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几点思考

2017-02-04王立忠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财务内控集团公司财务

王立忠

摘要:长期以来,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一直都是增强企业自身调控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随着公司集团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增强,加强公司的财务内控,促进内部控制规范化管理工作更是刻不容缓。然而,当前的集团化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无论是在制度规范还是运行管理中都存在严重的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反而对财务管理造成了阻碍,因此,本文将对集团公司中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展开论述,深入探讨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财务 财务内控 集团公司

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健康、完善运行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公司财务活动的健康发展,提升财务管控水平,还能够对公司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行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平稳运行。在集团公司中,财务内控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成员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集团公司的财务内控体系越来越不能满足集团发展的需求,财务内控将如何突破现实的瓶颈,提升自身的管控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概述

(一)内部控制体系定义

财务内控制度是为了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运作,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以更好、更健康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而制订的一套作用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一种自我调节和制约的控制系统。由于企业的发展受到多种经济因素的制约,一旦引发风险,其遭受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企业内部需要建立一套监督、审计、调控系统,从企业自身规避发展所产生的风险,为企业健康运行做好准备。

(二)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迫切性

1、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是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企业发展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市场供需矛盾的变化和由金融市场动荡而引发的金融风险,特别是目前新常态经济发展特点为企业的发展增加了难度。尽管企业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制定了相应的计划目标,然而在市场经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计划往往不能有效落实,同时还有可能引发企业自身所存在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急需建立一套体系,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追踪、审查、调控,为企业提供财务监控和系统调节,从而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保证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2、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是维护企业财产安全的要求

企业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后,可以规范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都进行合理、合规的监督、调控,促使企业的财务工作透明化,资金收支、使用的规范化,从而将企业的资金用到实处,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效益。同时,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还能对企业大额资金的流通起到良好的监督,引导正确的资金流向,对企业出现资金断层的情况做出预估,未雨绸缪,提前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各项制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集团化公司来说,加强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规避财务风险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事情。从财务内控角度来看,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的不足,集团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不乐观,一方面是由于集团公司缺乏对子公司统筹管理和规划,甚至有的集团公司忽视了子公司的经营情况,而是一味制定不符合子公司发展规划的财务指标,严重妨碍了财务内控的实施;另一方面集团内部的子公司由于在管理经验的不足,其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子公司的管理者并不按照内控的相关制度对公司的员工进行约束,不少子公司虽然也设置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是并不能发挥其作用,导致财务内控体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并不能起到应有的调控作用。因此,集团化公司要完善内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必须要兼顾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差异,制定行之有效的改革办法才能实现。

(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大部分的集团公司中,管理者们将内控体系的完善放在了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与管理上,而忽视了公司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例如:在对公司各级管理层的业绩考核目标中,内部控制考核所占的份额极低,更多的时候,是将内部控制视为“走形式”,很难引起管理者特别是子公司管理者的重视。此外,很多的公司都是制定严格的制度,对内部控制施行效果较好的成员公司或员工个人没有实施激励制度,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天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内控的实施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三)集团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

集团公司的财务内控体系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部分,由于事务发展的惯性,大部分的集团公司习惯进行事后和事中控制,而忽视了对财务内控的事前控制环节。进行全面的财务预算是施行事前控制的主要内容,然而,财务部门的预算报表大都是针对财务部门进行的财务信息预估,对公司的全面生产经营活动并没有做有价值的预估,使得公司的财务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这属于财务内控初始环节的纰漏,应该引起财务部门的重视。

三、完善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

(一)提升集团财务内部控制整体水平

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部门工作效率。因此,在集团化公司内部应该促进公司整体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发展。首先,公司应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上行下效,所有成员子公司都应该按照集团公司的内控制度进行运作,子公司还应组织专人培训,挑选业务技能优秀的财务工作人员到集团公司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而促进公司内控整体水平的提升。其次,为了保证财务内控制度的顺利实施,集团公司还应加强对子公司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定期到各个子公司进行考察,对子公司的执行情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核查,并将考察报告纳入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以此提高子公司管理者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

(二)完善集团公司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

为促进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内部控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集团公司应自上而下制定一套科学的薪酬考核体系,将各级财务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纳入到各级管理者业绩考核中,细化财务内控业绩考核内容,将财务管理风险预防及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纳入到其考核内容中,保证公司各级管理者全程参与到公司的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去,同时,集团公司还应对子公司管理者的业绩考核沟通,使他们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财务内控的环节和子公司内部改进方向,加大其对财务内控的监督、执行力度。在完善考核制度的同时,集团公司还应适时提供激励机制,对切实执行公司内控制度的员工从薪酬和精神层面提供奖励,促使员工能够形成自我约束和监督,保证财务内控制度能够长久运行下去。

(三)完善集团公司的财务预算控制体系

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因此,集团公司应该重视事前控制,做好各级财务预算才能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首先,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在原有的预算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对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成本的预估与控制,保证公司的预算能够覆盖到公司各项业务中。其次,应根据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节点对预算进行调控,避免出现公司预算活动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评估体系,可以将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在萌发阶段,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公司的发展风险。

四、结束语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内控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发展风险、增强企业对多变的市场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集团公司必须要认识到自身对于财务内控管理的不足,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内控体系,进而保障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能够相互协调、有序运转。

参考文献:

[1]贾文.企业财务内控缺陷及应对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

[2]李正明.集体企业财务内控弱化问题及解决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

猜你喜欢

财务内控集团公司财务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集团公司管理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H5 智联韵动版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关于投融资企业财务内控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