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7-02-08周义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入路胫骨膝关节

魏 辉 张 玲 周义波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魏 辉 张 玲 周义波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前侧入路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后侧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后侧入路;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疗效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1.037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是一种特殊的关节内骨折,患者常伴随关节面压缩与移位,因其位置靠后、周围神经血管较为丰富,手术治疗难度较大[1-2]。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关节进行复位和固定,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关节面塌陷、创伤性骨关节炎等症状,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相关研究表明,后侧倒L入路可作为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主要入路[3-4],但是目前关于此入路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就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相关诊断标准[5],排除神经系统障碍、严重肝肾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已经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0~70岁,平均(48±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2例,重物砸伤7例,摔伤6例;Schatzker分型:Ⅳ型6例,Ⅴ型15例,Ⅵ型4例;其中左侧16例,右侧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0~71岁,平均(49±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3例,重物砸伤8例,摔伤5例;Schatzker分型:Ⅳ型7例,Ⅴ型15例,Ⅵ型4例;其中左侧17例,右侧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Schatzker分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前侧入路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行气管插管,以胫骨内侧踝以及骨干交界处作为骨窗,分离筋膜皮瓣后将胫骨平台后侧凹陷的骨折块复位并固定,并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患处,逐层缝合伤口。观察组患者实施后侧入路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行气管插管,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常规铺设消毒方巾。具体手术步骤如下:于患者股二头肌腱后缘做一切口,分离深筋膜、神经与肌腱,经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外侧头间隙进入骨折处,充分暴露骨折位置,结合患者骨折严重程度以及骨折范围选择合适复位和内固定方法。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指导其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屈伸运动、引体向上运动等,运动强度要适当,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②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记录其骨折愈合情况,主要指标包括胫骨平台内翻角度、内侧平台后倾角、外侧平台后倾角。③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总分100分,其中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运动范围5分,评价标准:优:>90分;良:80~90分;中:70~79分;差:<70分[6]。总有效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④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关节僵硬、皮肤坏死、骨折移位、固定松动。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SP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骨折愈合时间(周)住院时间(d)对照组 25 73±3 149±9 18.3±3.3 17.4±3.2观察组 26 72±4 150±10 12.7±2.8 12.2±2.2 t值 0.409 1.672 14.159 10.877 P值 0.691 0.125 0.000 0.000

2.2 术后1年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术后1年,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及外侧平台后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年骨折愈合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年骨折愈合情况比较(°,±s)

组别例数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 外侧平台后倾角对照组2584.8±1.2 9.2±0.3 8.3±0.5观察组2683.9±1.0 9.2±0.4 8.2±0.4 t值 1.339 0.039 0.330 P值 0.210 0.970 0.748

2.3 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折,是由于膝关节在保持屈位或半屈位时受到极大内外翻应力导致骨折且呈冠状面。据统计约68.5%患者会累及后柱,若要改善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及时予以有效的解剖复位与支撑固定至关重要[7]。但是,此种骨折解剖学结构较复杂,手术治疗难度较大,而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至关重要,不仅能充分暴露骨折端,还有利于固定安放,可增强治疗的有效性。

传统入路手术骨折端暴露不够彻底,且剥离范围较大,极易损伤神经和韧带[8],其多以前侧入路为主,虽然治疗效果较显著,但存在明显局限性:①不能清晰观察偏后骨折线,存在视觉盲区,操作过程中医师明显依赖临床经验,很难实现解剖复位[9];②选择前侧入路手术,需置入较多拉力螺钉,但因平台后侧骨片位于压力侧,可导致螺钉产生的拉力无法全面发挥,力学稳定性较差,因此术后易发生固定松动、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后侧入路手术多选择股二头肌腱后缘处作为切口,可充分暴露骨折位置,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同时,利用生物学原理固定不仅能增强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可能与胫骨平台前外侧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较宽厚有关,血供丰富,且可完全覆盖内固定物。另外,后侧入路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无需暴露重要血管神经,但可清晰显示骨折端,在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固定,能够对骨折周围软组织形成保护作用,有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且并发症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后侧入路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案,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预后恢复情况。但是,其需要手术操作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巧,极为熟悉关节后外侧解剖结构。此外,术后1年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及外侧平台后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时间增长,两种方法治疗均可实现骨折愈合。

综上所述,应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1] 李光千.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21):113-114.

[2] 白笋蓬.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5):306-308.

[3] 朱瑞罡,田锋,刘春新,等.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2):44-45.

[4] 张耀武,洪汉刚,陈平波,等.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01-102.

[5] 伊涛.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6(5):65-66.

[6] 覃忠象.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8):50.

[7] 余俊江.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7):121-122.

[8] 李坤,梅继文,黄锐,等.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9):50-51.

[9] 徐洪军.用胫骨平台骨折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疗效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6):291-292.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大连 116031

猜你喜欢

入路胫骨膝关节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经胫骨隧道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固定的疗效观察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