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化下的成本核算方法探讨

2017-02-04方秀珍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方法

方秀珍

摘要:简单的成本核算手段已无法满足企业数据使用者的要求,文章应用EXCEL与ERP管理技术处理各类与成本核算方式互相结合的问题,以适应企业数据应用者的多维要求。

关键词:多维化 成本核算 方法 EXCEL ERP

众所周知,成本计算的重要内容包括单位材料、单位人工、生产成本三部分。成本计算的措施主流分成两类:实际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通常情况下,品种、订单、分步法是属于实际成本法的内容,而标准成本就是单列的一类。变动费用与责任费用和运行成本法,实质上不是一种单独的成本计算方法,只是对生产成本的处理归集措施不同,从而对原来的生产成本法产生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为了方便进行讨论,文章假设成本计算的信息是完整的。即存货的进销存信息、生产成本、人工成本都已确定且准确归集。

一、标准成本与责任成本的结合

伴随绩效考核在公司的兴起,责任成本也逐渐走进公司的实践。那么怎样进行责任中心的资金管理,并且还可以很好考核管理成本呢?

生产成本下的资金运算最终目标是计算产品投入,无论采取实际费用中的种类法、分批法或是分步法和标准费用法,基本原则是谁获益谁承担;责任费用法是介于生产成本与变动费用之间的一类成本手段,有人称其为“局部吸收资金法”和“变动成本和吸收成本法融合的成本措施”。执行的基本思路是成本资金明细科目要和责任中心连接,运算到每个责任中心。责任费用法是以资金责任为对象实施成本归集与分配。标准成本手段偏重于资金的考核管理,而责任成本则偏重于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责任成本手段根据可控原则将成本归属在各个责任中心,谁管理谁负责,不但可控的变动生产成本要配置到责任中心,控制的固定间接成本也要配置给责任中心。

责任费用与标准费用的结合思路为:材料与人工费用核算使用标准费用核算,但对需要分配的生产成本,则先根据可控和不可控分类,可控部分按标准生产成本归属到产品成本,超出标准部分独立列示,再次分配归属生产成本或是直接归属损益。责任费用与标准费用,当前的ERP管理技术基本都是复合的,两者费用核算措施只需在科目设计上进行变通,就能够适应企业管理人员的要求,而应用EXCEL核算,也仅仅是多添加列示明细科目。

二、标准成本和运行成本的结合

当企业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的多元化而实施柔性生产时,传统费用核算方法已无法满足公司对成本准确核算的需求。这个时候,运行成本方法就必须要提到财务作业日程上来。当企业想要有效考核管理成本,还想获得更准确的成本数据时,如何适应企业数据使用者的要求呢?

运行成本是以运行为成本核算的对象,以费用动因当做分配标准的一种成本核算手段,该成本核算手段偏重于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分析,运行成本手段是对传统费用核算手段的创新,和其他成本计算手段并没有本质性的冲突。标准费用方式的基础原则就是采取标准成本与实际费用的差异计算与分析实施成本控制,这种方法偏重于成本管理。运行成本法以运行作为成本配置对象,以费用动因作为配置标准,对归集在资金库内的成本实施分配。由此可见,选用以费用动因引起的多样化分配标准,能够使成本核算结论更为精准,更可为企业运行者带来准确的成本数据。开展运行成本措施计算费用,要求企业内部完善的管理基础以及高素养的职工的相互协作,并且需要强大健全的ERP软件的支持。要不然运行成本计算是很难顺利进行的。当然,我们可以借鉴运行成本办法的思路。以运行成本动因导致的多样化分配标准,创新公司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数据。

运行成本与标准成本的结合思路为,材料与人工费用核算使用标准费用核算,但对要求分配的成本项目生产费用,则能够根据运行成本的思路实施分配,当然,也能够更深一步,设置标准运行成本,融合实际运行成本,对成本差异还行研究考核和管理。我国的用友U8.71以上版本系统通知支持运行成本与标准成本,外国的ERP系统如SAP-R3也满足运行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同步计算。

三、生产成本法、变动费用法、责任费用法、运行成本与标准成本法的结合

当企业数据使用者想要了解企业的各个品种、订单、程序的准确费用,还想了解产品的费用准确波动,并想有效控制每个责任中心,有效考核管理成本时,生产成本、变动费用法、责任成本法、运行成本法以及标准成本的相融合才能适应企业数据使用者的要求。生产成本法、变动费用法、责任成本法以及标准成本法都有属于自身的使用特征,将四类成本核算方法相融合的成本计算模式的整体思路为:在不违背目前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以标准成本作为管理成本形成的标准,以产品变动费用与固定成本作为计算的依据,以责任费用作为计算的核心,以产品的生产费用作为计算的最终“产品”。

基本的实施思路为:先将成本费用划分成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根据责任中心来计算,并在该基础上根据成本习性分成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对产生的各项经费,都依据标准成本计入相关科目,其差异经过差异账户计算。当生产成本出现时,分别根据变动成本与固定费用标准,进入制造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月末将其根据一定的分配规范实施分配,最终产生该责任企业的产品标准变动费用与标准固定费用。

四、实际费用下品种法、订单法、分步法的结合

品种法、订单法以及分步法这三类传统典型的成本核算手段不是截然不同的。单个订单存在多个品种,而订单+品种才能确定唯一的费用核算对象。仅当材料、人工、生产成本在同时适应订单与品种两个特定条件下,才可以被明确归集到订单中的品种费用中。接着再根据上述办法计算出办成本的费用后,经此类推,就能够计算出产成品的费用。

随着公司管理数字化浪潮的促进,现代企业极少存在不应用ERP软件的,只是应用层次深度不同而已。现代ERP管理系统基本上都满足品种法、订单法以及分步法这三类成本计算方法的同步应用,典型的ERP管理系统用友U8.70。因为ERP管理系统结构的可拆售性,处于公司的ERP系统的购置、维护、操作的成本与企业的自身要求,很多企业并未全部购买软件的模块。而完全应用软件实施成本计算,还要购买工资结构、固定成本模块,和生产加工模块、供应链结构以及成本控制结构。

企业处于成本的考虑与企业具体的要求,采用不购整体模块的思路,进而需要人工核算费用。而是运用EXCEL计算多维费用成了最佳选择。那么怎样应用EXCEL核算成本来适应企业管理者的多维要求呢?

企业在ERP控制系统中的内帐费用单据都涵盖了以下资料:产品标号、产品名称、产品尺寸、材料编号、材料名称、材料尺寸、订单编号、订单总数、实发数目、价格等信息。先根据分步法的思路,根据订单+品种特定条件下用信息透视表获得满足,并且订单+品种的计算结果,获

得同步满足订单与品种的费用计算对象的材料总费用,结合生产成本与在产品的集中统计结果,完成企业材料费用的计算,接着加上人工与生产成本的分配,企业材料、企业人工、企业生产成本的合并核算,就完成了企业半成品的费用计算。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企业管理者成本数据的多维化要求,复合式费用核算成为企业成本核算的必然选择。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要求,考虑企业实际具备的条件和人力资本,选用企业最恰当的复合式成本核算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华安.统筹户籍改革成本的构成、测度与分担——基于有关文献的研究与启示[J].西部论坛,2016(05):20-25

[2]杨世忠,许江波,张丹.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某高校成本核算的实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2(04):14-19+94

[3]刘海潮,王磊.第三方物流企业TDABC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基于天水物流公司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03):195-204

[4]郑大喜.基于成本核算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美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07):56-62

[5]陕西非公有制经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李文,张晓军,韩丹丹.陕西中小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财会,2014(12):54-58

[6]彭颖,王贤吉,王力男,李芬,王瑾,金春林,周海平,陈珏燕.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03):11-13

[7]冯宝军,孙秀霞,杨学琴.研究型大学ABC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模式——基于M大学的案例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02):120-133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方法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关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财政部就石化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