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童谣游戏环境的创设

2017-02-05周霁晴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童谣创设

周霁晴

摘 要: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选择和利用白茆童谣,将其自然融入本园课程,使社区文化在得到传承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方言韵味,从而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良好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童谣学习环境,可以让幼儿在看童谣布置、听童谣、说童谣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学习、感受童谣,提高幼儿社会、语言、艺术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兴趣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喜爱。

关键词:童谣 童谣游戏 幼儿园环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68-02

虞永平教授曾在《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理想、构想、遐想》中指出:幼儿园课程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每个幼儿园都处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及文化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幼儿感兴趣的,也是最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到,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

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园地处民间艺术之乡——白茆,在白茆社区内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包括白茆山歌、民间故事、童谣、歌舞等,有效利用这些环境与资源,不断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是贯彻实施幼教法规的需要,也是幼儿发展的需要。

童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它来源于民间,篇幅短小、童趣盎然、富有节奏、声韵的美感,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而童谣环境的创设可以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家乡的民间文学,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和审美情趣,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那么什么样的童谣才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呢?怎样更好地创设小班童谣游戏的环境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

1 根据实际,选择童谣

白茆社区文化中,有很多好听的山歌、民间故事、童谣、歌舞等,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所以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尤为重要。我们将合理、科学、充分地挖掘流传于白茆社区中的山歌童谣,将收集的白茆山歌童谣素材进行筛选和整理,选择出有益于幼儿园小班课程的教学素材。例如:首先,我将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较短小的童谣先筛选了出来,再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他们较感兴趣的长篇童谣适当的进行删减,转变为适合小班幼儿的童谣,接着在与幼儿的游戏、学习中,观察研究幼儿感兴趣的童谣,并将其记录整理好,完善了小班山歌童谣园本教材,并在其中选择出适合布置环境的相关童谣,根据其童谣内容进行各类童谣环境的布置。

童谣目录:《一箩麦二箩麦》《对对对》《骑马到松江》《姆娘姆娘好吃来》《拍拍背》《金钩钩,银钩钩》《摇摇摇》《卖糖粥》《小辫子》《娘舅舅》《弯背老公公》《驮驮娘》等。

2 结合童谣,创设环境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幼儿园环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和设备设施,而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要素和教育手段,具有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内在发展的巨大教育功能。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和内隐的。创设一个良好的童谣欣赏、学习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学龄前的幼儿还不具备成人对环境的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这就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管饭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因此,我们将童谣渗透在幼儿园环境之中,通过童谣环境的创设,更好地引起幼儿对童谣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以美的熏陶和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以下将从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进行阐述:

2.1 精神环境创设

2.1.1 创设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

我们利用短暂游戏、区域游戏、课间活动、餐后休息等时间,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所感兴趣的童谣,或两两合作,边念边玩童谣,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享受童谣的乐趣。

例如:在区域游戏中,对于选择语言区的幼儿,我们会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回忆已学过的童谣,或轻声念新学习的童谣,从而引起幼儿兴趣,让他们自发的感受学习童谣;对于部分有游戏情境的童谣,我会和配班老师一起配合,边做动作边念童谣,幼儿看到后,也会很感兴趣的进行模仿,在边玩边念中,对童谣熟悉的幼儿还会主动纠正念错的幼儿,童谣学习气氛很是浓郁。

2.1.2 创设温馨的家园互动环境

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家长是重要的参与者与建构者,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园童谣互动环境。

例如: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平时交流、家园翼校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近期学习的童谣,通过多形式的沟通了解,让家长也参与到幼儿的童谣学习中来,不但增加了亲子感情,也促进了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

2.2 物质环境创设

充分利用幼儿园中的可利用物质环境,适当地加入童谣的内容,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让幼儿在接触、欣赏童谣环境的布置中对童谣产生好奇,感受童谣的魅力。

2.2.1 功能室的布置

幼儿园的功能室是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去的地方之一,在功能室四周的墙面上加入童谣内容的布置,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平时走进功能教室或是在功能教室活动后休息时,幼儿会很容易注意到墙面上这些色眼鲜明的童谣布置,从而进一步观察感受画面上的童谣内容,对童谣产生兴趣。

在我们幼儿园的功能室墙面上,我们就布置了一些具有童谣特色的亲子童谣记录单展板,并按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分别排列。幼儿有时会看着学过的童谣自己也来念一念,有时会观察展板上的一些画面内容,有时还会通过对比不同小朋友和家长所完成的童谣亲子记录单来感受多样的童谣呈现方式。

2.2.2 公共走廊的布置

每天家长、小朋友们都会经过的地方就是幼儿园里的公共走廊了,走廊的环境装饰也彰显了幼儿园自己的特色,在我们幼儿园大门口的公共走廊墙面上,展示着我们教师自己制作的童谣童画展板,我们用绘画、剪贴、涂色等多种方式对每块展板进行了制作,走进幼儿园,就能看见这一块块色彩鲜明、主题突出的半立体的童谣童画展板。在二楼的公共走廊上,还有我们用竹篾、木夹、彩纸、毛根等材料精心制作成的童谣壁挂,这些各有特色的童谣壁挂为楼上的公共走廊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童谣童画展板和自制童谣壁挂的展示,不但丰富了园内环境,而且使整个走廊活动空间呈现出浓浓的乡土特色,营造了浓浓的地域文化氛围。每当家长和幼儿一起走过这些公共走廊时,都会不自觉地驻足欣赏一下;每次和幼儿散步走过这些走廊时,幼儿也会都被这些有趣、鲜明的童谣形象所吸引,潜移默化中,幼儿渐渐对童谣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

2.2.3 教室、区域的布置

教室是幼儿每天在幼儿园呆地最多的地方,教室中环境的布置或调整总是被幼儿默默关注着,将教室和班级区域的环境结合起来,更便于童谣环境的创设。同时,班级的环境创设要摒弃过去“教师挑担一头热”的倾向,让幼儿和教师共同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我们根据小班童谣园本教材,选择了一些适合本学期本班幼儿学习的童谣课程,将童谣以图画等方式制作成童谣卡片,先提供到班级美劳区中,通过让幼儿自己涂色,从而对所绘制的童谣卡片产生初步的印象,接着将幼儿涂好色的童谣卡片进行塑封处理,投放到班级语言区中,方便幼儿区域活动时观赏,等到区域中再次投放入新的童谣卡片时,旧的已经学会的那些童谣卡片就可以布置到教室墙面上,也让幼儿在学会童谣后能得到更好的巩固复习以及记忆。

总之,利用幼儿对童谣的好奇和兴趣,让幼儿在参观园内环境布置的过程中,边欣赏、边学习、边理解,这样没有压力的,完全是幼儿主动参与的过程。幼儿通过边欣赏,边回忆,从多角度、多方位、多通道的感受童谣的无穷魅力,从而主动地去发现美、创造美,进一步萌发学习童谣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首

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秦明华,张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J].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明红.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幼儿园环境童谣创设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谈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幼儿园创建良好环境的几点做法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