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印画教学中小班幼儿创造想象力的培养

2017-02-05金雪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

金雪

摘 要:本文对小班幼儿创意印画教学开展的必要性加以分析,并指出了创意印画对儿童想象力的开发的推动作用。在这样的绘画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颜料的合理利用以及亲密的接触,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

关键词:小班幼儿 创意印画 创造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31-01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绘画技能欠佳,局限于简单的涂色已经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注意力的分散以及专注性的短暂是小班孩子的特点,变换不同的绘画方式来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成了一件值得去思考的问题。过于简单地绘画方式,不利于孩子技能的提高。而稍有难度的绘画形式,不但给孩子的技能造成了阻碍,而且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甚至是零效果。所以创意印画是一项不错的绘画形式,效果显著又能够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适合小班的幼儿。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最适合这样无边际的创作了。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切入,有效、有趣地进行创意印画的开展,提升幼儿的创造想象力。

1 创意材料在印画活动中的有效发挥

1.1 突破常规,挖掘新颖的印画材料

提及印画材料,我们都会想到形状各异的玩具。三角形、正方形以及带有动物图案的积木等。小班的孩子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绘画逼真方面并没有多大的要求,所以“创意”是作品的首选因素。我们给予最大的创作空间,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除了有相对规范的形状材料之外,我们深入挖掘,提取身边的自然材料。从不同的形状下手,给予幼儿更大的想象空间。最常见的一些蔬果,在切开之后都会有不同的形状,出现的印画又给予孩子们极大的想象空间。例如,芹菜的根以及切开来的秋葵,印出的形状像一朵朵小花。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们提供添画有叶子的操作纸,能力较强的孩子则请他们印完进行自主添画。甜椒的横切面印出来像一朵朵云朵,在此基础上我们请幼儿用蜡笔画上表情,成了一个个云朵宝宝,趣味十足。创作过程中,切开的莲藕、杨桃、生姜等形式多样的材料拓展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更有利于积极性的提高。

1.2 色彩的魅力稳抓幼儿兴趣

对于色彩的敏感度是孩子的天性,看到颜色亮丽的色彩,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在印画过程中,颜色的选取是十分讲究的。印画材料的颜色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利用颜料的魅力进行孩子兴趣提升了。绿色的甜椒,我们可以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颜料,避免绿色的出现。黄色、粉色、红色、白色等都是可以选择的,这样一来,对于孩子们视觉的冲击会牢牢引起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深深地领会到色彩的美丽,感受艺术以及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2 有的放矢地采用多样性的组织形式

2.1 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美术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总是在不断的自我探索中寻求进步。起初的涂鸦到绘画大致的轮廓,那是幼儿在不断的摸索前行。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请幼儿依葫芦画瓢地绘画跟范画相差甚少的作品。每每都会表扬那些画面整洁、线条清晰的绘画作品,而忽略了那些其实很富有创意的佳作。随着“创意”一词进入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改变一惯的思考模式,追逐孩子们大胆创新的脚步。《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不仅仅要重视幼儿在美术领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对幼儿本身情感及态度倾向的关注。一个简单的瓶盖、一张树叶,甚至是一个纸球,都可以是作画的工具。所以在材料的选取上,我们要突破原先的蜡笔、水彩等,采取不同的印画材料,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不断提高创造能力,享受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2.2 形式的多样性有助于创作过程的有效进行

小班的孩子好动,注意力的集中性并不持久,所以不断变换组织形式对于他们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开始的时候,采取的是集体教学,分散操作,针对性指导。但是因为孩子的能力参差不齐,以小组模式的活动组织,总是会引起一些“小麻烦”。有的孩子在印画过程中,不能把握印画技巧,颜料的蘸多蘸少成了创作的绊脚石。画纸上的印画并不能凸显出明显的效果,致使有些孩子在画纸上用涂抹式的方式来创作,最后呈现的作品功亏一篑。面对整班开展教学的形式,我们找到了其中的教学漏洞。孩子能力的不同对于作品的创作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一点,我们将其进行分组教学。集体欣赏作品之后,进行天马行空的自由创作。在材料的提供上体现出难易之分,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创作的空间。能力较强的可以进行自由印画,在此基础上进行添画;能力较弱的孩子则可以选择直接印画,在画纸上提前画有背景,可以简化创作难度。这样一来,在整个创作的时间上也是有了把控,孩子们可以各自发挥,不仅仅是空间上,时间上也是得到了保证。

3 创意印画中重要因素的把握

很多创意都是源自于生活的,来自大自然,孩子们的作画也不例外。身边的一点一滴都是我们作画的源泉,教师可以将其稍作修改和简化,融入孩子的创意中去。幼儿好动,他们喜欢不一样的绘画方式,我们应该为其提供一系列的创作空间,任其发挥。

3.1 情境创设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可以用一个故事、儿歌来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根据听到的内容设计一个画面。这样幼儿不仅对文字有深入的了解,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在创作过程中播放一些与创作主题相匹配的音乐也是十分不错的措施。它有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挥以及对艺术作品创作的享受。

3.2 个性激发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异于他人的个体存在,幼儿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他们个性的激发极为必要,这对于他们未来思维方式的塑造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3.3 保留空间

创意印画强调的是幼儿在美术创作上的独特性,这种创意来源于幼儿大脑的思考,所以在特定的情况下,给幼儿留以独立进行思考的空间是很有必要的。独立的空间能够避免幼儿的思维免受外界的干扰,更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及审美能力的升华。

《纲要》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作,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即便画出来的内容再难看,在孩子看来,就是他们最满意的作品。不管是小班年龄段的孩子还是中班和大班,随着孩子能力的发展以及对艺术表现力的独特理解,印画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印,更可以向添画以及不断丰富的灵性创作发展。因此,让我们用赞美的目光投向孩子每一幅用心之作,鼓励更多的创意之作。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篡位与偏区现状指导策略分析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
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与分析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