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葬礼送花圈是中国传统吗

2017-02-05陶禹廷

当代工人·精品C 2017年1期
关键词:花圈葬礼文化

陶禹廷

花圈并非中国传统,而是由西方传入的。

在西方,用于葬礼的“花圈”和更常见的礼仪用品“花环”实属同源。花圈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欧洲古典时代,生活于意大利半岛的伊特鲁里亚人用花草编制成类似王冠的头环,象征佩戴者伟大的成就或崇高的地位。

古希腊人则最早将花圈应用于葬礼,代表着永续循环的生命。欧洲早期的基督徒也常将绿色花圈放置在纯洁少女的墓前,以此歌颂不灭的灵魂战胜死亡。

到了近代,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开始,人们通过特定花朵、树枝制作的花圈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这一时期,葬礼上的花圈文化已与现代殡葬花圈相差无几,但它的流行程度可能超过现代,至少,清末中国人对西方葬礼上这件用品的关注程度远超其他。1910 年,《申报》在报道英王爱德华七世逝世的新闻时,总是不厌其烦地提起谁谁谁送了花圈。

花圈被中国人用于葬礼也开始于这一时期——清朝末年。我们经过查找,发现的最早记载是 1903 年《国民日日报》上革命党人祭奠岳飞的一首诗:

西湖杨柳映朝霞,自结“花圈”献岳爷。

国会冤刑苏格拉,敌军威慑汉尼拔。

君臣昏聩河山耻,父老遮留将士哗。

气正销亡休更问,黄龙今日属话家。

虽然诗中提到的“花圈”相当于祭祀古人的道具,但还是反映出西方殡葬文化对中国的显著影响。

真正用于“中国人葬礼”的花圈最早出现在 1909 年《申报》一则本地新闻里:

需要说明的是,上图中的“华商义勇队”属于清末上海地方武装“万国团练会”的一部分,“万国团练会”成立目的在于保护租界安全。既然是租界产物,文化上自然深受西方影响,其队员葬礼中出现花圈也就不足为奇——甚至,这个花圈都很可能是外国朋友送来的。

但同年的《申报》还另有一篇批判国人奢靡风气的评论文章,说“富贵之家……甚至中常人户……葬仪务极其阔绰,非‘花圈军乐不用”,可见在上海已经有很多中国人开始自发追逐这个“时髦”了。

当然,国际化程度远超全国平均的上海,其富贵人群与中产家庭的风气并不能代表中国的普遍习俗。花圈作为丧葬礼器,在中国全境铺开,应是民国建立后的政策所致。

1912 年,民国政府在新颁布的《礼制》和《服制》中规定:“吊丧来宾,男子左腕围黑纱,女子胸际缀黑纱结;吊仪除挽联、挽幡、香花外,还有花圈;讣文除通告戚友、宗族外,并可登载日报;灵前供奉亡人照影、陈列香花等件;吊奠用鞠躬礼取代跪拜;丧礼以肃静为主,不用鼓乐;衣衾、棺椁之事宜称家之有无,量力行之;官吏居丧,其服制与人民无异。”

这就把花圈的使用提到了国家认可的高度,尤其是对官吏丧事的规定,势必导致民间掀起效仿浪潮。今天丧事中流行的追悼会,就源于民国时期推行的礼制改革,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不过,花圈引入中国后也产生了一些本土化现象。比如,用纸花来制作花圈,对使用的花朵及色彩不加采选,以至于看不出葬礼的庄重气氛,这在欧美国家的葬礼上是原则性错误,因为欧美人也经常使用花圈装饰房屋庆祝节日,不同场合下的花圈样式有着显著区别。

另外,中国人普遍热衷规格巨大的花圈,而在这种文化的发源地,只有俄国人的花圈能稍微接近中国花圈的尺寸,这可能也是我们会把花圈误认为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花圈上必须附带挽联或悼词,这在欧美国家也从未形成固定潮流。

猜你喜欢

花圈葬礼文化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在墓地
花圈店
文化之间的摇摆
小幽默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