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睡多时的富金矿喜迎开采
——兼评“清官难断家务事”

2017-02-06顾成子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总书记

顾成子

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是我们先辈留给后人的持家治业、立身处世、匡正社会的智慧结晶,为人们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人才根基。

可惜的是,此举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文革”浩劫时期,更是遭受摧残,孝子贤孙竟成了批判打击对象。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可小觑的社会缺失,使人们的精神风貌、社会风气与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太协调。

如今我们正处在砥砺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新时代,伟大事业呼唤着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他精辟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这道动员令发得好,发得及时!这为全国亿万家庭培育子女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精神文明水准亦具有重大意义,是建设新时代家风文化的根本。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这就像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明一座巨大的含量比例极高的黄金富矿,应当不失时机地加以挖掘开采。事实上,这座“富金矿”一直在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巨大源泉。试举例:孟母三迁“子不学、断机杼”,以激励儿子修身、勤学,造就了儒学亚圣孟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教成英雄武圣岳飞。嫂娘的出色家教培养了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包拯;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就是出自于勤奋好学的诗礼苏家,时隔千年,苏东坡的雅号仍然老幼皆知。良好的世代家风家训,培养出一代圣人王阳明,他所倡导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明辨善恶的良知之心哲学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引用王阳明的话“身之主宰便是心”。并精辟指出:“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是力量无穷。”这也让我们懂得,一个人只有行为受心关照,才能成为言行一致、道德自律之人,人格健全之人。习近平同志本人从小就深受优良家训教育家风熏陶,其父习仲勋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建树颇丰,其家风家训亦堪称楷模。

优良的家训家风,是圣贤英杰的摇篮。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民族,历经五千年而延绵不断,如今的新时代更是迎来了伟大复兴的机遇,其原因在于我中华民族历代圣贤英杰辈出,铸成了坚强如钢的民族脊梁。这条真理,早已为历史所反复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绝对是个战略问题。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少年时期。人的一生,不论他长大以后干什么,读过多少书,家庭总归是他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亲是他的第一任教师。他的“第一颗纽扣”有没有扣好的问题,是在家庭解决的,有道是“三岁孩童应八十”“从小一看,到老一半”。熊孩子闯了祸,人们批评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有没有家庭教育的?”“真没有教养!”这样的批评对熊孩子的家长是一种耻辱。从现状看,家风家训良好者有之,一般化的有之,给社会添麻烦的家庭也有之。面对现实,我们要深刻认清家庭建设对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家庭建设,着重要加强理论武装、舆论引导。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公民,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明确践行方向。同时,要用正确的理念,真心诚意地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摒弃历史虚无主义的干扰,排除思想障碍,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加强家庭美德教育,两者不可偏废,真正将“家庭建设”这件大事落到实处,并不断获取新成效。

在上述好、中、差三类家庭中,第一类,在建设中是个巩固、提高的问题;第二类是加紧步伐追赶的问题,力争及早进入第一类队伍;对第三类,恐怕是要下一番苦功夫了。这种家庭,矛盾多,问题多,甚至有可能需要社会的外力介入,帮助化解矛盾,调解促使其家庭成员和谐相处,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素质。从而使其改善家风,教好后代,跟上社会前进步伐。

社会力量介入某些问题家庭,帮助调解关系,化解矛盾,还常常受到一句不靠谱的流言干扰,这就是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应当判别,这句话是一个伪命题,对于家庭建设是有消极作用的。除非不相信道德、法律的力量,为官者不想付出劳动,尸位素餐,否则,世上哪有“难断”的家务事?因此,必须指出,这里所谓的“清官”是懒官、庸官、昏官。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对照这条标准,家庭既然是社会的细胞,细胞有病,社会必须干预。

这条不靠谱的流言是一道伪命题,长期以来,迷惑了不少糊涂人,也害得不少问题家庭得不到及时矫正,应予彻底摒弃,使其没有市场。令人鼓舞的是它的市场在缩小,其消极影响正在消除。杭州电视明珠台(与杭州市司法部门联办)推出的《和事佬》节目,为帮助问题家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点赞!

就像开采金矿那样,发动亿万家庭进行家庭建设,这是一项巨大工程,也是造福千家万户的一大幸事。如今,高层领导已发出号召,接下来就是要每个家庭积极行动了。当然,这也需要中坚力量和相关专业部门予以配合、支持和推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近期推出了《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古典,这可是几块大金矿石,将古文经典翻译白话解读并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指明现实教育意义,对广大家庭及青少年帮助极大。

笔者能力无法和钱教授相比,但也想参与其中,敲一点边鼓也好。记得读小学时,学过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朱柏庐老夫子的《朱子家训》,到现在已时隔七八十年。如今,此作品不见踪影,难觅此中资料,只能从自己脑海里开采了。其中第一句训条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院”(意在教人勤劳);还记得两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意在教人节俭);“君子不贪意外之财”(意在教人清廉)。其余记不得了。从这几条来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笔者在读小学时就学懂了,也记住了几十年,一辈子受用。但是这项教育中断了若干年,以致如今,一些青年人不思“黎明即起”而是赖床睡懒觉。一些食堂餐厅餐桌上不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而浪费惊人,暴殓天物,年耗数以亿元计。那几个贪官污吏,不是“君子不贪意外之财”,而是不屑于做君子,甘当小人,落得反腐铁拳来收拾,深得民心。

也许《朱子家训》对“家庭建设”有用处、有意义,应该开采这块金矿石。它的面世,要求助于宣传、媒体、教育及出版等部门了,祈盼及早面世,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应。

加强家庭建设,需要千家万户积极行动。倡导并践行家庭美德是件不可须臾或缺的事,家长们身体力行,青少年奋发向上,方能夺取家庭、社会双丰收。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风伴我成长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家训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