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牛奋蹄“夕阳红”

2017-02-07徐多庆

金山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夕阳红许国新人奖

徐多庆

他属牛,是一头勤奋耕耘在“夕阳红”里的“诗意老牛”。

他就是江苏省作协会员、扬州市短小说作家兼诗人许国江先生。

1996年,60岁的他刚从副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就拾起了青年时代的文学梦,痴情于微型小说的创作,且一发而不可收;不足7年的时间,他在全国50余种报刊上发表了微型小说200多篇,其中8篇省级以上获奖,数篇被“选刊”转载,《抓副麻将给老爸》入选《2000年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2002年又是他创作的丰收年——有近40篇微型小说在《短小说》《金山》《岁月》《星火》等刊物发表,其中《怪招》等2篇入选《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大观》,《椅子》获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流失的风景》获首届郑州小小说学会新人奖。

66岁的老同志获“新人奖”,听起来似乎有些别扭,但这是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自豪与荣耀——因为,这是许国江文学艺术人生旅途崭新开始后的一份新收获、新喜悦!

退休,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工作与事业的结束,是享受清闲的开始,可对于许国江来说,却成了崭新事业的开头,焕发“第二青春”的开始。1996年春,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面子》和《背景材料》寄给了《微型小说选刊》,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编辑同志给了他一个很大的“面子”,分别将这2篇小小说在该刊的第7期和第15期发表。“这对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觉得找到了一条充实和丰富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加生命分量的新道路……”一谈起那处女作的发表,许国江仍是一脸的兴奋与激动。果然,从此以后,读小说、构思小说、写小说成了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海南、扬州等地的民办学校聘请他去“发财”,他也婉然谢绝。

2016年6月,一套(4册)刚出版的飘着油墨清香的《许国江作品精选集》赫然在目,它们分别为微型小说卷、闪小说卷、诗歌卷、散文及评论卷。这是许国江先生送给自己最好的80岁生日礼物。

是的,许国江先生已经有500多篇小小说原创作品600多篇次在国内外70多家报刊发表,从2003年至2013年的全国11届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中,他年年获奖,其中二等奖6次,三等奖5次,微型小说《椅子》入选大学教材,《抓副麻将给老爸》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死亡证明》入选《中国微型小说鉴赏辞典》。

然而,正当他微型小说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了闪小说(600字以内)的创作上——于是,他躺在睡椅上“回忆往事”,通过挖掘生活的积累寻找小说的素材;或者通过大量阅读,刺激联想,点燃创作的火花;当然,更少不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思考——看到算命摊子,他有所构思,在饭桌上的“闲谈”中,他“捡”来了小说的原型,旅游途中或外出办事,他又能“捕捉”到创作的灵感……从2009年到2013年1月,他就出版了第一本闪小说集《感觉什么是什么》,收了他3年创作的闪小说174篇,后来,他不仅加入中国闪小说学会,而且当上了副会长,其中的精品力作不仅在《当代闪小说》《闪小说》等杂志发表,而且被收入《当代闪小说精华选粹》、《璀璨星空——闪小说365夜》、《英译当代中国闪小说精选集》、中泰合编的《黄河湄南河上的星光》等权威选本; 2015年,他又自行编印出版了闪小说集《眨眼之间》,收录了100多篇新作。

最近,许国江先生又有了新的动作与计划:一是闪小说方面,他要在诗意与魔幻中寻找突破,二是将最近新创作的几十首小诗,再出一本集子——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劲头,正如他在《八十感怀》中所述:“风雨苍黄八十秋,几经磨难未俯首,守住心中一个梦,笔不生花誓不休。”

猜你喜欢

夕阳红许国新人奖
精准扶贫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九牧王杯”第21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揭晓
蒙太奇里的“夕阳红”
上海电影节升级“亚洲新人奖”
致许国志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