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茶乡城镇化模式探析

2017-02-05黄璐刘晓静

福建茶叶 2017年1期
关键词:茶乡城镇以人为本

黄璐,刘晓静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河北秦皇岛066004)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茶乡城镇化模式探析

黄璐,刘晓静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河北秦皇岛066004)

十八大关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作为具有茶叶产业资源优势的茶乡来说,走“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下的茶乡城镇化模式是必然趋势。本文探析了“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源所在,同时选取云南、福建、湖北等茶乡区域为研究案例,分析了云南茶叶经济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模式、福建省茶叶加工产业村镇发展模式、四川茶乡生态旅游城镇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其他茶乡的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模式借鉴。

以人为本;茶乡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城镇

2014年3月我国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同年6月,我国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改革将强调“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论题,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模式正式开启。

我国是著名的茶叶之乡,也是世界上种植茶叶、饮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具有许多地方特色的产茶区域,利用特色茶叶产业,促进茶叶经济发展,提升人们收入,增加就业岗位,走具有茶乡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是当地政府的不二选择。本文选取我国四川、河北等省区为调查案例,分析这些区域在茶叶资源优势支撑下,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城茶乡城镇化的路径,以利于将该种城镇化模式在全国特色茶乡地区进行推广,促进我国现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1 “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1990年之后,我国城镇化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19%。但是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并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城镇化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大量的居民难以享受到健全的社会保障;二是城镇率虚高,半城镇化问题严重,大量流动居民处于城镇和农村的边缘。

对我国城镇化问题的根源进行探析,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城镇化发展采用了以GDP驱动为主的发展思想,为了促进GDP的快速发展,重速度不重视质量背景下,城镇的无序扩张十分严重。以GDP为中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多方面的不足,表现为:一是人本重视不足,忽视了人的素质、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二是城镇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居民生活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忽视城镇化建设成本,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生活幸福指数并未得到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的以GDP为中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受到了挑战。

2013年,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十八大之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概念得到了明确。所谓“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是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首先尊重“人”这一要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构建城镇化发展模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其内容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镇长住居民和户籍人口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居民人口素养得到不断提升;三是居民不断养成一种绿色、健康、文明、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四是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提升;五是就业不断增加,社会稳定;六是公共配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对于我国茶乡城镇化建设来说,“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茶乡城镇化发展不仅仅是实现城镇规模的扩大,茶叶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提升茶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茶叶商贸带动下,城镇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们收入不断提升,生活环境更加健康,居民得到了全面发展。

2 “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茶乡城镇化发展模式借鉴

2.1 茶叶经济与云南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模式

在云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茶叶经济对其城镇化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云南省现有的茶叶市场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大市场,即农村初级市场、中转集散市场和终端销售市场。其中农村初级市场主要是一些集镇,这些初级市场成为云南茶叶产区对外联系的重要交易场所或平台。随着云南农产初级市场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商人涌入农村茶区,为了满足商业交易需求,集镇开始不断扩大商业功能,增加社会服务功能,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客流。同时在茶叶贸易支撑下,茶乡的商品逐步增多、店铺林立,村落开始聚集为著名的茶乡,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茶叶经济得到发展,人们收入不断增加,社会更加稳定,“以人为本”的茶乡城镇化建设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以云南佛海为例,佛海原本是一个位于云南边疆偏僻之处的小村落,随着茶叶经济的发展,当前佛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商业繁荣的茶镇。

中转集散市场是连接茶叶产区和终端销售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茶叶生产、销售、消费转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当前云南的一些中转集散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中小型的城镇。但是基于茶叶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的茶叶贸易开展下,这些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有效提升,配套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商贸资源更加便利,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健全。例如云南普洱,普洱城镇化的发展与普洱茶密切相关,作为云南重要的开放商埠,每年茶叶出口比例稳居前列,茶叶中转和出口对促进城市功能的健全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茶乡新型城镇化的典范。

作为茶叶销售产地,对内和对外茶叶商贸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正面促进作用,云南茶乡城镇化发展是我国茶叶产区发展的典范。在茶乡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茶叶产业链不断得到扩展,相关产业得到拉动,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生活环境和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体现了我国茶叶城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思想。

2.2 四川茶乡生态旅游城镇发展模式

四川是一个具有悠久茶文化历史的大省,川茶享誉全国。茶叶是四川省的支柱产业,更形成了浓厚的川茶文化。当前川茶的产业格局不断完善,茶叶品牌不断巩固,“绿色、和谐”的川茶发展理念成了共识,四川省的一些城市成为重要的产茶强县。截至2016年6月,四川拥有40万亩以上茶园的县市区多达14个,现代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园区遍布整个四川省。

旅游业是四川省的重要产业,2015年四川省生态旅游产值突破了700亿元大关,茶叶资源在带动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作用。随着茶乡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茶乡的城镇化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四川省茶乡生态旅游城镇发展表现为多个方面,茶乡旅游经济的开发,茶农开办了“茶家乐”,开展餐饮、住宿、采茶、购茶等旅游活动;开发茶乡旅游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增强游客旅游体验;打造茶文化产业园区,形成集观光、购茶、体验等为一体的茶文化旅游特色。

2.3 湖北现代化茶叶产业园区模式

湖北省立足四大优势茶区,构建新型城镇。凭借茶叶资源,湖北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细分为四大优势茶区。一是鄂西南武陵山及宜昌三峡茶区,重点城市为恩施、鹤峰、咸丰、利川等,在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设茶叶基地,发展红茶、绿茶、乌龙茶等深加工项目,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二是鄂东北大别山茶区,区域重点城市为英山、大悟等,也是打造茶叶基地,但是该区域主要发展无性系良种繁殖、种植,从而形成了该茶区的发展特色,构建研发型科技城镇。三是鄂西北秦巴山茶区,以神农架、丹江口城市为代表,重点开发特色茶种深加工和出口,如道茶、高香茶等;四是鄂南幕阜山茶区,以赤壁、咸安等代表,建设茶叶生产基地,开发湖北青砖茶。

湖北省茶乡还设立茶叶加工产业园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收入,促进现代城镇化发展。利用茶叶资源优势,建立大规模的产业园区,如出口茶加工园区、茶叶精深加工园区等,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湖北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湖北省政府重点扶持茶叶深加工、出口等龙头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带动茶乡经济、就业、税收等全面提升。政府重点投资建立现代茶叶加工集群,为茶叶初级产品开发向深加工研发提供资金、政策、税收优惠条件。

湖北省在茶乡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积极推动配套工程建设,为城镇化发展奠定良好的配套设施基础。一是良种配套工程,选取重点区域,建立高品质茶种实验示范园,筛选出适合区域特色的专用茶树品种。在一些条件良好的区域,如孝感、恩施等地,政府扶持建立工厂化育苗基地,并将繁育网点向乡镇辐射,带动城镇化建设步伐。湖北省还以茶叶新品种研发为支撑,打造科技型城镇,例如在孝感市重点投资建设茶苗圃园,增强对无性系良种苗圃的建设,形成现代种业体系。二是开展标准茶园创建工程,按照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要求,建立高效的现代标准茶园,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标准茶园城市路线。湖北省在标准茶园建设中,还实施专项建设资金,鼓励地方构建高效、绿色的标准茶园建设,形成茶乡的品牌和特色。为配合茶乡标准茶园创建工作发展,政府积极发展水、电、园、林、路等配套设施建设。

3 结语

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我国现代城镇化发展必须改变传统以GDP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实现新型城镇发展“人本”理念。对我国具有特色茶叶资源的茶乡来说,在走茶叶经济支撑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上,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茶乡经济和城镇化的协调互动发展,这也是我国茶乡城镇化发展的根本理念。

[1]黄进.四川茶乡生态旅游开发探析[J].农业考古,2014(2):23-24.

[2]李丽娜.生态观光茶园对产茶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J].农业考古,2013(5):3-4.

[3]錫北生态最美茶乡人居旅游胜境[J].江南论坛,2016(5):45-46.

[4]张耀武,龚永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J].旅游研究,2011 (2):34-36.

[5]尤毅平.小城镇特色与特色小城镇[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4-6.

[6]李广文.秦巴山区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1):56-59.

[7]李广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规划,2016 (2):23-25.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4MK001);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201403)。

黄璐(1981-),女,山东烟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刘晓静(1983-),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茶乡城镇以人为本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城乡统筹视角下茶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边城镇远
茶乡飞歌
请到布依茶乡来
余海燕:茶乡飞出的“领头雁”
人口与就业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