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全国化工类职业院校化工设备维修赛项竞赛2017年全国石化高职院校精细化工技术技能竞赛在南京同期举办

2017-02-05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南京化工竞赛

2017年10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承办的“2017年全国化工类职业院校化工设备维修赛项竞赛”“2017年全国石化高职院校精细化工技术技能竞赛”在南京举办。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秘书长辛晓致辞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秘书长辛晓,原江苏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尹伟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秦志强,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办公室主任梅宇烨,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叶立生、院长何学军,全国石油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精细化工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丁志平,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张小军等出席了开幕式。

院长何学军主持了开赛式。何院长表示,化工设备维修赛项竞赛与精细化工技术技能竞赛已经成功举办多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成为全国化工行业发展的交流平台、化工教育成果的展示盛会。何院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出席开赛式的领导和嘉宾,并代表本次大赛的承办方,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教练员、裁判员和领队、来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美好的祝愿。

党委书记叶立生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师生员工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单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近年来围绕国家骨干校、优质校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在国际交流合作、政校行企集团化办学、科技创新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当前国家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对高职人才的业务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在培养国家需要、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责无旁贷。学校一定充分发挥多次承办全国性大赛的经验优势,进一步严格要求,为各位领导和参赛选手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大赛在公正、公平、团结、和谐的氛围下开展。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秘书长辛晓在开幕式上指出,为了加强行业后备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探索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培养过程的路径,自2005年起石化行业举办以“技能——中国化工”为主题的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队伍遍及全国范围,已成为石化行业的顶级赛事。技能大赛既是竞技的舞台又是交流的平台,希望此次大赛发扬行业大赛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展示风采、公平竞争的良好赛风,做到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辛晓表示,作为本届大赛承办单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提供了完备的条件和优质的服务,保证了比赛的如期举行。

原江苏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尹伟民指出,进一步提质增效、实现制造强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为保障,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此次技能大赛,正是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积极响应“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号召,培育高端技能型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交流、展示职业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举措。

会上,裁判长张小华宣布竞赛规则。裁判员代表和参赛选手代表分别进行庄严宣誓。随后,何学军院长宣布大赛正式开始。

10月25日上午,“2017年全国化工类职业院校化工设备维修赛项竞赛”“2017年全国石化高职院校精细化工技术技能竞赛”闭幕式及颁奖式,在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体育馆隆重举行。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秘书长辛晓,全国石油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精细化工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丁志平,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张小军,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办公室主任梅宇烨等出席了闭幕式。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秘书长辛晓主持闭幕式及颁奖典礼。

辛晓代表大赛主办单位对我校为大赛做的精心准备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比赛中付出艰辛劳动的各位裁判员、指导老师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对顺利完成比赛任务的各位选手表示诚挚的问候。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张小军发表讲话。张小军副院长指出,此次大赛是一个选拔技艺高超、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的平台,也是一座参赛院校之间交流学习、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桥梁。全体参赛选手以奋力拼博、敢于争先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充分展现出现代职业院校的精神风貌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体现了当前职业院校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成果。全体工作人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大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全体裁判员秉公执法、公正裁决、不辞劳苦,以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专业规范,确保了大赛的顺利进行。在工作人员与参赛选手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赛程和预定任务。

猜你喜欢

南京化工竞赛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南京不会忘记”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