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2-06厉志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教学

厉志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020-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7-9年级学生须背诵80篇(段)。”这不仅具体指出诵读古代诗词的价值及方法,还具体规定背诵数量。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不少老师只重视让学生读背记,很少注重学生投入的感情和欣赏能力。归纳起来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1.读背默写,方法单一死板

诗词教学流程大多是这样的:一扫文字障碍,将生字读音、新词意思弄懂;二熟读成诵,在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或学生个读后,让学生自己朗读直到会背;三默写检验,或是整首或是部分或是名句,通过默写来检查其背诵效果(大而言之即教学效果)。这第三步最为重要,因为中考就考诗词名句。这是最为常见的诗词教学过程,是最为有用的应试办法,但同时也是最为麻木不仁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学生的任务就只有一个,就是将诗词能背会默,毫无心灵体会和感情投入,左右不过是死记硬背,将诗人的一腔热血和一往情深变成一堆支离破碎的文字组合和毫无意义的记忆材料。长此以往,激情洋溢、魅力四射的诗词在学生眼里不过是一道面目可憎而又不忍舍弃的应试题目而已。

2.急功近利,人文教育缺失

“人文教育是件关系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的千秋大业的基础工作,人文教育中诗教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了诗词教育对于人文精神的形成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的诗词教育最为缺少的正是人文精神。具体表现在:

(1)缺少感情。别林斯基指出:“情感是诗中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可是为了达成单一的应试教学目的(能背会默),教师教得匆忙,只要学生能读背就行了;学生背得匆忙,赶快背熟了交差就好。这样的教学和读记,在无形之中就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读者自我体验的愉悦丧失殆尽了。这样通过读诗,非但不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反而让他们变得更冷漠了。试想,在诗歌这样饱含深情的文学作品面前都能无动于衷漠然置之,更何况是其他?

(2)缺少美感。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诗如画,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无非是个“美”字,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也尽在其“美”。罗素说:“人生之美,在其参差多态.”诗词教学也是如此。倘一味地靠诵读为法宝,连美读也不美了。从诗词教学的现状来看,正是如此。不从诗词里挖掘语言美、景物美、风俗美、人情美、人性美,仅仅着眼于浅层的语意理解和脍炙人口的名句默写;不从教学手法教学形式的变换翻新,只是一味的读读背背默默;不从学生的心理情感兴趣出发,硬是拖着他们往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迸发,这样下来,真像《手机》里的费墨说的那样——确实是审美疲劳啊!

那么,如何教好古诗词呢?近几年,我对这方面花了较多的精力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较为行之有效的策略。

二、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1.吟诵法

读诗歌,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曾国藩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不能探深远之韵。”叶圣陶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但作为教师不能放任自流,一读了之。教师关键在于:一要指导如何朗读。适当讲解诗词朗读技巧,尤其是诗词的节奏、抑扬、重音等知识;二要创设诗意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放开胸怀并高声朗读,让他们在作者的情感海洋里尽情地享受诗的魅力。三要丰富朗读形式。个读、轮读、小组读、表演读、竞赛读、说读等等,务必使朗读丰富多彩,让学生读个不亦乐乎!四要向课外拓展延伸。要让学生大量诵读,仅靠课内几十首诗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大量积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我编写了《诗词诵读》(内容包括诗词、名句、格言三部分共210首)供学生朗诵,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诵读教学作为传统的诗词教学方法,贵在既坚持少讲多读,又尊重学生的个性,让诵读之法充满人性的光辉。

2.活动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智慧来自于指尖。”让学生动起来,将会学得更好。为了让诗词教学摆脱除了读背别无他法的尴尬,走出古代教学死记硬背的泥淖,提倡诗词学习活动化,不失为一剂良方。其中比较适用的有:

一是竞赛法。古诗词,一般来说,篇幅短小,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所以可以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如古诗词朗读比赛、背诵比赛、默写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此外,可以通过诗词接龙、诗词擂台赛等使所背的诗词加以重现和应用。值得称道的是诗词擂台赛,笔者在班上经常使用。事先出好赛题,可以是诗句应对、诗句理解、诗句归类等,再分四组,通过小组必答、全班抢答两环节进行角逐。这样的比赛非常激烈,可谓是高潮迭起、险象环生,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既达到了运用诗句的教学目的,又有利于合作互助精神的培养。

二是专题研究法。这是探究性学习在诗词教学上的应用。例如,身为嵊州人于嵊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流英杰自然当有所了解,以“歌颂嵊州”为主题,可以进行诗词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开研究成果展示会。这样通过地方资源的发掘,通过学生的分工合作,以诗词为抓手,既培养了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又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起到了“举一役而数功济”的效果。

三、综合法

诗词具有音乐美、图画美、结构美、内容美、形式美等集诸美于一身的优点,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资源,有十分巨大的挖掘潜力。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诗词教学,方法有:

(一)画画学诗。苏轼说“诗中有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清幽静谧、令人遐想的美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大特点,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画画,让他们根据理解,发挥想像,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用手中的笔表现出来。此时,学生们都会异常的兴奋,异常的投入。在画《饮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用绿粉笔画下了青山、绿水,用红粉笔画出了一轮从海面升起的红日,绿水中,一只挂帆小舟顺风飘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北归的大雁——通过画画,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同时他们也喜欢根据所画的画进行背诵,并且效果奇好,真是一举两得。

(二)生活用诗。陶行知说:“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使每个同学、学生、工友都过诗的生活。”生活诗意化,是人的美好追求。读诗、背诗、学诗,归根到底是为了让生活中充满诗情画意,让诗洋溢在我们艰难而又有价值的人生追求中。因此,在生活中应用诗,是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制高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阳光明媚、暖风融融时,“吹面不寒杨柳风”要随口咏出;冬日清晨开窗,大地一片洁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能见景道来;吃荔枝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常挂在嘴边;看到流水会发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赞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报母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以写学诗。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妙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然,要求中学生写古体诗词,是不现实的。但可以让学生写一些现代诗自由读,或在写作中自觉地运用诗词,让自己的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近几年来,我带的班有多名学生写的诗歌在《绍兴晚报》《江南诗刊》等报刊中发表。下附近两位学生在《江南诗刊》中刊出的诗:

瞻 山

邢杰宽

(一)

巍然挺秀彩云间,盛鼎岚光一水潺。

竹韵松风禽迎客,共兴邀我上瞻山。

(二)

直到名山最上头,摩天磐石把诗留。

风光色气迷人诱,不尽东南一眼收。

嵊州南山湖赞

邢楚

已入南湖百虑消,林涛银浪涤尘嚣。

桃红胜于杨妃脸,柳绿纤如西子腰。

涧里鸣涓飞碧玉,镜中潋滟跳青鲦。

人工创造新奇迹,穷荒僻壤景妖娇。

诗人荷尔德林曾满怀深情地说:“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在这样一个诗的国度里,让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学并不可避免地进行古典诗词教学的人,能少一些刻板程式教法,少一些虚名浮利念想,多一些勤奋耕耘,多一些诗意创造,愿我们的诗词教学像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首首华彩乐章。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教学
踏青古诗词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