、CD51、TTF-1、BerEP4、CEA阳性表达率均普遍较低,而WT-1、Calretinin、CK5/6、Desmin阳性表达率均较高;而在转移性癌检查中各种敏感蛋白阳性表达率规律也与前者刚好相反。

3 讨论

表2 两种检查方法蛋白阳性表达情况[例(%)]

从传统意义方面来说,细胞学涂片检查是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基础手段,但是该方法灵敏度较低。既往研究报道[3],采用胸腹水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进行病理诊断,其灵敏度仅为50%~78%,使得临床推广应用受到明显限制。分析原因为,在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过程中,转移性癌症的细胞学形态与浆膜腔原发性间皮性肿瘤相近,且免疫组化法中可能出现掉片现象,再加上染色定位不准确,很难单纯通过细胞涂片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法来明确疾病类型[4-5]。

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在浆膜腔积液标本诊断中应用,主要通过二次离心分离处理获得细胞沉渣,然后将其进行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完成免疫组化法检测,能够提高病理诊断的精确度[6-8]。既往研究发现[9],通过观察浆膜腔积液细胞CK7、MOC-31、CD51、TTF-1、BerEP4、CEA、WT-1、Calretinin、CK5/6、Desmin蛋白表达情况,可以推测病变性质和类型,在常规细胞涂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查和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病理诊断中均可应用。在良恶性间皮性肿瘤中,CK7、MOC-31、CD51、TTF-1、BerEP4、CE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较低,而WT-1、Calretinin、CK5/6、Desm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但是在转移性癌中上述蛋白表达规律刚好相反,提示可将其作为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胸腹水病理诊断的重要参照,以评估原发疾病的类型[10]。由此可知,常规细胞涂片与细胞块切片分别结合免疫组化法对于上述相关蛋白表达检测规律基本一致,但是后者表达效果更为明显,在浆膜腔积液诊断中应用更具优势。

综上,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法在胸腹水病理诊断中检出结果细致、准确,且依据敏感蛋白标志物表达情况对原发疾病类型进行合理推测,对指导临床治疗作用显著。

[1] 李红华,刘平,李丹.胸腹水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83-8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精)[M].3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中祥.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88-89.

[4] 宋新兰,付娟娟.恶性胸腹水液基细胞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的临床病理分析[J].新疆医学,2015,45(9):1247-1250.

[5] Carleton C,Hoang L,Sah S,et al.A Detaile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a Large Series of Cervical and Vaginal Gastric-type Adenocarcinomas.[J].Am J Surg Pathol,2016,40(5):636-44.

[6] 余卫东,蔡育波,刘琼茹,等.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127-129.

[7] 唐应成,梁利斌,杨瑞仙,等.胸腔积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诊断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5):1568-1571.

[8] 黄金长,张功亮,郭广秀,等.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5):489-490.

[9] 谭卫峰,刘庆猛,石丹.胸腹水中提高肿瘤细胞检出率方法的探讨[J].浙江实用医学,2015,20(2):120-122,134.

[10] 魏霖,程焰红,李颜,等.胸腹水沉渣包埋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在细胞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5,22(12):825.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 122000

猜你喜欢

胸腹涂片切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联合检测胸腹水sHLA-G、MMP-3、LDH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浅析5G网络切片安全
胸腹水常规中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